自從去年冬天開始戶外穿越以來,大家似乎對戶外爬山上瘾了。時間長不出去浪一圈渾身不自在。前一段時間工作太忙,一直未能如願,5月12号才把時間擠出來去爬山,這天剛好是農曆四月初一。很巧,我們每次爬山随便選的都是好日子,不是節氣就是初一十五。這次的目的地定在了旋瓦山,這個地方我已經心心念念很久了。說走這就走。
從寶雞市區開車往陳倉區香泉鎮方向出發,位置在香泉鎮孫家村牛頭山。旋瓦山海拔2080米。是隴山餘脈在東南方向的最高峰。大約一個半小時就來到了山腳下,因為天氣熱,我們7點出發,八點半就到山門口了。把車停在山下,準備徒步上山,車是可以開上去的,路比較陡,膽子大的或者不想走路的完全可以把車開上去。
山門口,停車的地方
上山的路和老大婆娘
天上的雲
路邊的天然無公害水果
旋瓦山又叫“西天”或者“西山”,上面有大小建築百餘間。據說是因一個唐朝初期的傳奇故事而得名。每逢初一十五來自天水,平涼,西安以及扶風,鳳翔,千陽隴縣等地的善男信女們雲集在這裡,燒香拜佛,香火很旺。我們去的這一天人比較多,一路上上山的車絡繹不絕。這次我們是5個人一起去的,還是原班人馬。
鏡子被擦得锃亮
上山的路都是這樣的陡坡,沿途風景很美,就是有點熱。鏡子裡為啥少一人,因為闫富婆半途因身體原因搭了一個順風車先上去了。我們幾個不想坐車,本來就是來爬山的嘛,坐車多沒意思。
風景真的很好,太陽也很好,心情也很好!就是天氣一熱,人就感覺有點走不動了。瘋子老大怕曬他的光頭,就用樹葉做了個帽子戴上。
這個角度拍的照片,她們說像極了一家三口。哈哈。我有點吃虧。
上山的路上有很多砂石,走不好就會摔跤。建議穿防滑鞋。我那天穿的鞋底子有點硬,回來第二天腳都腫了。走了大約三個小時,想想我們還是很厲害的。
看看來時的路
路邊不知名的植物很美
中午12點半終于走到了山頂,有很多寺廟,還有人!
山上的停車場,車随便停,不收費。
旋瓦山大門口的石頭碑,從這裡開始廟宇相接。
一個殿又一個殿,進進出出的人很多。
還有一個戲台,不知道什麼時候唱戲。這個位置選得真好。
小廟跟前有專門燒紙的,樣子很奇特,像碉堡。
大殿跟前上布施的人很多,當然少不了我們的闫富婆,她走到哪裡都要施一點功德,逢廟必拜。虔誠的心,祈禱佛祖保佑!
藍天白雲下的廟
這個山上給前來拜訪的人提供素食,也就是齋飯。不管你上沒上布施,飯是随便吃的。闫富婆早早地跟着車上來吃了一碗齋飯。還說黑摸摸很好吃。
我們幾個尋了小廟後面一塊僻靜的地方用了午膳,來的時候帶了些方便食品。山上的婆婆很熱情,看我們吃這些,再三邀請我們去吃齋飯,我們好言謝絕。自己帶的不吃浪費了,最後把沒有吃完的麻花和餅子獻給了佛祖。
像神仙住的
吃完休息了一會繼續往裡面走,這座古樸的殿很有感覺。
不愧是牡丹
再配上這陽光下的白色牡丹花,有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朝山的老人
轉得差不多了,休息了一會就準備下山了。這個時候大概兩點多,也是最熱的時候。慢慢下山吧。
前方有高人
天氣太熱,闫富婆就這樣下山了,遠看像什麼,自己腦補吧,哈哈!
破衣爛衫,還柱個棍
給老大再做一個樹葉帽子,好蓋住他那光亮的不怎麼長毛的頭。
也算是善男信女吧
每次出行,合影是必須不能少的。就這樣一路說着笑着鬧着下山了,大概走了兩個小時。下山還是要比上山快很多。
下午四點半的時候走到了山底下停車的地方,就這樣結束了這一天的行程。雖然感覺很累,但是每次爬山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和收獲不同的心情以及心境。或許這就是喜歡爬山的主要原因吧!累并快樂着!
不管幾歲,快樂萬歲,期待下一次旅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