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象形字,篆文像一豎棍形,有觀點認為本義為棍。在現代漢字中,“|”不獨立成字,在字中表示棍形符号。
“|”也是漢字筆畫,筆畫名稱讀作 shù (豎)。收在“|”部的漢字,多為書寫時起筆筆畫是“|”或字形中有上下貫通的“|”的獨體字,如:中、内、凸、且、甲、申、由、凹、曲、串。
為多線索檢字方便,部分帶有“|”的筆畫的合體字也收在“|”部,如:幽、将、豔。
附形部首“」”讀 jué,象鈎形,隸定為“」”,義為倒須鈎。又稱豎鈎,是漢字筆畫的一種。
“」”與“|”往往沒有區别作用,因而字表排序時把“」”與“|”視為一類。有些由“」”
構成的字歸入“|”部,如“予”。
“中”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面直立的旗幟,居中的“囗”表示“中間”之意。金文、小篆變得更加美觀。隸變後楷書寫作“中”。
《說文·丨部》:“中,内也。從囗;丨,上下通。”(中,納入。從囗;丨,表示上下通徹。)
“中”的本義為内、裡,讀作zhōnɡ。如柳宗元《籠鷹詞》:“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意思是,草裡的狸鼠之類足以成為禍害,一夜之中多次張望回顧,不斷受驚受傷。
由内、裡引申為中間,一定範圍内部适中的位置。如“居中”。
由内、裡又可引申指内心。如曹操《短歌行》:“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還可作動詞,讀作zhònɡ。如成語“百發百中”,其中的“中”就是動詞,射中。
國(國),guó,“國,邦也。從口,從或”;或(yù),“或,邦也。從口,從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從土”。“國”是會意字。甲骨文中“或”與“國”是不分的。金文會以戈衛國之意。隸變後楷書寫作“國”。漢字簡化後寫作“國”。《說文·囗部》:“國,邦也。從囗,從或。”(國,封地。由囗、由或會意。)
高鴻缙《中國字例》:“國阙之初字,從口,一為地區之通象,合之為有疆界之地區之意為通象,故為象意而屬指事符;益之以戈聲,故為指事符加聲之形聲字。周時借用為或然之或,乃加口(即圍字)為意符作國,……徐灏曰:'邦謂之國,封疆之界謂之域,古但以或字為之’是也。”
依高鴻缙所說則或字的發展序列為:□(地區之通象)→旦(象意 指事符→或(指事符 聲符戈)→國(形聲字或 意符口)。“或”與“域”既為或體字,亦為古今字。“大曰邦、小曰國”,古天子所居為邦,諸侯王所居為國。“邦”者封也,封植以為邊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國”者從口,四圍以為區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領域。
在中國寶雞出土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上說。“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公元前1111年周成王遷都時所鑄造的一個青銅器是一個實物見證。距今已經三千多年。這裡的“中國”指的是當時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
上古時代,漢族文化發源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其地為「中國」。《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古人認為凡事要秉承天命。天人合一。中之所指,即仁之所在。仁是生命的美好,義(擔當)是生命的意義。”在仁義的導引下,造就了中國人善良、勤勞、勇敢。仁之所在亦即神靈所在。在古代中國一詞的含義是仁所在之國。承天接地有神靈庇護,具有正統權力的國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