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據彭博報道,合衆新能源(哪吒汽車)正考慮赴港IPO,可能籌資約10億美元。如若上市成功,港股将迎來小鵬、理想之後又一個造車新勢力。
哪吒汽車定位于中低端市場,與新勢力一線陣營的“蔚小理”相比,顯得小衆、低調。而且盈利能力很弱,2020年和今年上半年已累計虧損20億元。
但這并不影響市場追捧,今年8月,哪吒牽手華為,在汽車智能化領域展開合作;
10月,哪吒完成D1輪40億元融資,由360集團領投20億元,目前360已累計投資哪吒29億元;
11月8日,哪吒又宣布甯德時代将參與公司D2輪融資。
至此,名不見經傳的哪吒已集齊華為、甯德時代兩大巨頭加持。哪吒為何能吸引巨頭關注,它是真正潛力股還是造車盛宴的又一泡沫?
壹
從新勢力銷量來看,巨頭看重哪吒的原因是爆發式的銷量。
新勢力目前有一線陣營的蔚小理,二線的哪吒、威馬、零跑,銷量也按此劃分,但10月開始局面有了新變化。
今年10月新勢力銷量數據公布後,蔚來銷量暴跌,哪吒則成為最大黑馬,銷量達8107輛,同比大增297%,排名僅次于小鵬汽車。
拉長周期來看,今年1—10月,哪吒共交付4.95萬輛新車,同比大漲398%,增幅傲視其他新勢力選手。
不過這種爆發式增幅不一定能持續,畢竟哪吒骨子裡有着北汽新能源一樣的基因。
哪吒創立于2014年,成立以來共經曆7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100億元,最新一輪40億元融資過後,其估值為339億元。
為啥說它像北汽呢,因為其CEO張勇曾在北汽新能源供職10年,負責品牌推廣、市場銷售,帶領北汽實現輝煌的銷量7連冠。
北汽那套打法我們已經分析過,定位于10萬以内的中低端市場,而且主要面向B端網約車、出租車以及政府用車。
張勇到了哪吒後,似乎想把北汽的成功公式套用一遍。
相比背靠騰訊、阿裡、美團,财力雄厚的蔚小理而言,哪吒顯得很單薄。
今年上半年,李斌曾說蔚來差不多在全球融資150億美元(約957億元),目前現金儲備差不多60億美元(382億元),而哪吒成立7年累計融資僅100多億元。
實力懸殊的哪吒,隻能選定低端路線默默發展。
目前其旗下小型純電動哪吒V,标準續航版起售價僅5.99萬元,U Pro售價也隻有9.98萬——15.98萬元,和當年的北汽新能源一個調性,賣點就是便宜。
北汽新能源還高度依賴B端市場,2019年北汽新能源銷售的15.06萬輛新車中,70%賣給了出行公司,隻有30%是私人購買。
哪吒對B端依賴雖沒那麼嚴重,但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對B端市場銷量仍達到23%。
這裡面潛在很多風險,參照北汽的慘劇就能看出。2020年,北汽新能源銷量迅速崩潰,全年銷量僅2.59萬輛,同比暴跌82.79%,業績巨虧64.82億元。
主要因為政府補貼退潮、2020年疫情下B端出行公司需求大跌、市場上新能源車品牌越來越多北汽電動車缺乏競争力。
所以低端、便宜、走B端捷徑并非長久之計,哪吒如果繼續“無為”,不拿出更高産品力來吸引用戶,恐有像北汽一樣銷量暴雷的風險。
貳
衆所周知,過硬的産品力需要高研發投入,而研發需要不斷燒錢,在這塊哪吒很無力。
李斌說造車200億是個門檻,沒有200億很難做成這件事,哪吒顯然很缺錢,所以急于上市融資。
但上市能否成功,上市後又能否得到市場認可,都是未知數。
而此刻,哪吒自身并無造血能力,近1年半已經虧損20億元。銷量爆發,為啥還是巨虧?
從車型定價可以看出,哪吒銷量爆發靠的是低價、走量,但很難賺錢,這點和上汽通用五菱相似。
上汽通用五菱銷量在業内遙遙領先,今年1—10月銷量高達34.7萬輛,同比增長210%,僅次于冠軍比亞迪。
上汽通用五菱的主力車型是那款售價2.88萬—3.88萬的五菱宏光MINI EV。這車銷量是火爆,卻不賺錢。
數據顯示,這款小車的已知零部件成本累計1.5萬—2.3萬元,再加上研發、管理、人工、運輸、銷售等費用,成本隻會更高。
算來算去,幾乎沒啥利潤,混了個賠本賺吆喝。
2021年上汽集團半年報也驗證了這點:上半年集團淨利潤為133.14億元,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僅貢獻4.13億元,和中國新能源車銷量亞軍的名号形成巨大落差....
同為低端走量路線,上汽可以通過在供應鍊的話語權實現盈利,但哪吒的結果是持續虧損。
上市融資尚未成功,自身又沒造血能力,唯一的亮點就剩下360、華為、甯德時代的加持了。
不過這些巨頭看重哪吒,也有各自目的。360是想通過哪吒試水智能汽車安全市場。
在今年9月,周鴻祎就提到:“隻有深入車企一線,才能真正了解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究竟有哪些問題,我們需要把哪吒汽車作為試驗田,探索成熟以後輸出給其他車企。”
華為更簡單,從北汽、長安,到哪吒,無一不是其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輸出對象,所以華為的方案和車企的産品力并無太大關系,未來合作車型上市後市場是否買單還得另說。
至于甯德時代投資哪吒,更多是為了提高自身電池份額,除了哪吒它還和長安汽車合資成立新的電動車品牌。
這些所謂的巨頭加持,不是因為哪吒有多亮眼,主要為了拓寬自身邊界。哪吒僅靠這種合作,很難在産品力上實現質的突破。
賽富亞洲閻焱曾表示,造車新勢力倒閉潮不會太遠,絕大部分會“死”掉,最後能活下來的就那麼幾家寡頭。
因為造車需要大量投資,沒有幾百億的投資,車造不出來,現在已經看到很多已經奄奄一息了。
他還指出,當年福特造車時美國有上百家企業在造車,最後隻剩下3家。中國計算機剛剛興起時,也是幾百家企業進入,如今隻剩下聯想。
現在的新能源車市場屬于群雄混戰的戰國時代,除了最早入局的新勢力,第一陣營有比亞迪、特斯拉兩大強手;往下有上汽、大衆、寶馬等傳統車企入局;再往下還有小米、百度、蘋果、富士康等跨界選手陸續趕來。
可以預見的是,新能源車的群星璀璨終将歸于一統,留下少數幾家巨頭。
哪吒能否堅持到最後,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