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斷舍離詩30首

斷舍離詩30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0:18:54

斷舍離詩30首(詩詞中的斷舍離)1

2009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推出作品《斷舍離》,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高度提煉,提出了“斷舍離”這一概念,準确擊中都市人的心,成為熱度頗高的流行詞彙。

何為“斷舍離”?“斷等于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等于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等于舍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間。”

其實,山下英子是想告訴人們,要學會舍得與放下。舍得,是一種淡然的心态,一時得失仍能波瀾不驚;放下,是一種豁達的境界,起起落落依舊笑看風雲。

悠悠曆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早已在詩詞裡傳達了類似的人生智慧,給予後人寶貴的思想結晶。懂得“斷舍離”的人生,才能幫助我們尋回本真的生活,覓得真實的自己。

斷舍離詩30首(詩詞中的斷舍離)2

名利可棄,追求甯靜

繁華喧鬧的都市,是無數人追求夢想、追求成功的聖地,揭開美麗的表象,都市更像是殘酷的競技場。在這裡生活,我們仿佛是一輛準點出發卻難以回頭的列車,隻能朝着前方一直前行。争名逐利之時,不隻是身體的疲憊,更多的是心靈的倦怠。

若能将名與利放下,享受恬淡閑适的簡單生活,反而少了俗世的煩惱,多了自在的愉悅: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年輕時候的陶淵明,何嘗不是一個滿懷理想、希望建功立業的熱血青年。然而他縱有抱負,在黑暗腐敗的官場中,竟成了異數。于是,他感慨着“真風告逝,大為斯興”,選擇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歸隐田園過上粗茶淡飯的生活。

陶淵明覺得,隻要自己内心保持平靜,即便是在熱鬧的環境當中,亦能不被影響,遺世獨立。擺脫了世俗的束縛與幹擾,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更有山與花鳥相伴左右,此中樂趣,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安貧樂賤,返璞歸真,未嘗不是另一種人生選擇。就像如今的都市人,喜歡節假日去玩農家樂吃農家菜,不也是潛意識裡對鄉村生活樸素快樂的一種向往嗎?

淡泊名利,甯靜緻遠,是遠離塵俗的“斷舍離”。

斷舍離詩30首(詩詞中的斷舍離)3

往日深情,已是惘然

什麼是真正的舍與得?是當你回憶起曾經的人與事,苦與難,就算忍不住歎惜追憶,惦念挂心,最終也能輕輕放下,讓往日在漫漫時光中漸行漸遠: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隐的《錦瑟》極負盛名,卻也是公認極為難解的一首詩。他天資過人,二十出頭就考中進士,才華毋庸置疑。無奈光芒過盛,遭人嫉妒,在大考中被刷下,令人扼腕歎息。後來又在“牛李黨争”中夾縫生存,屢遭猜疑,備受排擠,可謂懷才不遇,抱負難展。人到中年,又遭遇喪妻之痛,一生跌宕起伏,十分坎坷。

這首詩,無論寄托了李商隐何種思想何種情感,都是他在回首往事時,内心頓覺感慨萬千,于是就将滿腹心事借這一隐喻傾訴出來,盡抒心中苦痛。這是對青春年華的追憶,也是回望人生的傷感。但李商隐也明白,昨日之日不可留,執着于過往并無益處,隻會自設牢籠困住自己,無法前行。

往事如煙,輕輕放下,是解開郁結的“斷舍離”。

斷舍離詩30首(詩詞中的斷舍離)4

人生風雨,坦然面對

辛棄疾曾寫道:“歎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句話放在蘇轼身上,竟也合适得很。彼時蘇轼先是反對王安石變法,與變法派政見不合而遭排擠,後又因為震驚朝野的“烏台詩案”而被一貶再貶。連他本人都曾經苦笑着寫下“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詩句,以無可奈何的戲谑口吻講述自己連遭貶谪的人生困境。

可貴的是,面對風風雨雨,蘇轼在《定風波》中表現出來的樂觀豁達,值得我們細細咀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轼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一次與朋友出遊,路上突遇大雨,那一瞬間大自然予以其磅礴靈感,因此寫下這首詞。身旁的友人因為風雨突然的“親密接觸”感到十分狼狽,唯獨蘇轼渾然不怕,泰然處之,“吟嘯且徐行”,十分潇灑。

與風雨對抗後,最終迎來了山頭上的斜陽,風雨過後是陽光的輕撫,是無晴無雨的頓悟。是啊,自然界的天氣變化是正常現象,人生當中的風雲變幻不也很正常嗎?既是如此,那就坦然以對,榮辱得失皆是浮雲,心胸曠達才能得到解脫。

風雨榮辱,從容處之,是笑傲人生的“斷舍離”。

斷舍離詩30首(詩詞中的斷舍離)5

世事無常,全然釋懷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也許很多人都知曉這句話,但卻未必理解個中真意。能冷靜觀照人生的,還是極為罕見,曹雪芹當算其中一個。他在《紅樓夢》中寫下一首《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人們終其一生窮追不舍的功名利祿,嬌妻兒孫,到頭來都是一場空。身外之物,本就是過眼雲煙,我們在浩瀚宇宙中,不過是渺小蜉蝣,又何必為這瞬息萬變的事物,而迷失自我,忘卻本真呢?

曹雪芹有此覺悟,與其人生際遇有關。他經曆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一生貧病交加,日子過得好不悲涼。《好了歌》是曹家的寫照,更是曹雪芹對世人的警示,雖然未免有過于消極之嫌,但也給後人提供了另一個角度去看待現實,學會舍得與放下。

人情冷暖,頓悟釋然,是覓回本真的“斷舍離”。

“斷舍離”是一種超然豁達的處事态度,舍棄周圍嘈雜的紛紛擾擾,才能幫助你不斷重新審視自己,感受生活給你帶來的最樸素質感。這是一場漫長的心靈修行,願與君共勉,找回真正屬于我們的星辰大海。

作者:小柴,喜音樂美食,愛電影品茗,隻想快快樂樂過日子,不想唯唯諾諾度一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