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境内的“名山大川”很多,比如北高峰南高峰玉皇山五雲山乃至孤山等等,雖然大部分的海拔都不高,但因為和各個景區相互依偎,所以都是比較能吸引遊客的地方。而在餘杭良渚一帶,我還見識到了絕大多數杭州人自己都倍感陌生的南山、塔山、冷山、光棍山、反山、寡山……它們的“名字”千奇百怪,有些一看就似乎會有相關的民間故事,極是耐人尋味。而附近大多又有河道水路縱橫,土地自然肥沃,交織出的鄉村田園風光極具江南水鄉特色。
從良渚到徑山的路邊,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座“仇山”,相信一些北方的朋友看到後會忍俊不禁,畢竟隻是個幾十米高的山坡而已。由于四周遍布稻田水塘,還有條蜿蜒曲折的中苕溪從中穿行而過,場面相當壯觀。
舶拍視角下的風景不僅唯美,還時常讓人感覺震撼。不同用途、不同規格、不同色彩的水塘拼湊在一起,像極了孩子們的水彩調色盤,一側的堤壩以及溪流,則恰如不知是誰用畫筆勾勒出的巨幅畫作,遠遠望去,竟然看不見盡頭。
哪怕已經告别夏天,地裡的莊稼卻依然以郁郁蔥蔥為主,不時還有白鹭和各種飛鳥掠過和停留覓食,很是自由自在。台風剛過,涼爽的秋意漸濃,一個人行走在長長的堤壩上,惬意無比。因為這裡的長堤上都鋪着厚厚的瀝青,無論騎行還是步行,都相當舒适,不磨腳。有趣的是整個過程幾乎沒有看到人,哪怕幾百米外就是村落。
這時候又不由得便想到離此不遠,我到北湖草蕩打卡時才了解到的杭州“西險大塘”,相較之下,仇山這一片的長堤大壩要曲折很多。這可能也跟苕溪的地理分布有關系,查看地圖,該段屬于中苕溪和南苕溪,并且兩者大部分的水面寬度都沒超過十米,加上現在還在涸水期,顯得就更加狹窄了。
秋風輕拂,掃開了中苕溪邊繁茂的雜草,偶爾能看到幾個正在垂釣的人影,以我外行的眼光來看,溪水有點髒,還挺混濁,但是他們能一動不動呆上半天,相信還是有點魚貨的。路過村子裡時,特意跟村民打聽了一下,确定這一帶野釣是沒人管的,如果正好有喜歡這活動的網友看到,自行前往即可,隻是切記要注意安全,最好結伴,因為萬一掉河裡陷進淤泥,扯嗓子喊半天也未必有人聽見哦!
幾度往返穿梭于餘杭的農村鄉下,随處可見獨門獨院的别墅群,有西式的小洋樓,也有略帶複古的中式庭院,如此景緻怎能不讓人羨慕?“采菊東籬、悠見南山”這種努力工作生活才能達到的終級目标,有些小朋友還沒出生就已經完成了!哈哈!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因為之前發了些贊美杭州郊外的圖文,有人就置疑說隻有航拍出來的農村才好看,我不想多解釋什麼,直接上手機片吧。不過當時隻覺得餘杭農村的房子有特點,就随手拍了幾張,确實還可以吧?且不論其它更容易出片的田園風光了。之所以不用相機記錄,其實更多僅是圖飛飛機的方便而已。
到這裡遊玩,最适合自駕和騎行,尤其是離開鬧市後一路的鄉野清風,确實令人着迷。朋友們對此感興趣的話也不用執着于具體位置,導航到“仇山”、“仇山村”、“郎家灣”、“八畝灘”、“下木橋村”和“ 下陡門”都可以。當然,有無人機的話一定要帶上,能更有效地找到适合垂釣或者露營的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