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是房貸的兩種還款方式,但你是不是隻聽過銀行推薦等額本息,而很少提到等額本金呢?實際上,等額本金所付的總利息低得多,為什麼銀行卻不推薦呢?兩種還款方式到底選哪個?
首先我們要清楚這兩種還款方式是什麼:
1. 等額本息
等額本息還款的本質,是把貸款的本金總額和利息總額相加,然後平均分攤到每個月,每個月的還款額度是固定的。但如果你仔細看賬單會發現,其中每個月償還本金的比例是逐漸上升的,也就是說在前期還的大部分是利息,随着時間的推移,還的利息會越來越少。
2.等額本金
等額本金相比較等額本息較複雜。貸款的所有本金會平均分攤到每個月,而利息是上一個交易日到本次還款日之間産生的費用,也就是說每個月還的本金是固定的,而利息會随着本金的減少而減少。相比較等額本息,這種還款方式在前期要還的本金和利息是相當高的,但是總利息卻少很多。
從簡單的定義中大概能知道,等額本金相對于本金,總利息是要少很多的,但這并不意味着它更“劃算”,這涉及到一個詞“本金使用率”。我們從銀行貸的款被稱作“本金”,比如說500萬的房子,按揭房貸350萬,這350萬就是本金。而隻有當我們手裡持有這份本金的時候,才需要給銀行利息,所以我們來算筆賬。
在350萬貸款,5%年化利率和30年還款期限的前提下,平均每個月我們需要償還的本息總額是18788.76元。但是通過計算器可以得知,我們第一個月實際償還的本金是4205.43元,而所持有本金就是350萬-4205.43=3495794.57元,利息則是14583.33元。但在最後一期,我們所償還的本金是18710.8元,而利息僅有77.96元。
而等額本金,通過計算可得出,每個月的償還本金固定9722.22元,而利息随着持有本金的減少,從14583.33到最後一期隻有40.51元。
而這兩種還款方式,等額本息的總利息是3263952.45元,等額本金是2632291.67元,相差近60萬。為什麼會差這麼多?因為兩種方式對持有資金的計算不同,直接給結論,總利息的高低其實隻與實際持有本金的長短有關,等額本金每月的歸本是遠遠大于等額本息的,所以持有本金再以一個高坡度下降。手裡持有的本金越少,能撬動的杠杆越少,受通貨膨脹的影響越小,說人話就是越不劃算。
即便不考慮每年5%-15%的通貨膨脹率,僅從國民的人均工資來看,10年的時間都不止翻一倍。所以長期的持有貸款,是有利于資金保值的。這也是為什麼房貸中不能也不可能出現先息後本還款方式的原因,如果有,那肯定會選擇先息後本。
總結一下,等額本息月供壓力前期較小,能夠撬動更多的鋼杆,容易被通脹稀釋,适合普通的上班族。而等額本金,前期還款壓力很大,但總利息少,适合有錢人或者老闆。這裡多提一句,其實有錢人的選擇并不是這兩種,因為持有本金一直在減少,會影響到總體資金利用率。所以有錢人都會全款買房,再去做抵押。把被房子套住的資金用貸款的方式變現,與房貸的方式正相反,能撬動更多的杠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