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中葉哲學家和詩人。貞元九年劉禹錫中進士,先後任太子校書、徐州掌書記、京兆渭南主簿、監察禦史等職,後改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加建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享年71歲。劉禹錫與柳宗元交誼很深,人稱“劉柳”。他又與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稱“劉白”。劉禹錫精于文,善于詩。劉禹錫的詩歌雄渾爽朗,語言幹淨明快,節奏比較和諧響亮。尤以律詩和絕句見長。
今天複習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原文如下: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首詩的大意是:自古以來,每逢到了秋天,人們就會悲歎秋天的蕭條空寂,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尤甚。而我卻想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更勝過一籌,遠遠勝過春日清晨時光。秋日天高氣爽,晴空萬裡,一隻仙鶴沖破雲層直沖雲霄。這一壯美景象,激發了我作詩的情緒和興緻,豪情萬丈,也像仙鶴淩空一樣,直沖蒼穹。
據記載,唐順宗登基即位後,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劉禹錫也參加了這場革新運動。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鎮、官僚勢力的強烈反對,以失敗而告終。順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賜死,劉禹錫被貶。可貴的是,劉禹錫在遭受嚴重打擊後,并沒有消沉下去。劉禹錫貶到朗州(湖南常德)時,時年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卻被趕出了朝廷,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為人倔強而豁達,想事和做事都與衆不同,不肯人雲亦雲。《秋詞二首其一》就是被貶朗州司馬時的這種心情下創作的。
劉禹錫這首《秋詞二首其一》是一首寫景抒懷詩。其可貴在于,劉禹錫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衆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贊頌了秋天的美好,并借仙鶴直沖雲霄的描寫,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表達深刻的思想,表現了自己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以及為理想而奮鬥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既有哲理意蘊,也有藝術魅力,發人思索,耐人尋味。全詩以議論起筆,采用對比手法,直抒胸臆,态度鮮明,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于一爐,不僅僅表現出是秋天的生機和美好,更多的是一種昂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一曲非同凡響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财富。
文人悲秋,大抵是感歎自己的人生不幸和生不逢時,感歎自己的人生志向不能實現,感歎自己的人生前途悲觀失望。而從這首詩來看,劉禹錫雖被貶,同樣是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志向,但他的内心卻是達觀的,他詩中的秋天,沒有寂寥悲傷的氣息。“我言秋日勝春朝”,他覺得秋天的景緻,比春天早晨的景緻還要好。在這首詩中,秋天如朗朗君子,其氣高昂激越,其色淡雅清明。詩中并非隻為了與悲秋的傳統古詩唱反調,而是重建一種對秋天的審美體驗。君子處逆境之中,亦自有清剛之氣,其風彩氣度,雖百折而不可奪。在劉禹錫的精神世界和美學觀點裡,秋天有君子一樣的風骨,秋天由寂寥變成了清朗,由蕭條變成了素淨,如同他自己的内心世界。
2021年8月25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