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歡迎大家關注下老高(高先生說點高興事),以便每天獲取老高的原創資訊。
讀者評論要成語翻譯,老高給成語解釋!
近日,有網友給老高評論要弄點成語的翻譯,讓老高有所感悟,中文都還沒學好,幹嘛追着外文跑(其實是因為老高着實外語水平有限得很,不好意思承認,隻好轉移話題)!這一波,老高整理了三十個常用的成語,也許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卻不一定能知道出處哦!多了解雖然可能沒用,但是多掌握卻一定不會吃虧!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11、覆水難收 [ fù shuǐ nán shōu ]
【解釋】: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出自】:《後漢書·何進傳》:“國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12、官官相護 [ guān guān xiāng hù ]
【解釋】:指官員之間互相包庇。
【出自】:元·無名氏《鴛鴦被》第四折:“好也,你兩個官官相為我死也!”
13、禍絕福連 [ huò jué fú lián ]
【解釋】:指災禍消失,好運接連不斷。
【出自】: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四十二卷:“萬神即時倒,合會瓊羽門。使令散禍,禍絕福連。上寝玉堂,世受名仙。”
14、過隙白駒 [ guò xì bái jū ]
【解釋】:隙:空隙;白駒:原指白馬,後比喻日影。比喻時光像駿馬一樣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
【出自】:《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15、支支吾吾 [ zhī zhī wú wú ]
【解釋】:指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亦作“支支梧梧”。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怎麼問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16、足不出戶 [ zú bù chū hù ]
【解釋】:腳不跨出家門。
【出自】: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卻說蘇盼奴自趙司戶去後,足不出門,一客不見,隻等襄陽來音。”
17、一本正經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解釋】: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範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态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出自】:晉·葛洪《抱樸子·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18、如火如荼 [ rú huǒ rú tú ]
【解釋】: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原比喻軍容之盛。現用來形容大規模的行動氣勢旺盛,氣氛熱烈。
【出自】:《國語·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19、津津樂道 [ jīn jīn lè dào ]
【解釋】: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樂道:喜歡談講。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
【出自】:清·頤瑣《黃繡球》第七回:“這位萊恩女傑,他才學固然卓越,但他也隻從口講指畫入手,每遇鄉愚,津津樂道。”
20、司空見慣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解釋】: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出自】: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劉禹錫詩:“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21、樂不思蜀 [ lè bù sī shǔ ]
【解釋】: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禅曰:‘頗思蜀否?’禅曰:‘此間樂,不思蜀。’”
22、卧薪嘗膽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釋】: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23、囫囵吞棗 [ hú lún tūn zǎo ]
【解釋】:囫囵: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自】:宋·圓悟禅師《碧岩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
24、專橫跋扈 [ zhuān hèng bá hù ]
【解釋】:跋扈:霸道,不講理。專斷蠻橫,任意妄為,蠻不講理。
【出自】:《後漢書·梁冀傳》:“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軍也。’”
25、任重道遠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解釋】: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曆長期的奮鬥。
【出自】:《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6、如願以償 [ rú yuàn yǐ cháng ]
【解釋】:償:實現、滿足。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願望實現。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一回:“況且他家裡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願以償之後,賊人心
27、當仁不讓 [ dāng rén bù ràng ]
【解釋】: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28、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解釋】: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極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
【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聖歎:‘真正出神入化之筆’。”
29、再接再厲 [ zài jiē zài lì ]
【解釋】:接:接戰;厲:磨快,引伸為奮勉,努力。指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
【出自】:唐·韓愈《鬥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
30、故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解釋】:故:舊;故步:舊時行步之法,引伸為舊法;封: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内。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進步。
【出自】:《漢書·叙傳上》:“昔有學步于邯鄲者,曾未得其仿佛,又複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親愛的讀者,感謝您的閱讀!你還想看到什麼樣的内容也可以跟老高說,隻要不違法不違反道德規範,老高會盡量滿足大家的閱讀愛好,您的關注與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您的關注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