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美神的家園,神話般崛起!是你老家嗎?快來看:
安徽省舒城縣幹汊河鎮七門堰村擁有省級文保古迹遺址---七門古堰,與四川都江堰齊名,迄今約2190年。一頁厚重的水文化,造就了安徽版“天府之國”的美名!
西漢劉信、東漢劉馥、明朝劉顯先後重修七門堰,建有“三劉祠”和觀音洞、青龍凹、百折廟等景點,享有“三堰餘澤”之雅稱,為古“龍舒八景”之首。
七門堰村森林覆蓋率達95%,是國家級生态村、六安市首批美好鄉村示範村。
該村打造出千畝有機闆栗園、千畝桂花園、千畝高産油菜示範片,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呈現生态觀光美,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旅遊富民工程”重點村。
今年,幹汊河鎮七門堰村進一步推進國家級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八個一”工程建設,在古堰口生态旅遊停車場右側規劃興建一個占地面積6畝、建設面積500平方米的水利博物館,着力打造七門堰鄉村旅遊新景點,推進鄉村旅遊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七門堰水利博物館位于七門堰古堰口生态旅遊停車場右側,面臨杭埠河、背靠七門山,規劃館内設置集七門堰水利原理縮影、七門堰村内特産、優秀共産黨員和曆史名人事迹介紹等圖文并茂内容;
同時興建占地約1畝的水博館門前廣場,鋪設大理石地面,新建“三劉翠風亭”一座,在廣場周邊進行綠化建設。
目前,已經投入約70萬元,興建了廣場綠化和亮化工程,水博館正在規劃設計建設,不久将會展現給遊客。
據了解,近年來,幹汊河鎮七門堰村堅持結合村情,突出重點,規劃建設,着力推進國家級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八個一”工程建設,即一個旅遊接待點(遊客服務中心)、一個旅遊停車場、至少一間旅遊公廁、至少一個旅遊點、至少一家農家樂(鄉村客棧)、一組标識标牌、一篇導遊詞、至少一名導遊(講解)員。
此舉旨在通過對鄉村旅遊扶貧村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助推脫貧,實現鄉村振興。總投入約190多萬元,建成一個占地240平方米的旅客服務中心(旅遊接待點)。
圖片攝影:張向陽(攝影名家)
文字:盧賢傲、徐修寶、舒城之窗
人傑地靈七門堰,美景怡人古堰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