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說說我在賣了帕傑羅後,收的普拉多。這篇主要說改裝,不帶有車本身的駕駛體驗。如果有人感興趣以後再寫一篇。
1.0階段的升級是車收回來之後(我把這個階段稱之為1.0階段),就開進了改裝廠,趕在春節出遊前,分别做了燈光、頂框、輪胎、輪毂、護闆、車台這幾樣的升級,因為有了之前帕傑羅的越野改裝經驗,普拉多的這幾樣升級,我認為對于長途穿越越野來說,至關重要。
ok,1.0版本簡單回顧,我們正式進入2.0的世界。(第二階段的改裝)
先來一張整車照,在2.0裡,基本上是對這輛普拉多從頭到尾進行了強化升級,雖還沒到像澳洲北美車友那樣各個環節都武裝到牙齒,但也基本上算八九不離十了。
前杠
我們從頭往後說,先說車頭,首先看到的就是MR的前杠。換這款前杠之前,我對所有LC150的前杠研究一遍,從顔值和裝載量上來說,隻有MR和ARB兩款在最終選擇範圍。為什麼沒有選擇ARB,兩個原因,一是價格太貴(一萬多)二是重量,鋼制的前杠太重了,本來大車就操控不好,考慮到出去越野,山路和沙漠路段,車頭一下重那麼多,最終放棄。
那麼說回MR這款杠,優點缺點都有。先說優點:
缺點,說實話,缺點真的是緻命的。那就是它在發生撞擊時,對車頭其他部件的摧毀,連帶性太強。看圖中黑色膠塊的位置,當發生撞擊,黑色膠塊就會移位,它移位後面的大燈、中網、塑料側杠都會受到牽連,這個鋼制的杠撞了不要緊,敲敲就好了,但後面的東西可都是塑料的,受損後真的隻有更換的份兒了。這就要說回ARB前杠了,之所以說ARB牛*,就是發生撞擊時,前杠和車頭其他部件中間是有一個緩沖區的,當然,很多不懂的人就會認為“哎呀,這個杠裝上有那麼大的縫兒,不好”。
再說另一個問題,這點我認為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那就是這個鋼的硬度真的太.......一般了。你在沙漠裡但凡進個雞窩坑,發生碰撞後,這個杠就彎了,而且!而且經過我實測,這個杠如果彎了,你隻需用另一台車把拖車繩往上面挂下,車不給油靠自己怠速,就能把杠掰直了(呵呵.......)。當然,我為什麼說這點說好也好呢,就是你萬一要撞了人呢?杠皮軟點,還能吸個能啥的。而且,它再軟,也是鋼,比你原廠塑料杠要強的多,同樣的撞擊力,這個杠你頂多花點錢钣金修複下,但原廠杠你就妥妥得換了。最後總結就是,除非你有錢上ARB,除了ARB,這個杠是你在中國能買到的綜合實力最好的LC150前杠。
燈光
車頭的幾個燈,挨個說下吧,首先是前杠上的LED條燈,也是MR家的,為什麼選這個,1、是LED燈珠目前技術很成熟,跟國外大廠的燈差距其實不大,絕對絕對夠使,2、在所有國産的條燈裡,MR這個外觀做工和顔值絕對算的上好的,雖然價格也會貴一些,但是那種能接受的貴。
然後是霧燈位置,我把運良配套給的龍版大燈拆了,換上了現在的閃電家的霧燈,效果确實很牛*。龍版大燈也很好,但關鍵就是他是白光,當你面對霧/煙路況時候,白光等于瞎子,隻有黃光最好使。17年十一連穿三個無人區,這燈真是裝對了!誰用誰知道。國産精品贊一個!
最後是遠光燈的燈泡,換成了PIAA的燈泡,不得不說,大廠終究是大廠,跟原廠比,穿透力增強了。具體的展現效果不好給大家展現,因為我把前杠的條燈跟遠光燈接到一塊了,這樣做的目的是碰到遠光狗的時候,你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反擊, 分分鐘教他怎麼做人。
頂框
來到車頂,星工場的車頂行李框,原廠的行李架儲物能力實在有限,而且還需要加裝橫杆,功能性太差。索性在1.0時我就把它裝上了,一來載貨能力增強(我一般把椅子、帳篷、折疊桌子、油桶都會放車頂上),二來功能性的增強,可以便捷的裝燈,還有旗杆座。
尺寸非常合适,雖然擋上了一些天窗,但我實測,天窗全開,身子還能鑽出去。
有個不足,就是如果按照原裝位安裝,它與車頂的距離太近,導緻天窗向上開不開了,當時還是挺糾結這個的,所以解決方案就是放了墊塊,完美解決。
目前行李框上的車燈是兩套,一個照前方,280W國産最亮,雖然開開的機會很少吧。還有就是照兩側的,在夜穿時候,打開看看兩邊的地貌情況啥的 還挺有樂趣。
護闆
這個沒啥可說的了,1.0裡就裝了,威曼的,也算是精品國貨。保護面積和強度要比ARB的強些。看圖片上的痕迹,就知道這東西多有用處了。也可能是我的強度太高了.....
側杠
側杠,最開始我沒想換,一直用的原廠,因為感覺強度還行,同時樣子不難看,挺協調的。但17年9月份去了趟北京周邊的大石頭山,回來發現右側踏闆完蛋了。歐耶,終于給了我一個更換的理由。
正好有個150車主再賣二手的ARB側踏闆,聊了聊價格,沒毛病就裝了。ARB的這個側踏闆是鍍鉻亮顔色,有點殺馬特了,再加上我車現在的改裝風格是黑化,所以就把踏闆噴黑了。效果不錯。就差個ARB貼紙了。
為什麼換ARB的。理由有三。1、樣子足夠低調收斂,功能性不錯,連原廠帶的腳踏闆燈孔位都有。2、拓展性,因為我在3.0版本中已經跟換了ARB鋁鎂合金前杠,為了裝ARB标志性的側護欄,隻有ARB自家的側踏闆可以支持。3、強度,有個特别粗壯的支臂直接跟大梁橫向連接,大家對比下國産側杠就知道了,連接處非常強壯。
輪毂/輪胎
說下輪毂,我把在1.0版本中的輪毂賣掉了,因為J值和ET值都不太完美。後換了這個也是Fuel的輪毂(韓老師同款),算是我全車少有的敗筆,為什麼?好多朋友說外觀難看,這個我認為見仁見智還好吧。關鍵是功能性的先天缺陷!
那就是氣門嘴的位置,特麼的設計師怎麼想的,為什麼放在了那麼靠裡!這導緻兩個超級**的問題,1、傳統的内置胎壓監測沒法用,必須換新款的那種mini的傳感器。2、玩兒沙子放氣,特别别扭!特别!!!而且!我新買的ARB放氣表,特麼沒法用!!
傳感器我已經換成了mini款的,第一問題解決。第二個問題,我發現有個小東西,叫放氣閥,專門給輪胎放氣用的,發現還挺好使。暫時算是解決了第二問題。但我ARB的放氣表徹底白買了。
輪胎,KO2,這已經是一條無需證明什麼的輪胎了。中國市面AT裡綜合實力最強(性能、舒适、價格、外觀)。型号我也從原廠的265 65 17升級到了265 70 17,這樣車輛整體也進行了小幅升高。
另外,因為輪毂的J值和ET值都發生了變化,再加上輪胎扁平比變成了70(原廠是65),這就導緻會蹭擋泥闆。解決方案也比較簡單粗暴,直接把擋泥闆勒住了。
刹車
刹車片我選用的是Dixcel最頂級的系列,X系列。這個系列是專門給SUV等重型車研發的片,最牛逼的是它的扛溫能到700°C。原廠刹車片可能也就3 400°C不到。換這個主要考慮到越野時的強度、溫度。同時我們出遊一般走國道、山路都需要頻繁刹車(溫度會很高),所以換個極限高的,沒毛病。
唯一不足就是價格确實真心的不便宜了,四個片全換一套得3000 了。另外,刹車這塊其實應該連着鋼喉、刹車油、刹車碟一同更換的,可惜換的時候沒貨了,以後留着折騰吧。
避震
避震我繼續選擇了OME 油減運動版。理由,1、裝載量夠大,禁得住市場的檢驗。很多人說OME不行,誰誰誰漏油了。知道為什麼嗎,因為OME的裝載量最大,基礎系數不在一個層面上。 2、因為裝載量最大,那就說明貨源最穩定,萬一出現問題,我相信OME是最快能夠找到配件的改裝避震,這點非常重要,我在選購時,把這點放在了首要考慮因素。
彈簧的選擇,這塊我選擇的是前中載/後重載,為什麼?
先說操控,原來改小車的思想,前軟後硬這樣可以讓尾部更靈活,越野車體型龐大,山路操控不好,所以盡可能的通過彈簧來調節操控。另一點,我改了副油箱、ARB抽屜,再加上備胎以及未來出行後備箱滿載情況下,後重載可以很好的起到支撐性。很多人認為重載太硬,我不知道是否親身體驗過,總之我覺得OK,完全可以接受的範圍。也可能因為之前玩兒小車一直用絞牙避震的原因吧。另一個方案是後邊搭配更高尺寸的中載簧,這樣就算壓下去了 也還是留出了足夠的高度。
底盤
說到這個小東西(俗稱“李子串”),真是又一個精品國貨!太牛*了。裝這玩意兒前,本來沒想裝,去三洪星我是想裝防傾杆的(玩兒小車後遺症),來解決車輛過彎的側傾。後來三洪星的路總跟我說你裝這個吧,裝上後效果跟防傾杆一樣,同時,還解決原廠小連杆容易折的問題。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裝了,完事試車。嘿我擦得嘞,太可以了這個!一份錢起到兩個作用。而且,做工還相當精緻,點個贊!國貨就應該這個樣子!
剛才說到,這個東西解決了原廠小連杆愛折的問題,為什麼專門做這麼個東西,這塊兒引用下E族的“目的地西藏”兄弟的介紹。大概經過就是,某越野車隊的隊長(LC150),一個月内接連兩次在羅布泊,小連杆斷,斷不可怕,關鍵是它一斷就戳破球籠,車輛極大概率直接趴窩。這........看到這,還好我換了.......
再看幾個墊塊,都是國内廠子自己做的,為了解決底盤數據問題
車頭太低,前避震隻好墊塊了
後部
車尾部,最滿意的改裝件,這個國産的備胎支架。我車上的又又又一個精品國貨!這玩意兒出自上面提到的E族“目的地西藏”兄弟,普拉多改裝領域,自己研究了好多改裝件(也是90後),樣樣精品。說回這個支架,為什麼會有這麼個東西。因為中規普拉多用戶要想裝副油箱,備胎就沒地方放,沒地方放就隻能改中東尾門,但要知道,一套中東尾門總成可是不便宜啊,那會兒我問的也得大幾千。而且,在面對高強度的越野穿越,備胎挂在尾門上,尾門的強度,真的讓人揪心。“目的地西藏”兄弟按照澳洲KAYMAR的設計原理,打造出了這個支架。
這個支架,基本上第一眼看到它的人,基本都會問我強度問題,大家都在關心這個。我在這裡可以拍着胸脯說,放心,強度絕絕對對沒有一絲問題。十一期間我連穿三個無人區,經曆了所有越野能經曆的路段(隔壁、水沖路、大石頭、沙漠、沼澤),而且距離都是非常長的,一趟下來,支架一點事兒沒有。可能有的人會說我裝了之後就有問題,相信我,那一定是你安裝的問題,因為跟我同期安裝的另外一個哥們兒,就是去了趟沙漠,發現有問題,後來經檢查,就是安裝時候不規範。
可以看到支架最右邊,有個多出來了支架,一直延展到備胎上面,我裝了後照燈和攝像頭,這個副支架是我後來根據需求又定做加裝的。因為在這之前,攝像頭是從備胎那穿過去,固定在牌照架上。這就導緻有個小問題,假設我在海拔45千米的無人區裡,本來就高反,還要面對惡略天氣換備胎,換備胎前還需要把攝像頭的線拔了,想想就累的慌。小問題必須盡早解決。通過這個支架,既解決了攝像頭走線問題,也解決了後照燈的安裝位置。同時,後尾門上的小開窗還不影響。哦耶,不能再完美了。
上面都是誇獎,現在說下缺點哈。就是這個液壓支撐杆,因為規模的問題,産品制作過程中零部件還無法達到嚴苛的标準化,導緻我這批的支撐杆連接頭是塑料的,這就導緻,比如在美容店洗車,洗車工哪知道這個,把支架開開後一撇,支撐杆就爆了,後來未來防止這個問題我裝了一根鐵絲進行限位。但發現還是不行。不過,後來更換了金屬連接頭的支撐杆,問題應該解決了。
另一個不足是專指LC150的(120沒事),因為角度問題,這個支架裝在150上備胎無法實現百分百跟尾門平行。剛開始看有點别扭,但後來看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幹糙活兒 玩兒樂的車,就别處女座了。(不過在下一個版本中已經修複了這個問題,等着我的3.0作業)
最後一句話總結,這絕對是一款富有中國特色的精品改裝件,希望西藏兄未來還能弄出更多實用國産精品(比如強化下擺臂什麼的)
小東西,牌照架,别看是小東西,功能性極強。1、旗杆底座 2、牌照 3、鐵鍬固定箍。好使不貴!
拖車鈎,我這裝的是方口,為什麼沒弄霸道車主最愛裝的拖車鈎,因為我預留方口這樣可以裝快插絞盤,但拖車鈎是一體的,肯定就沒戲了。關鍵時刻快插絞盤是能救命的,未來在3.0中,我會把後邊進行重新打造,就包含了快插絞盤電線插頭的預埋。
副油箱
副油箱,這個真是誰裝誰知道,這東西裝上後有兩點突出。1是續航裡程那是真真兒的增加了,我就記得我們去趟庫布齊,都穿出來往北京走了,我表針還沒動呢。 2是心理上的,當同行其他夥伴都在苦苦找尋加油站時,你突然來句“真煩,我油表怎麼還沒動啊”,此時此刻你的内心是無比愉悅的!哈哈哈
說下豐田原廠副油箱的工作原理,他的原理比所有第三方副油箱的工作原理都好,可以理解為跟主油箱串聯,加滿油後,先消耗副油箱,當副油箱沒油了,自動就開始消耗主油箱。當然,有一點不完美,就是新款霸道裝副油箱,表針是無法同步的。但老款可以。不過也無所謂,隻要看到油表針動了,就說明副油箱沒油了。150的副油箱相比120和FJ,他的容積是最小的,是70L,那倆都是90L,千萬别小看這20L的差距,十一我連穿3個無人區,在羅布泊就差那10L油,就沒出去!所以,這趟回來後,你們看到這篇帖子時,我已經把副油箱賣了,哈哈。因為容量還是小,明年我還有無人區的計劃,所以必須裝更大的油箱。也是我3.0升級中非常重要的部件。這裡小小劇透一下。
内裝
車台,這是我之前帕傑羅上遺留下來的。安裝位置也一樣,RAM的支架。這回創新在于手咪的安裝位置
利用手機的磁吸球,把手咪固定在伸手就能摸到的地方。在越野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手咪需要盲操作,那麼磁吸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像挂鈎你還得瞄着。
另一個就是這位置我不把手咪拿下來,伸手按下說話效果一樣清晰。給我自己的智慧點個贊!
為什麼腳墊也要拿出來單說,因為好貴啊!超出了我對腳墊可接受的價格範圍,這個HUSKY的腳墊淘寶應該在1500左右,我真沒用過超過500元的腳墊哈。他主要好在于完全貼合車型,專車專用。同時不怕水,外觀看着也比較素,我是受不了現在非常流行的那種全包圍腳墊,看着略low,而且弄不好還容易妨礙刹車油門影響安全。
再介紹個ARB神燈吧,這個神燈可不是車頭的那個ARB神燈,這是個維修、露營用的,我覺得是非常好使。帶磁吸和挂鈎,在露營或者維修的時候,可以很輕松的找到固定點,而且亮度,那是相當沒問題的。請看下圖實例。
這是我們在大海道無人區,車隊老大哥的陸巡後避震出現問題,當時已經天黑,必須亮出我的ARB神燈,有如神助般的,車隊負責車輛保障的劉哥,就把車修好了!哈哈(ARB請結下這月廣告費)
這是款飛歌G6S二代普拉多專用導航,本來剛開始認為沒必要換,導航都手機挺好用,但有時候會出現需要臨時接個電話回個微信啥的,這就導緻跟導航沖突了。再加上看這款機器的界面UI風格還不錯,至少不low,不是那種一看汽配城範兒的界面,同時,他是安卓系統,還可以用奧維地圖。所以就裝了。
配合上道可視的360環影。還不錯。360環影這東西怎麼說呢,你說有用吧,沒那麼剛需。但你說沒用吧,反正我現在側方位停車(防止劃傷輪毂)和越野時走山崖路(看側方位離懸崖的距離)都會仰仗他,所以,有比沒有強,裝了,沒毛病。
對了,裝了360環影後,後視鏡下面會附帶這種小強光照明,這個在野外你倒個車什麼的,對于兩側近距離的環境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還不錯。
車輛按鈕區域,因為我裝的燈不少,所以空白鍵都讓我填滿了,處女座表示很開心。
另一側,裝了查看胎壓的按鈕和車台手咪連接的備用接口,還有雙USB充電口,也滿了,舒服~~~~~就是手咪備用插口看着有點惡心,抽時間在美化下。
收納控專用,零零碎碎的都可以放進去。處女座特性犯病了
我的ARB放氣表,嘎巴新,一次沒用過,該死的輪毂
ARB 氣泵/氣鎖/抽屜
最後!把最牛逼的物件兒放倒最後壓軸,那就是ARB氣動後鎖、ARB雙缸氣泵、ARB後備箱抽屜。
我們挨個兒說。先說後鎖。我車是中規4.0TX 5座版,隻有中差。鎖這塊,當時主要考慮的是原廠後鎖和ARB的氣鎖。兩點原因沒有裝原廠後鎖,1是ARB的氣鎖在所有路況下都适合,尤其是相比原廠玩水,2是我總覺得ARB的氣動鎖更可靠,畢竟ARB看家的東西,除了杠就是鎖。實際使用中,上鎖非常利索,按下氣泵 鎖,一氣呵成。特别有戰鬥感。
當然,老實說,用到鎖的地方,真的極少極少,我們經常開玩笑說,該陷你的地方,幾把鎖都不好使。但是呢,這東西就好比玩兒小車時候的馬力,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真用到的時候,一定是極限脫困的情況。
ARB鎖的伴侶,必須是ARB氣泵。有三種型号,小中大,我當時沒猶豫,必須是雙缸的,關鍵是錢沒差多少,用的舒服。實際情況也确實,功率老牛逼了,不扯數據,隻看療效,給輪胎打氣的時候,你肉眼就能看到輪胎在一點一點漲。最顯著的還是說回這趟無人區,我四個輪子打完了幫着吉姆尼打,那邊勁暢的便攜氣泵自己還沒打完呢。
ARB配套的打氣表和氣管。打氣表你可以一邊打氣一邊看着胎壓,不像别的,你需要拔下來量下胎壓看多少了 然後繼續打。真的,沒花錢的不是。一分錢一分貨。
最後一樣,壓軸介紹,ARB抽屜,說的專(zhuang)業(B)點兒,叫ARB OUTBACK DRAWER。這玩意兒絕對是處女座必裝的!因為在長途穿越中,後備箱一定是一堆東西行李的,各種,有救援的東西,有睡覺的東西,吃的,穿的,吧啦吧啦一堆。處女座收納控真是受不了。哦對,這個抽屜放心,一點兒異響都沒有,推拉的那一下你就能感覺到這東西的質量有多好。
裝了這個抽屜後,我把睡覺和救援的東西,全部整理到了抽屜裡,這樣後備箱隻需要固定住衣服的包和吃的包,一下就清爽通透了,可能隻有處女座強迫症才能理解到底有多爽!
同時,這套抽屜之所以稱之為系統,那一定不是隻單純的可以儲物。我簡單舉例,ARB的冰箱可以在上面固定,同時抽屜蓋闆你可以選用可推拉的,這樣冰箱很輕易的就推出來了。另一個是安裝其他配件,例如我在抽屜側蓋闆下面,裝了ARB的氣泵和電話信号增強器。未來我應該還會在左側的蓋闆下裝變壓器,可能的話再來個副電瓶。還有配套的ARB隔物網,前中上各種分割增加儲物。另外這個抽屜帶鎖,這個功能尤其在你長途自駕想辦理車輛托運時最棒。因為中國目前托運你都要把鑰匙交給托運公司,這...說白了就是君子協定,真少點什麼小物件,你也沒轍。但有了這個車内鎖,有些東西你不想裝包裡的,直接鎖抽屜裡,就踏實兒飛機回家吧。
最右邊開了個眼兒,是氣泵的出氣口,跟氣管和打氣表一接,就可以打氣了。(不過後來發現這個位置有不合理的地方,關注我3.0作業,已經對位置進行了更新)
到這裡,我這輛普拉多的2.0版本升級強化就介紹完了。不過其實我已經開始了3.0版本的升級強化,主要是因為十一這趟連穿3個無人區,發現車輛裡裡外外還是有不少細節需要完善,雖然很折騰,費錢費精力,但确實我是在享受這個過程。争取春節過後,把3.0的帖子發出來吧。力争打造一輛國内比較全面并且不low的LC150案例。
關于這款車,好多人說普拉多不适合改,哈,當初開帕傑羅的時候也有好多人這麼說,我覺得這跟車沒關系,主要還是因為目前不管是普拉多還是帕傑羅,購買用戶“中老年油膩男”占多數,相對保守,再加上年齡?時代?“原廠最牛*”這種思想比較根深蒂固(當然,也有好多前輩老大哥們玩的相當牛*)。普拉多這款車,在穿越範兒上的可玩性非常高, 也隻是因為在中國被叫成了老男人專款,其實在外國,不管是澳洲還是日本,都有好多年輕人在玩這款車。(美國更多,隻不過美國是4Runner)希望随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觸,能給普拉多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屬性。
最後,劇透一下3.0作業的照片,将前不久在ins上吹牛*的狀态作為結尾吧,這年頭兒,吹牛*得全球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