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把生命的形式分為動物和植物兩種,因而受現代科學教育和熏陶的人們自然而然就認為植物既然是生命,那麼釋教徒的不殺生便是解說不通的,乃至還有人以“釋教徒不是沒有區别神嗎?為什麼對動物一個态度,對植物是别的一個态度?”以此來說明釋教徒的虛僞。
這真是大大冤枉了釋教徒。在釋教的教育體系裡面,沒有把生命分為動物和植物兩種,由于釋教認為,生命不僅僅是以這兩種形态存在的,還存在其它生命形式。釋教對衆生的劃分是以有情和無情來區别的。咱們所認知的植物在釋教裡是被劃分在無情衆生中的,咱們吃的五谷、蔬菜、瓜果都在無情衆生隊伍。
看到這裡,信任很多人就會問了:如何區别或者界說“有情”和“無情”呢?在釋教中,“有情”是指有情識(也有一種近似的說法:心識)的衆生,這類衆生能感觸八苦,有喜怒哀樂等種種覺受,人類和動物都屬于這類衆生,由于都有這樣的覺性。
什麼是八苦呢?八苦是悉達多太子總結的有情衆生所能覺受的苦楚,它們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别離苦、求不得苦及五蘊熾盛苦。以人類來說,略述這八苦:
1、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生時的衆緣強逼,便是苦。咱們住胎時,子宮是最小的牢房、胎兒手腳無法伸直、縮成一團,好像坐監牢,苦楚極了。此外,子宮裡的種種不淨,如羊水、血等,咱們都得忍受,真是苦楚。胎兒出生時,要從小小的陰道中鑽出來,有如兩座山壓頂,母親遭受痛苦,嬰兒也遭受痛苦,這是每個做母親的人都曉得的,所以嬰兒一出生就大哭,苦不堪言;别的嬰兒的皮膚很細嫩,一出生接觸到冷熱空氣,身體好像針紮那麼苦楚。此外,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覺得比較安全,一出生就有如迷途般,無依無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種苦。
2、老苦:咱們的身心衰損,朽壞,生出種種的苦受,身體老化,慢慢的不聽話,不中用;而咱們的心逐步沒力,想東西也越來越遲鈍,樣樣不如人,因而覺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皺紋滿面,腰彎背婁,返老還童,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無所事事,又憂慮被子女遺棄、孤寂與疏離難以掙脫,尋取溫暖與親情難得;手輕腳健時,高朋滿座,精神煥發,精神煥發,誰也沒料到晚年的境遇卻是如此的孑立,孤寂與蒼涼。
3、病苦:身體的四大不調,百病叢生,所以苦。病有種種,有些病很細微,有些病很嚴峻,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成果暴病而終。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讓你三分,真正來講,“吃”是病,貪東西也是病,但這些是屬于心病,這兒講的是身病。咱們的身體有如機器,終歸會變壞,變壞便是病苦。
4、死苦:咱們的壽命享盡,病逝,或是天災人禍,衆緣強逼而終。臨命終時,死的境象令人難以忍受,恐懼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時,吓的面色變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時,不肯死去,雙手抓的緊緊。如果有一天咱們發覺雙手不能動彈,必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時候,身體各部分慢慢的動彈不得,心裡必定很驚懼,這便是死苦。咱們都知道這生、老、病、死苦,乃至現已麻痹了,百般無奈的接受;咱們說橫豎都要死、想它做什麼?可是沒人講橫豎要病嘛,理它幹嘛?當你病了,會呱呱叫,病苦來時,就受不了。當死還沒來臨時,你嘴巴大,愛講大話,當它來時,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會吓的要命,那便是怕死--死苦;還沒動到你,就吓到如此這般,等死期到來時,更不必講了。
5、怨憎會苦:咱們和冤家、仇敵沒辦法避開,每每要碰頭,這就叫做怨憎會苦。比方一對夫妻,婚姻生活美滿,恩愛,往後吵架鬧翻了,可是為了兒女,夫妻之緣難斷,必須常常以不情願的心态碰頭;或是打工仔,雖與老闆不和,但為了家計,為了五鬥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歡的老闆碰頭;還有某些同事,跟你吵過一次架後,兩人碰頭就不說話,由于某種業因緣,你不能離開他,天天要會面,這便是怨憎會苦。
6、愛别離苦:與至親,相愛的人乖離渙散,所以苦。由于某一些因緣,所心愛的人兒離你遠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覺到苦。比方做爸爸媽媽親的,女兒出嫁或是兒子出國留學,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常挂心頭。有的傷心流淚,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這些還不太嚴峻,嚴峻的是男女之間的情愛,相愛的人卻偏偏被離散,很多情侶就因而跳樓殉情。在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東方有梁山伯與祝英台,這些纏綿偉大的愛情故事,常使同情他們的人淚流滿襟。
7、求不得苦:咱們用種種辦法與手法,期望獲得自己所喜歡的東西或崇高的抱負,可是成果還是得不到,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遍及的苦,由于人的願望太多了,這樣多的願望咱們無法實現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蘊熾盛苦:咱們對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身心發生執著,複被受、想、行、識種種妄念所困擾,這稱為五蘊熾盛。五蘊熾盛片刻的生滅,它一向遷流變壞,困擾心識,所以是苦。
衆生由于可以感觸上面所說的八苦,因而悉達多太子把這類衆生成為有情衆生。所以咱們常看到釋教裡有“覺有情”、“有情衆生”、“一切有情”等字詞,指的都是這類能感觸八苦的衆生。
而植物則屬于“無情”衆生,植物雖然有活力,但無情識(沒有心識的投入)。植物雖有生長的現象,有神經的反應,卻無知覺的心性,不能感知八苦,沒有高興哀痛等感觸。因而植物雖然是生命,可是它們不在六道輪回中感觸存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