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俞敏洪2008演講

俞敏洪2008演講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2:42:01

據傳,早些年以新東方三位創始人創業為主線故事,風靡一時的電影《中國合夥人》開拍前,劇組曾向電影男主角的原型人物俞敏洪,提出了友好交流的請求。

俞敏洪提出最大的意見是:可不可以别把我拍得這麼“土鼈”?幾十年來,号稱農村出身的寒門子弟俞敏洪,其身份發生了重大變化。在公開場合裡,他對自己的身世表露出深深的自卑。另一方面,他又被譽為中國留學教父,俨然成為一個農村“鳳凰男”逆襲成精英階級的典型代表。當然,俞敏洪還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中國商業洪流裡響當當的傳奇。“我吃一碗蘭州拉面都很開心”。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對财富似乎缺乏興趣。俞敏洪曾多次表示自己對錢沒有太多欲望。即便如此,他的身家卻随着時間水漲船高——2019年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上,俞敏洪身價高達226.3億元,排名第101位;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俞敏洪身家250億元,排名第762位。

在曾經那個效率至上的時代,财富代表一切。其中,也包含着話語權。擁有着遠超常人表達欲的俞敏洪,憑着商業上的成功,多年來其身影頻繁出現在各大高校、論壇、以及采訪節目中。他發表了衆多有關于人生勵志的演講,也提出了對中國商業相關的分析判斷。

他甚至還在2016年和馬雲“吵了一架”,稱新東方百年不滅,阿裡則隻能挺過十年。在越來越多媒體提問、采訪過後,俞敏洪的人設一次又一次地被強化。如果沒有這次“飛來橫禍”的話。2021年7月底,俞敏洪在新東方一次内部會議上,聽到有人建議公司轉型做托兒所,失聲痛哭。

俞敏洪2008演講(俞敏洪沉默新東方落淚)1

一 情況糟糕至極

2021年的7月是注定會被曆史銘記。

這一個月裡,人們再度見證了“百年不遇之大變局”。

2021年7月24日,随着中央“雙減”政策落地,這一份《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從審批、資本運作、再到運行時間等,針對學科類培訓機構培訓機構,給予了最為沉重的一擊。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k12以及相關的教育機構,人在風中。

在政策推出後兩個交易日内,好未來、高途集團、新東方、有道股價跌幅分别達到78.55%、73.90%、69.69%、61.92%,市值合計蒸發216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394億元。

今年以來,公開數據更是顯示:美股、港股和A股上的教育股,合計蒸發已經8000億元人民币。

看到K線幾乎以90°姿态墜落,那些不完全統計下70多萬的校外培訓機構,也将迎來浩浩蕩蕩的“轉行潮”,

何以至此?

這是所有教培行業和背後的資本都想提出的問題,尤其是流淚的俞敏洪。

作為一個商人,他有充足的理由流淚——在港股市場,截至7月28日新東方股價已跌至16.04元,半年來股價下跌了近90%,市值蒸發2000多億港元。在美股市場,新東方從今年2月16時最高點196.940美元,到如今在2美元關口徘徊。而持有港股新東方總股本的12.3%的俞敏洪,身家已經縮水近300億港元。

眼看一手辛苦建立起來的公司,大廈将傾,感性的俞敏洪也迎來了人生的至暗時刻,終至落淚。

但他卻一直沉默。他的微博更新還停留在6月25日,而新東方官方賬号在7月24日發了信息: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直到一張截圖的出現。

俞敏洪2008演講(俞敏洪沉默新東方落淚)2

近期,網上流傳的一張截圖的内容顯示,新東方将在海上開展長達45天的遊輪公海封閉化集訓活動,費用是219800元/人。

在“雙減”的風口浪尖,這一張勁爆的截圖,正将俞敏洪和新東方往深淵裡推。

“你對新東方到底有多恨,才能在這種艱難時刻還要落井下石,你特麼還有一點人性嗎?”

7月27日,俞敏洪直接在朋友圈爆了粗口。

俞敏洪的境遇不能說糟糕,而是糟糕至極。

二、備受争議的俞敏洪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我在北大,除了讀書以外,一無是處。這是内心恐懼帶來的,作為有深刻自卑的農村孩子。”在公開場合,俞敏洪曾公開表示一路走來不容易。

1962年出生于江蘇農村的俞敏洪,被譽為鯉魚躍龍門的典型代表。他先後參加了三次高考,最終被北京大學錄取,四年學業完成,他留校任教。

俞敏洪一生中最重要的兩位合夥人之一:徐小平,就大學時期的俞敏洪曾調侃到:“我,北大團委文化部長;王強,北大藝術團團長;俞敏洪?觀衆。而且是大禮堂某個角落裡的站票觀衆。”

回顧俞敏洪前半生,勵志、逆襲、堅韌不拔,這是他的鮮明标簽。另一方面,敏感、自卑、不起眼,也是他的人生底色。

這樣的傳奇的經曆,加上後來新東方的巨大成功,俞敏洪的故事哪怕放在電影劇本裡,也能成就《中國合夥人》的火爆。

但是,俞敏洪在2006年新東方上市後卻似乎變了一個人。

2006年前,俞敏洪率先創辦校外英語補習機構,業務增長迅速。随後拉上大學同學徐小平、王強等人入夥。自此,新東方一炮打響,僅2001年營業額就高達兩三個億。

彼時,俞敏洪發工資都用麻袋裝錢,而這樣高調的作風下,俞敏洪還曾被人注射麻醉劑,200多萬現金直接被偷走。

終于到了2006年,新東方在紐約敲鐘上市後,按照當時股價,俞敏洪身家接近30億人民币,徐小平和王強也身家暴增。

早些年,新東方的口号是: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将輝煌! 此後,俞敏洪從“不放棄,就會出現生命的奇迹”的勵志達人,逐漸開始在社會場合屢屢發出神論,甚至“大放厥詞”,引得大衆眉頭緊蹙。

這是俞敏洪備受争議的開始。

俞敏洪2008演講(俞敏洪沉默新東方落淚)3

2018年5月,俞敏洪又在北大的國際化行業年會上,指出北大校長念錯字,并表示北大的今天在衰退,中國的大學教育和國際教育目前還處于失敗階段。

2018年11月,俞敏洪一句話更是破圈:“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堕落導緻整個國家堕落。”

但是,俞敏洪仍在不竭餘力地塑造一個成功人士的形象,将自己當成遠超企業家範疇的社會觀察者。

“學生來到新東方,有資源有能力,自然他的考分會更高。對于那些沒有資源的人,實際上是不公平的。城市和農村的孩子都能去高考,但這之間的鴻溝其實是無形的。”

而對于新東方客觀上造成的教育不公平,俞敏洪其實知道其中運行的邏輯,但他又不止一次地表現出一種掙紮:“其實因為懷疑,所以我做新東方做得不是那麼帶勁”。

“我确實有某種教育理想,但被生活和工作弄得焦頭爛額”。“如果我當時就留在北大做學問,現在生活可能會更簡單更安甯”。可這并不妨礙他帶着新東方做大做強,創辦了一個曾經市值超過1000億港元的龐大企業。他卻說:“我到現在也不太承認自己是個企業家。”

而在2013年,俞敏洪在接受優米網創始人王利芬訪談時說:”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把新東方放掉,我恨不得從來沒有做過新東方……”接着,主持人發問:“等于說你奮鬥這麼多年,其實得到了一個你自己并不想要的結果?”

“對,就是這樣的,百分之一百是這樣的。”俞敏洪不假思索。

三、現實比電影殘酷

2016年,中國綠公司年會上,俞敏洪面對台下一衆商業大佬,率先對馬雲“開炮”:十年後,阿裡巴巴可能還會在;但是一百年後,阿裡巴巴肯定不在了。但一百年後教育還在,所以新東方仍會在!

一向伶牙俐齒的馬雲老師上台後,立馬指出俞敏洪的兩個邏輯缺陷:一是,十年後阿裡未必還在;二是,教育在新東方未必還在,因為教育不等于新東方。

可沒想到的是,十年種樹,百年育人——俞敏洪和他的新東方,如今已經深陷風雨飄搖中。

過去一年,資本瘋狂湧入在線教育。

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達4858億元。但是,資本的逐利性、短期性與教育事業的長期性,是一對天然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些年來,與k12相關的問題頻繁發生,諸如行教師資質、超綱教學、預付費亂象、機構跑路、合同欺詐等問題層出不窮。

曾有觀點指出:“幾千年前孔子和其72門徒苦心締造的師德體系,似乎在一夜之間遭受了巨大的沖擊,教師到底是誰?又為了誰?貌似現在成了一個問題”。

困難必須解決,一切都是大勢所趨。

俞敏洪2008演講(俞敏洪沉默新東方落淚)4

從今年2月,北京市教委對教師資質開始明文提出限制,再到4月對校外培訓的時間做出的限制,最後到5月深改委通過《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政策對校外培訓的制約越來越密集,制裁越來越嚴厲:所有的行動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結局。雪崩來臨之際,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身處風暴核心,俞敏洪和新東方在這一年裡,已經先後6次被點名批評以及處罰,涉及價格違法、虛假宣傳、課程設置、教師資質等各種問題。

而曾提出“教育是永遠不需要退出的投資”的張磊,也帶領着高瓴資本,在今年的一季度頭也不回地清倉了教育股,徹底離俞敏洪而去。

離開,或許成為俞敏洪後半生的主題詞。

這些年來,因理念不合引發出新東方種種内部争鬥,俞敏洪也和自己的老朋友兼合夥人們鬧出了諸多不愉快。不管是徐小平先放了俞敏洪一萬人講座的鴿子,兩次遞出辭呈,還是另外一位關鍵人物:王強,在股東會上哽咽着提出離開新東方。這兩位與俞敏洪一道打下江山的重要人物,最後都與俞敏洪分道揚镳。而新東方也從過去教育行業的領跑者,變成了跟跑者,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離開。

電影《中國合夥人》的主角程冬青曾被其他兩位好朋友稱為“土鼈”,三個人也因為管理問題分崩離析。可在電影最後關頭,這三位好朋友再度攜手,赴美打赢了一場重大的官司,重修友誼。據說,俞敏洪曾在影院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一言不發,徑直離開。隻留下了一句:

“現實比電影殘酷。”

#俞敏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