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的北面是陰山山脈的大青山,翻過大青山就是曆史上的北魏重鎮武川。去武川的路上要經過一個叫段家窯的村子。這裡距呼和浩特主城區大約有二十多公裡,我年輕的時候曾經騎自行車來過這裡,雖然其中有部分路是山路,但當年年輕氣盛,沒覺得有多累。
為發展旅遊,現在這裡建起了莫尼山非遺小鎮(以下稱小鎮)。為什麼叫莫尼山,想了半天我也想不出為什麼?如果說山,這裡确實已經進了山,但莫尼是什麼意思?上網查才知道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内的烏拉山原名就叫莫尼山,看樣子非遺小鎮的投資人應該是烏拉特前旗或者巴彥淖爾市境内的人了。
小鎮建的很有特色,具有很濃的中式和懷舊元素。遊客中心是一個沒有大門的三合院。
進大門後首先進入眼睑的是高高的紅燈籠和成片的各種色彩的燈籠。
木頭房子配上紅紅的燈籠,濃濃的中國風。
由于小鎮是建在山中,各種建築錯落有緻。中間還有木棧道連接,展現出不同的韻味。
一個碩大的茶壺在倒水,成為整個景區小溪的源頭。
專業文藝團體為遊客表演精彩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節目,這也是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活動的一部分。
精彩的演出吸引着遊客,紛紛拿出手機,錄下這美好的一刻。
流動圖書館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讓人們更加便利的接受文化熏陶,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小朋友們坐在水筒造型的遊覽車上,在這個具有文化氛圍的小鎮上享受着童年的樂趣。
一個大院吸引了夫人的目光,原來大院的門兩邊和一進門的牆上寫着當年上山下鄉運動中的标語和口号。引起了她對那個年代的回憶。
再往裡走,發現這裡複制的是當年人民公社時大隊的場景。
兩個糧囤囤的造型讓夫人回億起當年插隊時往裡面倒糧食的情景。
小鎮還複制了當年城市家庭居住的場景。讓經曆過那個年代的人又回憶起當年的生活。
幾個好像是當年知青的人正在模仿當年做飯的情景,我迅速按下快門,紀錄下這滿滿回憶的瞬間。
這個應該是一個比較殷實的家庭,當年大多數家庭達不到到這個水平。
照相館使我想起當年照相時擺造型的情景。揭開照相上蒙的紅布,裡面居然真的是當年照相館用的照相機。
離開小鎮,我十分感慨。幾十年前,段家窯村是呼和浩特郊區最北的地方,也應該是最窮的地方之一。改革開放,使這裡農民告别了貧困,如今變成山青地綠,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城裡人休閑娛樂,探春賞秋的去處。随着旅遊小鎮的進一步發展,這裡一定會變得更美好,農民的生活水平将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撰文 随 照
攝影 随 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