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喝“隔夜水”成多人習慣
自認無食品安全隐患
記者取樣五種常見飲品
送往專業機構檢測菌落
進入秋季多喝水,這是市民普遍知曉的常識。然而最近,網上傳出一種說法:隔夜水有毒,千萬不能喝,讓不少市民表示擔憂。
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怎樣喝水,更加安全健康?
對此,記者聯合專業人士,選擇市民常喝的飲品——牛奶、橙汁、可樂、綠茶、純淨水,模拟已飲用隔夜環境,同時進行了實驗測試。
實驗前,真相記者先就“隔夜飲料”的話題,采訪了多位市民。大家紛紛表示,一般都會喝完,不會留着過夜。
至于隔夜飲料有什麼問題,為何不會喝,受訪市民隻是覺得不衛生,很難說出具體的科學理由。
但是,對于“隔夜飲用水”,市民的看法大有不同了。很多受訪者表示,都有喝“隔夜水”的經曆或習慣。
一邊是網傳的“隔夜水有毒,千萬不能喝”,一邊是市民不盡相同的認知。那麼,隔夜水,隔夜飲品,究竟安全嗎?
為此,真相記者随機在市場上,選擇了五種瓶裝的飲品。其中包括:牛奶、橙汁、可樂、綠茶、純淨水,送往專業檢測機構。其中,每種飲品,均備了已開封喝過及未開封樣品。工作人員取樣後,做起了細菌培養試驗。
-02-
24小時後三樣品測出菌落
牛奶、礦泉水及綠茶最為明顯
48小時後可樂、橙汁無菌落長出
牛奶和礦泉水菌落遠超國标
分别取樣後,試驗人員将樣品放入36攝氏度的培養箱内,進行了細菌的培養孵化。
24小時後,未開封飲品,無細菌長出。已開封飲用過的5類飲品樣品中,有3類長出了肉眼可見的細菌菌落。牛奶、綠茶最為明顯,對嘴喝過的礦泉水,也長出些許菌落。
随後,實驗人員将已開封喝過的飲品樣品,繼續放入培養箱内培養觀察。
48小時後,牛奶、純淨水、綠茶中的菌落随着時間推移,明顯增多。可樂和橙汁仍無菌落長出。
測試結果顯示,開封飲用後放置一晚的飲品,牛奶和礦泉水樣品中的細菌菌落,超出了國家标準。綠茶長出的菌落總數,仍在食品安全國家标準範圍内。
随後,實驗人員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離子色譜法,對5類樣品進行了亞硝酸鹽含量檢測。結果顯示,五個開封飲用過的樣品,牛奶中的亞硝酸鹽超标了。
-03-
已開封食用純淨水等飲品
與外界接觸易滋生細菌
及時飲用妥善保鮮
科學認知不必過分擔心
48小時後,開封飲用過的牛奶,尤其是純淨水,會有細菌超标,這樣的實驗結果,讓不少受訪市民紛紛頓感恍然大悟。對此,專家詳解了其中的生物學原理。
醫學專家分析實驗結果指出,牛奶及飲用水等已開封食用的飲品,随着時間推移,細菌會不斷滋長,不僅營養價值大打折扣,還會引發食品安全隐患。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檢驗科教授章迪表示,大量的細菌超标會導緻我們消化道的炎症,比如說腹痛腹瀉腸炎。甚至如果抵抗力弱,這些腸道菌群還會造成敗血症。
飲料中的細菌數量,還與本身細菌接觸量有關,短時間内接觸量較少,不會超标,隻要當天飲用完畢,市民就不必過分擔心食安問題。
如果購買飲料後無法及時喝完,需密封放置冰箱冷藏,這樣便可抑制細菌增長。
編輯、剪輯 | 塌塌
審核 | 水各
更多好看等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