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家思想中,關于萬物的起源,我們最為熟知就是老子在《道德經》四十二章中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一句非常出名,因為這是老子關于萬物起源的學說,而且有很多的解讀版本,這裡的“一”究竟是什麼?
有的版本說,這是“太極”。道生太極,太極生兩儀。而太極這個說法,在《周易》和《莊子》中都有提及,《周易·系辭》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莊子·大宗師》中說:“夫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所以,很多人将老子這裡的“道生一”的“一”解讀為“太極”。但其實我感覺并不好理解,那更好理解是什麼呢?
其實這裡的“道生一”,個人覺得更好的解釋是“統一”,而這個“統一”裡面蘊含着“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陰陽二者參與到一起相互作用形成萬事萬物。
其實,在這一句後面,還有一句話更重要,但很多人忽視了,那就是:“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為什麼呢?
我們都道家思想是一種辯證思維,強調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并且兩面是相輔相成的,不可能孤立存在,而隻有這兩個相對面和諧共處了,才能成就萬物。所以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其實老子在這裡強調的是,萬物都是持陰陽二氣的相交而生,陰陽二者相互中和,從而才孕育了萬物(這裡的“沖”,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中”)。
所以,将老子這句話合起來,用通俗的意思來理解就是說,道是陰陽兩者的和諧統一,而隻有這兩者和諧統一,相互作用,才能産生萬物,就像精子和卵子在一起,孕育了新的生命這個過程一樣。
而且關于陰陽兩者的和諧統一,産生了複雜多變的萬物(三表是多的意思),這個思想在《莊子·則陽》這一篇中,莊子也有具體的論述,莊子說:“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道者為之公。”
意思是說:天和地,是形體中最大的;陰與陽,是元氣中最大的;而道卻把天地、陰陽相貫通和統一起來了。這其實也呼應了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要理解道家思想,如果僅僅理解這層意思顯然是不夠的。事物有兩面性,然後呢?
其實道家思想不僅指出了萬事萬物的兩面性,更重要的是,它闡釋了這兩面之間的關系,什麼關系呢?有三個關鍵點,理解這幾點,才算真正理解道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讓我們簡單聊聊。
首先:這兩面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好壞、強弱、善惡、美醜都是相對的,就像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以及“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都是闡述了這種相對性的概念,這個很重要,其實道家思想跳脫了人類的單一視覺。比如你覺得善良的,可能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就是惡的,比如人類喂養牲畜以供我們飲食,但從牲畜的角度來說我們就是殘忍的。
其次:這兩面不僅相對,而是會相互轉化的。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就像一個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而且善惡會相互轉化。就像老子說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任何事物都有向相反方向運行變化的趨勢,這就是道家思想為什麼強調“弱”的一面,因為“弱”的一面我們很容易忽視,尤其是我們我們得勢的時候,其實危機種子就已經埋下了。所以,道家思想可以時刻提醒我們:居安思危。
再次:事物的正面兩面運動變化有什麼特點呢?四個字:物極必反。“物極必反”這個思想可以說滲透到整個道家思想,事物發展到了一個極端,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是必然趨勢。有句話說的好“上帝要你滅亡,先讓你瘋狂”。莊子在《莊子·則陽》中也說“随序之相理,挢運之相使,窮則反,終則始,此物之所有。言之所盡,知之所至,極物而已。”,莊子說:随着四時運動的順序,産生了陰陽的活動,物極則反,終而複始。這是萬物所具有的現象,言語所能窮盡的,知識所能到達的,隻是限于萬物的範圍。
關于“物極必反”的道理,我們古代很多成語都有體現,比如“剝極則複、 日中則昃、 極則必反、 樂極生悲、 窮則思變、 否極泰來、 剝極将複、 周而複始、 月盈則虧、置之死地而後生”都是體現了這種思想。其實在西方的古希臘,思想家們也同樣有這種智慧,在古希臘阿波羅神廟的石碑上就刻着兩行字,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結晶,這兩行字是:凡事勿過度,認識你自己。
所以,其實道理就那麼多,人類的古老智慧,不管東方還是西方,都是相通的。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