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韓國人身份證上是不是全部有中文

韓國人身份證上是不是全部有中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4:00:44

對韓國有所了解的朋友也許會知道,每個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是有中文的,就在他們韓文的名字右邊,都會用括号将自己的中文名字填上去。

這是為何?

韓國人身份證上是不是全部有中文(韓國人的身份證上)1

這得追溯到我國秦漢時期,秦漢王朝的強大,使得中華文化對周邊的小國或多或少都有影響,期間便包括當時的高麗、新羅、百濟三個國家。

大約公元前2世紀時,漢字傳入了朝鮮半島。

雖然漢字在各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最突出的“缺點”就是學習難度較大。

為此,朝鮮王朝的世宗國王創建了一套本民族語言,命令一批學者着手進行文字的創制,他們經過多年的研究,終于在1443年創制出了,由28個字母組成的朝鮮文字。

韓國人身份證上是不是全部有中文(韓國人的身份證上)2

并在三年後正式公布了新創制的朝鮮文字——“訓民正音”。

當時,為了推廣“訓民正音”,政府機關公文要使用新文字書寫,科舉考試中要考“訓民正音”,錢币上的文字也要使用“訓民正音”印刷。這算是朝鮮半島的第一次去漢語化運動。

雖然朝鮮國王命人創制了“訓民正音”,但是這一文字在當時并不被大多數人接受,很多人還是習慣将漢語作為他們日常使用的語言文字。但是,“訓民正音”的創制無疑為此後朝鮮語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時間來到1945年,朝鮮半島成立了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兩國在對外漢語方面采取類似的措施,那就是去漢語化。

韓國人身份證上是不是全部有中文(韓國人的身份證上)3

朝鮮采取了全面廢止漢字的改革措施,即所有文字書寫全部使用朝鮮字母,不再夾雜漢字使用。

韓國在1948年頒布了《韓文專用法案》,禁止公開使用漢字,韓國的官方文字由漢字變成了諺文。

1968年,當時的韓國總統頒布總統令,要求删除中小學課本中的一切漢字,禁止中小學生學習漢語,這使得韓國年輕人陷入無法讀懂自己國家曆史的尴尬境地。

但是,韓國的去漢語化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那就是韓語屬于表音的拼音文字,沒有聲調,在表情達意方面沒有漢語那麼清楚,而且還容易發生誤解。

韓國人身份證上是不是全部有中文(韓國人的身份證上)4

比如,不同的事物對應的韓語發音可能聽起來都是一樣的,區分度比較低,這就給韓國人造成比較大的困擾。

這一點在韓國人的名字這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本來其的姓氏就比較少,加之名字發音相同的人又很多。

韓國人為了區别相同發音的不同姓名,于是,就在身份證的韓語名字後面标注上漢語名字。

這種模式得到了多數韓國人的肯定,也因此流傳至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