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創客對鄉村振興的意義

農創客對鄉村振興的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8:16:17

田間地頭的“土專家”,互聯網上的“新農人”,創新工場的“農創客”……近年來,一批“有知識、懂科技、會經營”的 “農創客”,正悄悄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他們用新技術、新平台、新理念讓土地生金,讓農業更有奔頭。

蔣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畢業後心懷鄉愁和創業熱忱毅然回到家鄉,跟随父親為周邊農民開展水稻插秧、機收,農機維修等農業機械服務,他是子承父業的“糧二代”“農二代”,是振興美麗鄉村的“生力軍”,也是讓傳統農業也能成為引領創業創新的“弄潮兒”。

“以前,大家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耕地,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了,作為農創客的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産量提升。”蔣冬說道。

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機專業化服務水平,他不斷加大“科技化”、“機械化”設備更新,先後投入230萬元購置各類農業機械。目前,公司擁有農業小型挖掘機2台,旋耕機3台、插秧機13台、收割機4台,無人植保機2台,糧食烘幹機4台,實現了糧食高産并顆粒歸倉,2021年在建德市水稻、茶葉、草莓育苗、蠶桑等作物上展開植保飛防作業近10000畝次,水稻畝均增産150斤。

農創客對鄉村振興的意義(創新工場的農創客)1

有人說,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做我咋做。可在蔣冬眼裡不是這個理,他始終堅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想要種好糧,就要靠科技。每次種植面積确認後,他都會認真總結上一年的經驗,請專家來指導培訓。經過幾年的種植試錯,他從一個種地的門外漢,成為了一名職業農民。他知道,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是當前農業發展的方向,先後開辟了無公害生态米種植基地和稻蝦米生态養殖種植有機田基地,搭建了物聯網,形成了稻米生長全程監控,實現了産品質量溯源。

農創客對鄉村振興的意義(創新工場的農創客)2

去年夏天,一場洪水造成500畝水稻受淹,導緻水稻植株抗病蟲能力下降,極易遭受多種病蟲危害,特别是水稻細菌性病害的侵染危害。洪水過後,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他帶頭掀起抗洪保苗熱潮,對受淹後的稻田及時排水、扶苗、補種和殺菌,以提高水稻的自主抗病力。多年的種植經驗讓蔣冬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糧二代”,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通過發展糧食生産,不僅實現了自己緻富,還探索出了一條規模種植的産業鍊。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崔興毅 通訊員鄢妮 葉偉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