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
淄博新聞網訊 “我很小的時候,就跟着父親管理蔬菜大棚。那時候天天提着一桶桶的西紅柿從棚裡往外面運,感覺好累啊。我當時就想,等我長大了,一定不再弄蔬菜大棚!”
9月26日,在臨淄區朱台鎮西單村的現代化蔬菜大棚園區,33歲的單提良坐在自己的蔬菜大棚門口,和周圍幾個大棚的種植戶唠嗑回憶自己小時候對蔬菜大棚的感受時,禁不住笑了起來。
一旁,單提良68歲的父親單保順用充滿慈愛的目光望着單提良,也嘿嘿笑了起來。
西單村黨支部書記單保軍告訴我們,在西單村,單保順是有名的“棚一代”。而單提良,則是個“棚二代”。
這樣的家庭,在西單村有很多。
南菜北運
在西單村的村史館,一張“南菜北運”參加運輸人員30周年的合影照片,記錄着西單村在蔬菜種植方面的探索和不懈努力。
照片裡30位早期創業者中,單保順是相對比較年輕的一個。
1985年開始,西單村早期的創業者們租賃了兩輛保溫汽車,從海南三亞購買了1.2噸蔬菜,運到淄博銷售。1986年,西單村租種了三亞農場的200畝地,組織以黨員為主體的23人小隊到海南種菜,累計從海南省運瓜菜2000噸,一年就創利120萬元。
采購運輸車時,農行淄博臨淄支行提供的一筆貸款,幫了西單村的大忙。從那時起,西單村就和農行淄博臨淄支行結了緣。
“棚一代”
“那邊的地很多是鹽堿地,蔬菜的産量很低。”回憶起在海南種菜的經曆,單保順說,當時就很想在家鄉種上自己的蔬菜大棚。
1989年,西單村終于實驗性地種上了4個蔬菜大棚。那年,當西單村這批第一代蔬菜大棚在寒風裡堅強地抵禦嚴冬時,單提良才剛剛出生。
1999年,西單村建了60個第二代蔬菜大棚,單保順的大棚,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面積隻有一畝地的蔬菜大棚,給單保順帶來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但留給單提良的記憶,卻是一個字“累”:每天都要爬上棚頂收放保溫用的草苫子;背着噴霧器打完一遍藥累得精疲力盡;收獲的時候要一桶桶地向大棚外提西紅柿……
但單提良怎麼也沒想到,當時立志“長大後絕不種大棚”的他,長大後居然成了一個“棚二代”。
“棚二代”
“我給你看看我現在是咋管理這個大棚的吧。”9月26日的午後,單提良從口袋裡掏出手機,點開一個APP,一邊向記者介紹這個APP的功能,一邊向記者演示。
通過這個APP,單提良能即時查看大棚裡的溫度、濕度等數據,然後根據需要在手機上進行操作,躺在家裡的床上就能實時調整大棚的溫度,對大棚進行管理。
這樣的蔬菜大棚,在西單村有41個。
2018年,西單村在全鎮率先完成土地流轉,成立了由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決定在全村規劃建設77個現代化蔬菜大棚。
但建設一個大棚的成本就要50萬元。錢從哪裡來?關鍵時候,農行淄博臨淄支行的客戶經理出現在西單村的田頭。
根據西單村蔬菜大棚的規劃和收益估算,農行淄博臨淄支行為每個蔬菜大棚種植戶提供了50萬元的“魯擔惠農貸”,由省農擔淄博管理中心提供擔保,享受财政貼息。
同時,農行淄博臨淄支行為種植戶們設計了更為靈活的還款方式:貸款期限3年,第一年還款10萬元,第二年還款20萬元,第三年貸款到期前一次性結清本息。
單提良說,他今年8月份剛剛還上了今年的貸款本金,現在每月隻需再還280元的利息。
這個大棚,有什麼不一樣?單提良帶着記者走進了蔬菜大棚,指着半米高的西紅柿植株告訴我們,這茬西紅柿9月1日剛剛種上,有的已經開始挂果。
“我們早就把時間算好了,收獲西紅柿的時候正好是春節,能賣個更好的價錢。”在這個面積達6畝的大棚裡,單提良駕駛着大棚内鋪設的電動軌道車,駛過一龔龔的西紅柿植株,向我們介紹着他的大棚。
秋日的陽光透過棚頂的塑料薄膜照射進來,使單提良的笑容看上去更加輕松、燦爛。坐在電動軌道車上的單保順看着身邊綠油油的西紅柿植株,又嘿嘿地笑了起來。
雖然面積比第二代大棚大了6倍,但數字化使大棚的勞作強度降低了很多。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大棚效益也是以前的好多倍。
單提良說,這個大棚上一茬種的是西葫蘆,收入了26萬多元。對面大棚的種植戶張美秀和王芳說,她們種的都是菜椒,還上20萬元的貸款後,一年還能收入15萬元。
而一旁的單保軍補充說,這樣的蔬菜大棚,設計壽命是40年。
黨支部領着村民緻了富,也使農村基層黨組織更有号召力和戰鬥力。單保軍對前來考察蔬菜大棚經營情況的農行淄博臨淄支行行長董兆喜說:“現在咱們村是全國的鄉村治理示範村。無論是啥事,隻要村黨支部一發動,老百姓一呼百應。我們真應該好好地感謝農行的支持啊!”
(全媒體記者劉峻峰 通訊員陳鵬 王繼濤)
編輯:蘆磊
本文來自【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