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玄奘赴佛教起源地印度求法。途經138個國家,曆時17年,付出千辛萬苦,帶回650餘部佛經。之後,他又用20年心血,譯出經論75部1335卷。在他圓寂後,他的弟子慧立将此番西天壯行之傳奇經曆著成傳記5卷。
玄奘法師與大雁塔
大雁塔玄奘當初回到長安後,為了妥善安置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經朝廷恩準資助在慈恩寺西院建五層磚塔,也就是現在聞名遐迩坐落在陝西西安的大雁塔。“雁塔題名”始于唐代。當時每次科舉考試之後,新科進士除了戴花騎馬遍遊長安之外,還要雁塔登高,留詩題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雲。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後,登上雁塔,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表達他少年得志的喜悅。到了明代,長安雖已不是國都,但當地的文人學士追慕唐代雁塔題名的韻事,在每次鄉試(相當于省級考試)結束後,考中的舉人都要相攜登塔,題詩留名。直到現在,大雁塔有的門楣和石框上還有前人的部分題詩留存。
大雁塔
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武則天長安年間(公元701年—704年),女皇武則天和王公貴族,施錢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為七層青磚塔,有道是“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這座七層千年古塔通高64.5米,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
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城内最宏麗的皇家寺院,建于唐太宗時期,是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後而建,為祈求冥福,報答慈母恩德,故取名為“慈恩寺”,玄奘西行取經歸來後成為了寺廟的“首任住持”,并督造了大雁塔。
大慈恩寺
古大雁塔玄奘在大慈恩寺翻譯佛經、弘揚佛法11年,并創立了佛教的“相唯識宗”,使大慈恩寺成為唯識宗(又稱“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是唐代皇家寺院和國立譯經院,也是規模最大的寺院,占當時晉昌坊半坊之地,共有13庭院、屋宇1897間(包括翻經院),重樓複殿、雲閣、蟬房并有塑像,十分壯觀,是唐長安城最宏偉壯麗的寺院。現存寺院面積僅是當時的一個西塔院,其餘早已蕩然無存。
今大雁塔如今的大慈恩寺,是明代在原寺院“西塔院”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現存的殿堂則多是清代建築。寺院内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依次是大雄寶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其中,大雁塔内和玄奘三藏院分别供奉的佛舍利和玄奘法師的頂骨,是大慈恩寺的“鎮寺之寶”。寺院中軸線以東是塔園,園内的塔林,共有舍利塔九座,供奉着自清代以來本寺九位高僧的舍利子。
大雁塔
東西文化交流的代表大慈恩寺中的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一印度佛教的建築形式随着佛教傳播而東傳入中原地區并中國化的典型物證。塔下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文記述和佐證了大雁塔與絲綢之路佛教傳播的曆史。大雁塔由原印度窣堵坡形式逐漸演變成具有中原建築特點的仿木磚結構的樓閣式塔,生動地體現了佛教建築藝術中國化的曆史見證,是絲綢之路鼎盛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