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人和足球名宿

老人和足球名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1:29:37

來源:海外網

老人和足球名宿(廖家寨的老年門球隊)1

圖為郭新美(左)與球友打球間隙,在球場邊休息。

在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龍新鄉,有一座小有名氣的僑村——廖家寨。自清朝年間起,為了謀生,廖家寨人趕着馬幫運送貨物,往來中緬之間,不少人因此旅居緬甸。如今,全寨1450人,超過半數是歸僑僑眷,并仍與遠在緬甸的親友保持密切聯系。

這些年,外出謀生依然是大多數廖家寨人的選擇,不過寨子裡一點也不冷清。留在家中的老倌(老漢)老奶身體棒,精神好,舒心爽朗的笑聲時時可聞。為什麼?且跟記者去看個究竟。

讓老倌老奶動起來

下午3點多,廖家寨的門球場内不時傳出球杆擊球的清脆響聲。走近一瞧,場上揮杆的,場下觀望的,竟都是頭發花白的老倌老奶。粗略一數,有近20人。

“這些老人都是我們廖家寨門球隊的隊員。現在隊裡總共有38人,好幾位都80多歲啦!”說話的是廖耀昌,廖家寨村民,剛過花甲之年。

廖家寨竟有門球隊,隊員還都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面對記者的好奇,廖耀昌作為這支老年門球隊的創建者,娓娓道來背後的故事。

2016年,龍陵縣舉辦老年人運動會,廖家寨組隊參賽,報的項目是門球和太極。作為領隊,廖耀昌那時也是第一次接觸門球。“一邊比一邊學,我發現,這個運動既不累人,又能鍛煉四肢,很适合60歲以上的老人。”廖耀昌想到了廖家寨的老人們。這些年,多數年輕人外出打拼,留下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倌老奶守着寨子。

“現在生活這麼好,得讓老人們過得更有幸福感!”廖耀昌決定,回寨子組建一支老年門球隊,帶大家動起來!沒曾想,聽他一說,寨子裡的老人都躍躍欲試,一下就報名了20多人。

2017年,廖耀昌與村民小組商量,将寨子裡廢棄不用的小學校舍拆除,新建了一片露天門球場。2018年,村裡又整合當地政府部門提供的多筆資金以及旅緬僑胞的捐款,修建了門球場的圍牆與擋雨棚。這下,老倌老奶們打球就不怕日曬雨淋了。

“你看,這是我丈母娘,83歲了,是門球隊最早的隊員之一。”順着廖耀昌手指的方向望去,球場邊,一位頭戴草帽的奶奶正健步走下球場,将手中的球棒遞給另一位老夥伴,紅潤的臉上堆滿了笑。

“剛打完一局,好玩着呢!”老奶奶名叫郭新美,是一位緬甸歸僑。和記者聊起自己的日常作息,她笑言,自己幾乎一天都“泡”在球場。“每天早晨8點多吃過早飯就來打球了,中午回家吃頓晌午飯,下午2點多再來,打到天黑嘛!”

在廖家寨,像郭新美這樣“癡迷”打球的老人不在少數。“大家都喜歡打呢,來晚了都沒球棒。”郭新美邊說邊指着球場上另一個矯健的身影:“那是楊才美,家裡也有親戚在緬甸。她年輕,才70歲,是我們隊的主力。今天上午還去集鎮趕集呢,一回來吃了午飯就又趕着來打球啰!”

小村寨變了大模樣

“走,去我家坐坐嘛!不遠,四五分鐘就能走到。”見場上兩隊打得正酣,郭新美拉起記者,招呼去她家做客。她與老伴住在小兒子一家5年前新修的小院裡。平常,兒子在外做生意,家中就老兩口。

走進庭院,一棟二層小洋樓寬敞氣派,刷着黃漆的木制裝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郭新美的老伴黃雲昌正坐在院子陰涼處,埋首編織一隻竹筲箕,細長的竹條在他手中左插右穿,不一會兒就有了大緻輪廓。

“奶奶總拉爺爺一起打門球,但他愛靜又手巧,喜歡在家編竹具。”同行的孫媳婦邵麗仙從外村嫁來已有10年,和兩位老人住得很近,時常走動。在她印象裡,老兩口一直身體硬朗,平日裡自己扛着鋤頭挖地、種菜。“爺爺80多歲了,一到夏天還能洗涼水澡呢!”

郭新美領着記者在家轉了一圈。看到廚房竈台上放着中午沒吃完的一盤鹵豬頭肉和一盤辣子炒肉,她不好意思地笑道:“中午趕着去打球,匆匆忙忙的,都沒顧上收拾。”屋梁上還挂着四五隻腌制火腿。“這隻是小兒媳家的,那隻是二兒媳家的,都先挂在我這兒,要吃了就來拿。”

聊到吃食,郭新美忍不住感歎,現在的生活和過去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别的不提,就說家裡養的這六七隻雞,我都是用菜和面拌成糊糊來喂,以前這些哪能給雞吃,都隻舍得喂孩子。”

“爺爺奶奶家這日子,在廖家寨還不算最好的。”邵麗仙是廖家寨所屬的勐冒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熟悉寨子裡的每家每戶。聽她說,過去廖家寨人的日子不好過。因為地處高海拔冷涼山區,相對氣溫低,人均耕地少,這裡的水稻産量不抵熱區産量的一半,更别提種植經濟作物了。

“這幾年,村裡搞脫貧攻堅,對有能力的勞動力,就引導外出務工。對留在寨子裡的村民,鄉裡又引進了一家龍頭企業,帶來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等新品種,領着大家一起發展肉牛産業,一頭牛就能賣上萬元。”邵麗仙說。靠着就業扶持與産業發展一道發力,2016年勐冒社區整體脫貧出列。去年,廖家寨最後2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

寨子裡充滿了笑聲

日子好了,寨子裡老倌老奶的樂子更多了,精神頭更足了。

“以前,老年人沒事幹,就隻能靠着牆頭曬太陽閑白話,哪像我們現在,還能聚在一起打球鍛煉。現在身體好呢,哪都不疼!”聊到門球,郭新美的臉上又笑成一朵花。

作為門球隊的“元老級”球員,郭新美眼見着球隊規模越來越大,寨子裡的許多老人與她一樣,因為門球而嘗到生活更美的滋味。

“和我們一起打球的楊玉珍,雖然她聽不見我們說話,但是特别聰明,我們一指方向,她就知道怎麼打。”郭新美說到的楊玉珍,也是廖家寨村民,今年70歲,是聾啞人。過去,她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女兒遠嫁了,兒子不聽話,她成天在家悶着,很少出門。兩年前,門球隊的隊員們鼓勵她一起來打球散心,村裡還給她安排了一份保潔工作。漸漸的,楊玉珍臉上的笑容多了,隔三岔五就能在球場見到她的身影。

而今的廖家寨充滿笑聲與活力。2018年,門球場邊的平房改建成了乒乓球室,對面還立起了籃球架。年輕人外出打拼事業,留在村裡的老人也閑不住,就約在球場小試身手。等到太陽落了山,附近的農民文化大院裡又會響起歡快的音樂,五六十歲的村民自發聚攏而來,跳起廣場舞,享受屬于他們的“夜生活”。

“有時候,奶奶看着心癢,也跟着去跳!”邵麗仙笑說,寨子裡的老人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時間一到,心就跳,拿着球棒就想打門球;音樂一響,腳底闆就癢,就想跟着節拍跳舞。”

除了門球隊,廖家寨還有一支40多人的“草根劇團”,經常開展各種文藝活動。每到春節,大年三十舉辦門球賽、正月初一舉辦“小春晚”成了廖家寨特有的傳統。就連遠在緬甸的廖家寨鄉親都有所耳聞,向往不已。

去年春節,旅居緬甸皎白的廖忠育老先生回鄉過年,正好趕上寨子裡的“小春晚”。在一片喝彩聲中,年逾古稀的廖忠育登台演唱了一首《趕馬調》,那是他年幼時曾經當過“馬鍋頭”的父親教他唱的。站在台上,想到當年父輩遠赴異國他鄉謀生的艱辛,再看如今廖家寨人一雙雙笑盈盈的眼睛,廖忠育動情地說:“看到鄉親們日子越過越紅火,我打心眼裡替大家高興!”(記者 嚴 瑜文/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8月26日 第 06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