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學生角色到職業導向轉變?來源:教師報 作者:張鵬教師從教幾年後,往往會面臨職業倦怠的危機,教育熱情減退、專業能力下滑以一種枯燥乏味、百無聊賴的心态進行着重複性工作,也許很多教師在某些時刻,譬如夜深人靜時、師生對話後,會意識到自身的問題,但稍振作幾天後,倦怠感又會卷土重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如何從學生角色到職業導向轉變?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教師報 作者:張鵬
教師從教幾年後,往往會面臨職業倦怠的危機,教育熱情減退、專業能力下滑。以一種枯燥乏味、百無聊賴的心态進行着重複性工作,也許很多教師在某些時刻,譬如夜深人靜時、師生對話後,會意識到自身的問題,但稍振作幾天後,倦怠感又會卷土重來。
教育教學工作帶有重複性和創新性疊合的特點,看似簡單重複的課堂教學中,實則蘊含着深厚的學問,這需要教師以一種誠摯的熱愛和堅定的毅力去挖掘、鑽研和提煉。對此,一些教師常常會抱怨沒有時間、缺少資源與指導,或者認為沒有必要,于是錯失了專業發展的機會。
我們常常說,學生應該認真向老師學習,其實教育作為一種師生雙向交互式交往實踐,教師也應該向學生學習,從學生身上找到自身專業提升的契機,擺脫職業倦怠感。對此,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是讓學生的理想目标和追夢實踐助燃我們的職業夢想、從教道德,提升發展動能。校園裡的孩子朝氣蓬勃,對未來懷揣着美好期待,其中不乏胸懷雄心壯志者,他們堅定的目光、持續的努力和向上的步伐都會給我們以心靈震撼,一方面,在打動自我的同時可以點燃我們的教育夢想,另一方面,面對這些純摯的孩子,我們的心中會翻騰起職業道德感、責任感。我們常說:“為了這些孩子的未來,我們得努力,幫助他們成長。”樸素的話語可以洗刷職業倦怠、滌蕩精神污垢。
二是在學生的質疑提問和成長問題中倒逼專業技能、廣泛讀書涉獵、覓得研究課題。授課及課後,總有學生會就學習内容的疑難點提出問題,與教師相比,學生鮮有思維慣性、知識負擔與刻闆認知,其新穎視角所生成的問題極富有學科研究價值。教師在給學生答疑解惑時,會拓展思維觸角、發覺自身專業知識缺陷,這就倒逼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去讀書涉獵或向專家求教。這一過程的持續推進,使我們在學科領域的研究逐步進入深水區,進而覓得值得一生研究的課題。而答疑解惑和學識增長所帶來的價值感與精神歡愉,怎能不促使我們認識到職業倦怠的無趣呢?
三是在學生的課時作業和自習訓練中排除無關幹擾、整合學習時間、強化自我約束。教師常常抱怨沒有學習時間,整天都在幹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其實抱怨本身就是在浪費時間,但學生不同,他們有整齊的課時安排。尤其是在高中學校,自習較多,教師不妨走出時有說笑、幹擾學習的辦公室,走向安靜的教室,和學生一道學習,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排除幹擾,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獲得心性沉靜、思維深入、閱讀學習的大塊時間。在共同學習中,學生既可以感受到老師的陪伴與溫暖,我們也可以在學生身上找到學習的熱情,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學生身上蘊含着諸多寶貴的學習資源,即使在我們眼中是問題學生的孩子,我們依然可以從他們問題的解決中梳理背後盤根錯節的原因,積累處理教育問題的智慧與學問。關鍵是,面對教育場域中的每件小事或難事,教師首先正向看待,不抱怨、多借力,看到學生身上青春活力和閃光優點。所以,教師擺脫職業倦怠,何不從學生身上借點力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