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西省平定有什麼陶瓷

山西省平定有什麼陶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5:13:57

山西省平定有什麼陶瓷(讓平定陶瓷火起來)1

“中華老字号”宜興“範家壺莊”範偉群大師與山西晟陶瓷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張文亮大師簽訂合作協議

山西省平定有什麼陶瓷(讓平定陶瓷火起來)2

冠窯砂器産品展示

山西省平定有什麼陶瓷(讓平定陶瓷火起來)3

←瑩玉陶瓷公司生産車間

山西省平定有什麼陶瓷(讓平定陶瓷火起來)4

↑亮晶晶砂鍋生産車間一角

山西省平定有什麼陶瓷(讓平定陶瓷火起來)5

平定砂器非遺傳人張宏亮在工作中

“……陽泉煤炭有名聲,平定的砂鍋亮晶晶……”一曲山西民歌“誇土産”,傳遍神州幾十年。平定是文獻名邦、刻花瓷之鄉,這裡的陶瓷素有“陶藝奇葩,民間絕活”的美譽。近年來,平定在傳承優秀陶瓷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将現代元素融入陶瓷文化中,大膽嘗試,勇于創新,拓展了平定陶瓷的對外影響力,“南宜興·北平定”紫砂品牌的推廣,更為其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平定陶瓷在傳承中創新、創新中發揚、薪火相傳的同時,為平定文化産業帶來生機與活力。

傳承傳統技藝呈現當代精品

勤勞智慧的平定人自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生産陶器産品,平定瓷器和砂器在唐朝和清代相繼成為貢品,備受皇室賞識。早期,平定陶瓷是以個體經營模式出現的、是一家一戶的作坊式傳承,是師帶徒傳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定陶瓷生産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實現集體經營。“東西小麻柳樹峪,七十二家砂貨爐”,就形象地呈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定砂貨生産的盛況。上世紀80年代,乘改革開放的東風,平定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在全國範圍形成了影響很大的“平定模式”,許多鄉村集體開辦了大規模的陶瓷企業,平定陶瓷産量也迅速增長,部分産品遠銷東南亞。到了上世紀90年代,由于鄉鎮企業發展後勁不足,許多陶瓷企業在做大、放小中被淘汰。平定陶瓷企業不得不重新回歸于小家小戶的作坊,在這些作坊裡,許多生産者在探求自己的産品特色中做了不少有益的嘗試,其中張氏陶藝坊就是平定衆多陶瓷企業中較為成功的一個。1995年秋,身懷陶瓷技藝的張聰帶着3個兒子文亮、宏亮、偉亮在冠莊村自家小院裡辦起張氏陶藝坊,從事陶瓷制作。之後,文亮繼承了刻花瓷,宏亮主攻砂器,偉亮專注于窯爐燒成。正是這個“平定窯張氏陶藝坊”使平定這一民間瑰寶得以更加完美地傳承。

平定刻花瓷是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美術陶瓷,張文亮從小耳濡目染,17歲便開始從事刻花瓷研究與制作。從“張氏陶藝坊”到陽泉市張文亮刻花瓷文化有限公司,再到現在的山西晟陶瓷業有限公司,一路走來,張文亮深切感受到了國家對傳統技藝的重視。在他的努力下,“平定黑釉刻花瓷陶瓷技藝”成為首屆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平定刻花瓷制做技藝”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因對砂器的衷愛,1999年12月,張文亮的弟弟張宏亮從燒制瓷器轉為砂器探究,并赢得了平定砂器第一次出口歐洲的成果。在此基礎上他成立了“平定張氏砂器陶藝坊”,把砂器應用向更高、更寬領域延伸從而佳績連連:“多功能砂火鍋”獲得國家專利、“平定砂器燒制工藝”入選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後又升級為國家級非遺,“剪紙漏花三角壺”榮獲博覽會“推薦旅遊商品”。幾年後,張文亮、張宏亮被評為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張氏父子是平定千年古窯在改革開放中的代表人物。與此同時,更多的平定陶瓷企業如雨後春筍快速發展。

平定古窯陶藝有限公司是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自成立以來,就以傳承、保護、開發、推廣傳統工藝美術陶瓷——“平定刻花瓷”為己任,公司生産的刻花瓷系列産品,曾獲得40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大獎。其中《龍騰奧運》刻花瓷瓶被國家體育博物館收藏、《祥和世博》刻花瓷瓶成為上海世博會指定專屬禮品、《盛世和諧民族團結》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4傑出手工藝徽章認證、獻禮國瓷《盛世昇平》和《棕紅釉龍鳳呈祥刻花梅瓶》入選人民大會堂永久陳列。

張文亮工作室、亮晶晶砂鍋、冠窯砂器、瑩玉陶瓷、晉明堂紫砂、古窯陶藝、振興紫砂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一個個陶瓷企業在傳承與創新中逐步成長為文化産業的“生力軍”。

創新陶瓷産業發展新高地

一項技藝的發展,不能局限于傳承,也需要創新。平定人在傳承的基礎上,從形式、技法上推陳出新,并在題材上不斷的與時代融合,推出了既帶有地方元素又具有時代感的作品,讓平定陶瓷的文化内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2018年12月14日,在長沙銅官窯古鎮舉行的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平定瑩玉陶瓷有限公司榮獲中國陶瓷行業科技創新型先進企業,公司董事長高秋祥被評為中國陶瓷行業傑出企業家。

傳統技藝是一種文化的傳承,現代工藝能讓産品更加适應市場需求。瑩玉陶瓷公司為找到傳承與創新的平衡點,特聘請專業的工藝美術畫師培養彩繪人才,派出人員到唐山、景德鎮美術學院學習,加大高檔工藝美術禮品瓷的研制力度,在技術引領上力求精益求精、推陳出新,不斷提升産品的競争力。現在,公司擁有各項國家專利23項,高檔骨質瓷餐具獲中國國際專利與名牌博覽會特别金獎,锂質瓷在第八屆國際發明展覽會上獲銀獎。其主打的高檔骨質瓷薄如紙、白如玉、聲如磬,遠銷美、歐、非、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樣,依靠科技創新的平定縣冠窯砂器陶藝有限公司自2009年在國内率先使用釉彩噴砂工藝技術至今,已連續創下了4項全國第一:第一個将無公害引用于砂器生産領域,第一個将免導熱技術應用于砂器生産,第一個将綠色環保理念引入砂器生産技術,第一個将刻花瓷、推光漆工藝技術應用于提升砂器附加值的企業。這些第一,不僅使冠窯公司擁有了46項專利技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砂器系列産品,而且使冠窯公司始終處于行業領跑者位置。該公司先後自主研發了150餘項新産品、新技術,其中2項獲得全國發明博覽會專利産品金獎、1項獲得全國發明創業獎金獎、3項獲得全國陶瓷行業創新金獎、2項獲得省級五小創新一等獎,成為國内唯一同時擁有國家非遺保護項目技藝和高新技術的專業企業,實現了從“冠窯制造”到“冠窯創造”的曆史性跨越。

山西平定亮晶晶砂鍋有限公司的砂鍋生産線,保留手工曆史傳統工藝的同時運用機械成型、煤氣煉制、藝術釉花等現代生産手段,進行大批量工業化流水線作業,所有生産線全部恒溫智能控制,生産的産品具有“煮飯不變色、炖肉不變味、煎藥不變性”的特色,讓人愛不釋手。

據了解,2009年,為加快平定陶瓷的發展,平定縣成立了陶瓷工業園區,園區内涵蓋了陶瓷、砂器、刻花瓷等類型在内的各類陶瓷企業,主要陶瓷産品有日用陶瓷、砂鍋、刻花瓷、藝術陶瓷、琉璃瓦等。基本形成了“産學研合作開發、自主創新發展、産業集聚集群”的發展格局。2018年,平定陶瓷産值達到3億元,利稅2000萬元,出口2000萬元,從業人數2000人,在日常生活以及經濟發展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成為全縣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南宜興,北平定”紫砂品牌新名片

面對取得的衆多成績,平定陶瓷并未止步不前。2016年以來,平定縣把轉型發展的目光鎖定在重振平定紫砂産業上,重拾曆史積澱中“平定紫砂”這張王牌,叫響了建立“南宜興,北平定”紫砂品牌格局的口号。

紫砂藝術是中華瑰寶、世界奇葩。有專家說,平定之所以底氣十足地打出“南宜興·北平定”招牌,很重要的一點,在于平定有獨一無二的紫砂土資源。據考證,平定紫砂儲量驚人,目前已探明紫砂儲量達30多億噸,不僅擁有紫泥、紅泥、綠泥、鍛泥等品種,還有獨特的白泥。而且平定紫砂土中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硒元素,可謂豐富多彩,千變萬化。

有了豐富、優質的資源,平定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把紫砂産業作為平定的轉型産業、富民産業、文化産業、潛力産業牢牢抓在手上,各級各部門對紫砂泥設備、紫砂高級人才進行了專項資金補貼,看得見摸得着的實實在在的措施,如風似雨,讓全縣蟄伏已久的紫砂種子欣然發芽!近日,從山西省工藝美術第四屆“神工杯”陶瓷職業技能大賽和首屆“神工杯”工藝品雕刻職業技能大賽上傳來好消息,來自平定縣紫砂工匠強化培訓班的李金生在大賽中榮獲陶瓷裝飾工種第2名,董旭和張萬瑾獲優秀獎。李金生所創作的提梁紫砂壺多次以5000-6000元的價格銷售,神裕村學員自制紫砂産品在中博會、技能大賽、論壇上,也以500元以上的價格多次成交。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平定縣設立了王家莊、神峪等9個紫砂實訓基地,舉辦雙創紫砂工匠培訓班,讓學員在家門口就得到專業化的培訓,兩年内開展了14期700人次的紫砂專業培訓,還聘請了宜興大師對優秀人才進行集中式的強化培訓。現在,更多的平定人加入平定陶瓷的隊伍,他們基本達到了宜興紫砂産品的商業化制作水平,初步掌握了紫砂制作的高級技能,正逐步成為平定縣紫砂産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