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7:05:30

說到顔之推,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的《顔氏家訓》,因為這個被稱為“古今家訓之祖”的傳世經典,實在是太有名了,以至于我們甚至都不清楚他來自哪個朝代,更不知曉他有怎樣的人生經曆。

實際上,這個來自南北朝時期,我國著名文學家、教育家的顔之推,他身曆五朝、三次被俘、四次成為亡國之人,颠沛流離、坎坷痛楚的一生,更像是一冊寫滿戰亂之苦的曆史書卷,讓人不忍卒讀。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1

顔之推

1、初仕于梁

顔家是典型的儒學世家,世代家傳的精通《周官》、《左氏》之類的儒學經典,到顔之推這一代,更是将家傳儒學發揚光大,推到極緻。

這顔之推,八歲時父親去世,後由其長兄顔之儀教養成人。

十二歲時,當時的湘東王蕭繹,親自講解《老》、《莊》之學,他就以門徒的身份,聆聽學習。

他的父親顔勰,曾任蕭繹的鎮西府咨議參軍。

這蕭繹,是梁武帝蕭衍第七子,後即位為梁元帝。

按說能有機會聽王爺講課,當然是莫大的榮幸,可是十二歲的顔之推,随堂聽了幾節課,就翹課不去了,因為這蕭繹講課,隻一味好虛談清談,不切實際,太假大空了,顔之推瞧不上,索性回家裡繼續研讀他的家傳儒學經典,自學成才去了。

數年後,顔之推學有所成,還得蕭繹賞識,二十歲不到的年紀,就被授以官職:

繹以為其國左常侍,加鎮西墨曹參軍。

但是有才學之人,往往也有類似楊修這種恃才放曠的個性,當時年少氣盛的顔之推,也不例外,年輕時候的他,有兩大愛好,讓時人頗多诟病,一是飲酒放縱;二是不修邊幅。

這蕭繹看他行為不檢點,慢慢也瞧他不上了,一竿子把他支到二兒子蕭方諸的郢州去了。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2

2、因亂被俘

這蕭方諸,當時也就十幾歲,生平最愛飲酒賭博,與當時的顔之推,倒也臭味相投,但是他們的好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叛将侯景就來了。

這侯景,原為東魏大将,後來與高澄不和,叛變投梁去了。然後他又在梁起兵作亂,餓死梁武帝,兩年後自立為帝。

侯景叛軍攻陷郢州時,自恃有父親蕭繹的大将徐文盛與敵對峙,叛軍絕不會打到郢州的十五歲的蕭方諸,當時還正坐在一個叫鮑泉的長史的肚子上,用五色絲線,把他長長的胡須,很有耐心的編成一根一根小辮子玩。

當然都被一刀劈死了。

時任蕭方諸管記之職的顔之推,也差點被殺。

不知怎的,看顔之推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的侯景,多次要殺他,卻被一個叫王則的人,數次為其求情,最終以俘虜身份,被囚送至建康。

在建康,顔之推看到了飽經戰亂後的古城,屍橫遍野,百姓流離失所,慘不忍睹:

橫屍滿路,無人埋瘗,臭氣熏數裡,爛汁滿溝洫。

殺外必先殺内的蕭繹,在将對自己稱帝構成威脅的弟弟蕭慥、侄子蕭譽等人悉數殺死後,才開始組織江州刺史王僧辯和揚州刺史陳霸先,率軍收複建康,平定侯景之亂。侯景最終為部下羊鹍所殺。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3

3、二度被俘

建康被收複後,顔之推順利回到江陵。

天正元年,蕭繹即位于江陵,是為梁元帝。

蕭繹即位後,顔之推被任命為散騎侍郎。

然而蕭繹的江山并沒有坐穩,就在他宣布稱帝的同一年,蕭衍第八子蕭紀,在益州稱帝。

一國怎容二主?蕭繹自然要讨伐他,然而接下來蕭繹的一番操作,簡直讓人大跌眼鏡,他公然向當時宇文泰的西魏政權稱臣,然後聯合西魏攻打蕭紀。

蕭紀最終被大将樊猛所殺,蕭紀政權順利被滅後,益州也并入了西魏版圖。

這蕭繹倒也搞笑,仗打完了,江山也坐穩了,他又不幹了,寫信給西魏,要求重新劃定疆界,也就是明擺着想把益州要回來。

接信後的當時西魏實際統治者宇文泰,大怒,立即派大将于謹、楊忠,攻打梁朝的都城江陵。

蕭繹兵敗如山倒,很快被俘,後被蕭衍之孫蕭詧,用土袋活活悶死。

蕭繹被殺後,在西魏的支持下,蕭詧正式即位,建立西梁政權,年号大定。

順利稱帝後的蕭詧,和他叔叔蕭繹一樣,不但失去了益州,還被逼向西魏稱臣,以換取江山穩固。

這西魏的宇文泰,後來在魏恭帝三年病逝。第二年,宇文覺廢魏帝自立,建立北周,西魏滅亡。

這是後話,我們暫且不說。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4

隻說在這江陵一戰中,數萬百姓,自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阖城長幼被虜入關”,西魏大軍“選百姓男女數萬口,分為奴婢,驅入長安,小弱者皆殺之”。

身處這場戰亂浩劫中的顔之推,再次被俘,旋被遣送至西魏的長安城。

在長安羁留期間,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他的江南故國,思念梁朝的山山水水。

當時的西魏,有一個叫李顯慶的将軍,很器重他,後來又推薦他去弘農,擔任他哥哥陽平公李遠的書幹,也就是擔任文書之職。

正是這樣一個難得的外出機會,顔之推開始了他的出逃計劃。他打算乘船先去北齊,然後由北齊輾轉回梁。

4、淹留北齊

當時的東魏,早已被高洋的北齊所滅,之所以先經北齊,是因為顔之推聽說當時凡是梁朝大臣,北齊均将他們禮送回梁。

有一個梁朝宗室,叫蕭淵明的,就是這樣回到了梁朝。

為以防不測,确保順利回到故國,因此顔之推才決定先到北齊,再由齊返梁:

聞梁人返國,故有奔齊之心。

出逃那日,卻是盛夏時節,黃河水暴漲,他帶上妻子孩子,面對滔滔河水,毅然決然冒險乘船,奔赴北齊都城邺城。

沿路有險灘、有急流、有巨浪,更要經過屹立于黃河急流之中的砥柱山,遇風波惡浪無數。他眼望柔弱妻子、幼小孩子,一路為他們心驚膽顫。

好在上蒼庇佑,一路雖有驚有險,卻也竟能借風勢之勢,一路加速狂奔,“水路七百裡一夜而至”。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5

平安到達邺城後,詢問沿路經行之地,“時人稱其勇決”, 大家都對他一家人的膽氣和運氣稱贊不已。

剛到北齊, 他就受到了齊文宣帝高洋的熱情相迎。然而他私心想的,不過是把北齊作為中轉站,先在此耽擱數日,然後便委婉提出回梁朝的請求。

他卻怎知,當時的梁朝,早已不是蕭繹統治下的梁朝了。自蕭繹被殺後,西魏統治者立蕭詧稱帝,北齊又扶植蕭淵明為帝。

他心心念念要回到的大梁朝,早已一分為二,名義上它們都姓蕭,實際上它們早已成了西魏和北齊的附屬國。

他的梁朝故國,早已名存實亡,縱使如今高洋放他歸去 ,他是去追随蕭詧還是蕭淵明?

他迷惘了,困惑了,猶豫了,不知何去何從。

他知道自己不論追随誰而去,都回不到自己的故國了,它們不過都是空頂着一個蕭姓的字,它們其實都姓不了蕭。

他若執意前往,和再度回到西魏抑或北齊,本質上又有何不同?

蕭淵明即位的第二年,司空陳霸先起兵于京口,廢黜蕭淵明,另立梁元帝之子蕭方智為帝,一手掌控朝政大權。

永定元年,陳霸先廢蕭方智,自立為帝,定國号為陳,梁朝滅亡。

也就兩三年的時間,身處北齊的顔之推,終于死了心,所有的希望奢望幻想奇迹,都沒有了,這一次,他徹底清醒了,他的故國,是再也回不去了。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6

5、出仕北齊

這一年,他27歲了,已屆而立之年的顔之推,不想再折騰了,這朝代頻繁更叠、成王敗寇的亂世,他不過是南北漂泊類轉蓬,不過是亂世裡的一粒塵埃,一棵蒲公英的種子,落到哪裡,哪裡便是家,更何況,有妻子在旁,有稚子在側,守着妻兒,在哪裡,不是家?

那一刻,他下定決心,從此就在北齊的邺城安居吧。

正是這樣一個艱難而痛苦的決定,讓顔之推從此在北齊,度過了一段長達二十年的太平安穩歲月。

在北齊,他受到皇帝重視,又深得當時朝中名人祖珽賞識。君臣上下一心,他一路加官進爵,從基層的奉朝請做起,直至升為中書舍人,直接參與朝中大事,為皇帝起草诏書。

因為娴于辭令,又為人勤敏,顔之推在北齊為官,如魚得水,皇上對他恩寵優渥,青睐有加。

齊後主高緯武平四年七月,陳朝武将吳明徹包圍并順利攻下北齊的壽陽城,北齊的太平曆史宣告結束。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7

四個月後,高緯決定巡幸晉陽,當時的朝中官員崔季舒等一批漢人文官,向皇上谏言,認為陳已攻下壽陽,北齊上下人心惶惶,此時若巡幸晉陽,會被百姓誤認為皇上有北逃之舉,于是極力勸阻。

這份進上奏折寫好後,一衆大臣聯署簽名時,顔之推因家中有急事,還未來得及趕上簽名,就匆匆離開了。

誰知道,齊後主看了奏折後,在當時寵臣韓長鸾的調唆下,竟認為崔季舒等漢人文官,此舉意在擾亂民心,有謀反企圖,應該全部殺掉。

後主馬上将在奏疏上署名的官員,悉數召集到含章殿,然後将其全部殺死,韓長鸾又下令棄屍于漳水。

因為在漢人文官之列,顔之推自然也被召入朝堂問話,但是因為沒有參與聯署簽名,最終僥幸逃過一劫。

經此一劫,他不久又升官至黃門侍郎,但是他隐隐知道,他二十年的太平日子也到頭了。

他心存感傷,又心懷感恩,畢竟,老天爺終究還是給了他二十年的榮華富貴,給了他幸福安穩的家庭生活,他沒有理由怨天尤人。

這歲月靜好的半世,他心有遺憾,卻也值得。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8

6、又逢戰亂

北齊河清二年,北周大軍與突厥聯手攻打北齊。

九月,北周柱國将軍楊忠率步騎1萬,與突厥兵自北道攻北齊,又遣大将軍達奚武,率步騎3萬,自南進攻平陽,然後兩軍順利拿下晉陽。

晉陽淪陷後,被逼逃回邺城的齊後主,這個荒淫無道、任用奸小,一味隻知寵愛淑妃馮小憐的荒唐皇帝,竟窘急的焦頭爛額,無計可施。

這時,顔之推通過宦官鄧長颙,向後主谏言,希望他先投奔陳朝,然後再徐圖大業。

走投無路的齊後主決定采納顔之推的建議,然後他又把這一計劃告訴了高阿那肱。

這高阿那肱,是北齊皇室至親,官封右丞相,但此人卻是個奸邪小人,為人行事多奸巧邪術。

他一聽此計,因為不願入陳,便堅決反對,同時挑唆說,這幫漢人,絕不可信,投奔陳朝,無異羊入虎口。他接着鼓動後主,先到青州,後集兵再戰。

後主最終依高阿那肱之計而行。

在從邺城逃往青州的路上,後主被北周軍隊活捉,旋被押往長安。

而此時的高阿那肱卻投降了周軍,後來還授大将軍之職,被封為郡公。

北周建德六年十月,高緯被告發與宜州刺史穆提婆謀反,當然是莫須有,然後高緯、高恒與高延宗等宗室數十人,不分老少,全部賜死。

北齊滅亡。

那一年,顔之推47歲了。

他再次以俘虜的身份,和齊後主一道,來到長安。

二十年了,隔了二十年蒼茫悲涼的人生之路,他終于悲哀的發現,這颠沛流離的亂世,兜兜轉轉的人生,不過是一個又一個輪回。

二十年前,他是亡國之人;二十年後,他還是亡國之人。

這大半生,他三次被俘,三為亡國之人,多次險遭殺身之禍,他不過是要,求一個安穩人生,怎麼就如此艱難?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9

7、怆然作賦

回顧這南北漂泊、無處是家的漫長大半生,他情郁于中,悲不自勝,怆然作《觀我生賦》。

在這篇長賦裡,他泣訴自己這半世流離無處容身,曆數這亂世江山易主朝代更叠,細述這無數宮廷血雨、戰亂頻仍,大有文姬胡笳十八拍之恸。

餘一生而三化,備荼苦而蓼辛,

鳥焚林而铩羽翮,魚奪水而暴鱗,

嗟宇宙之遼曠,愧無所而容身。

然而他的苦難還沒有完。

三年後的北周大象二年,周宣帝宇文赟病逝,年幼的周靜帝宇文闡繼位,左丞相楊堅專政。

第二年,周靜帝被迫禅位于楊堅,旋被楊堅派人殺害,年僅9歲。

北周滅亡。

六年後,隋文帝楊堅召梁靖帝蕭琮入朝為莒國公,廢除西梁國。

西梁滅亡。

北周滅亡後,顔之推由周入隋,被召為大學士,朝廷敬重有加。

四年前,他寫《觀我生賦》,以為這一生的亡國遭遇,已經到頭了,卻怎知,隻不過短短四年的時間,在知天命之年,他再度淪為亡國之人。

他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内心無比痛苦地想到祖父顔見遠。

當年南齊滅亡,祖父憂憤絕食而死,氣節凜凜,而同樣身為朝中大臣的他,四經亡國之痛,卻忍辱苟活到如今,實在是愧對列祖列宗。

小臣恥其獨死,實有愧于胡顔。

隻是,讓當年才二十出頭風華正茂的顔之推,如祖父一般欣然赴死,他自是心有不甘。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10

二十年後,有恩于他的北齊,最終因數代皇帝沉溺酒色、任用奸邪、荒淫無道而滅國,同樣的選擇,再次擺到他面前,這一次,他走上了和二十年前一樣的道路。

帝王荒淫誤國,憑什麼要讓忠心耿耿的臣子用慷慨赴死來買單?

與自己忍辱苟活的痛苦相比,他更痛心于北齊統治者的驕奢淫逸、一幹奸臣的興風作浪:

予武成之燕翼,遵春芳而原始。

唯驕奢之是修,亦佞臣之雲使。

忽成言而中悔,矯陰疏而陽親。

信讒謀于公主,競受陷于奸臣。

如今北周又亡,作為北周朝一個小小的禦史上士,今日若決然赴死,他是殉當日十九歲便為官的蕭衍的梁朝,還是賞識任用他的蕭繹的梁朝?抑或是給了他二十年榮華富貴生活的北齊,還是當下滅亡的北周?

罷罷罷,在世人看來,他是當日一着錯,如今是,步步錯來步步悔。

不說也罷。

他有三個兒子,他給他們分别取名顔思魯、顔愍楚、顔遊秦,他用這三個名字,分明寄托了自己對故國的懷念、對故鄉的懷想、對自己這漫長一生,輾轉漂泊、四海為家的悲歎。

8、亂世之花

在隋朝,他又活了十多年。

這人生最後的十年,他回望這“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流離博越、聞見已多”的一生,結合自己半個多世紀的人生風雨、處世智慧,從修身、治家、處世、為學四個主要方面,獨立完成了七卷二十篇,意在告誡子孫的《顔氏家訓》。

在家訓裡,他告訴子孫終身學習的重要,叮囑他們要學以緻用、學貴能行,不能紙上談兵;他痛斥貴族子弟的不學無術、阿谀谄媚,告誡子孫務必為人正直;在婚姻大事上,他反對貪榮求利,反對與富貴之家結姻,告誡子孫,“勿貪勢家”。

曆史奇恥大辱的人物(他曆經五朝三次被俘)11

《顔氏家訓》後來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部内容豐富、體例宏大、兼具學術價值的家訓,書中涉及内容極廣,用大量史實和現實事例,生動闡述了儒家的齊國治家立身之道,反映了顔之推的全部社會思想和處世哲學。

這顔氏一族之家訓,因為具有極強的普适性,最終成為了我國古代家教的範本,被無數次刊印,曆千年而不衰,終被譽為“古今家訓之祖”。

自顔之推之後,顔氏子孫“治學則為名儒,許國則為忠臣”。其孫顔師古為唐代著名音韻學家、訓诂學家和文學家;其六世孫顔真卿、顔杲卿,更是在平定大唐叛亂中以身殉國,名耀青史。

隻是,這一部享有赫赫盛名的《顔氏家訓》背後,有誰知道,它的作者,曾曆經梁、西魏、北齊、北周、隋五朝,三次被俘,四為亡國之人。

這亂世無數殺伐紛争、人生太多輾轉苦辛、内心無量痛楚心酸,說不完、說不盡,欲語淚先流。

這不單是一部家訓,也是顔之推颠沛流離的一生實錄,更是他用血淚澆灌,在苦難裡盛開出的一朵亂世之花。

參考資料:《北齊書》、《梁書》、《觀我生賦》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夢堂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