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歐元會怎麼走

歐元會怎麼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20:48:43

歐元會怎麼走(歐元向何處去)1

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2002年6月,筆者第一次出國出差到意大利,聽說意大利皮鞋有名,就在羅馬市中心商業街買了一雙,102歐元,按當時的彙率合100美元整,所以印象深刻。

第二年,筆者開始在歐洲常駐,前後近七年,見識了歐元對美元的強勢升值周期。那幾年間,歐元彙率蹭蹭往上漲,到2008年最高時,1歐元能兌換1.6美元,兌換人民币接近10元。由于筆者工資是以美元結算,“歐元貴”成為同事間閑聊時抱怨的話題。

沒想到,意大利之行20年後,筆者不僅見識了歐元大幅下跌的局面,而且再次見到了歐元兌美元彙率跌破平價的“尴尬”時刻。今年初以來,美元相對于歐元已升值近14%。7月12日,國際市場歐元對美元彙率盤中自2002年以來首次跌至平價水平,之後,歐元彙率又多次短暫擊穿“1比1”這一重要心理關口。21日歐洲央行出手加息,歐元彙率有所反彈。

歐元彙率為啥跌跌不休?總體來說,有三大因素:一是歐元與美國貨币政策調整不同調;二是歐洲大門口遷延不停的烏克蘭危機;三是歐洲通脹飙升以及對經濟衰退前景的擔憂。

其一,強勢美元和美國緊縮貨币政策産生的負面溢出效應殃及歐洲,歐元區對此反應有些遲鈍。今年3月以來,美聯儲因通脹高企等因素連續收緊貨币政策,至今已3次加息,且加息力度一次大于一次。機構投資者普遍預計,7月底美聯儲還将再加息至少75個基點。不僅如此,自6月起,美聯儲已開始縮減資産負債表,即減持此前購買的美元債券。相對應的是,歐洲央行剛剛開啟加息進程,縮表還未提上議事日程。

而且,為防止在加息過程中重債國家融資成本上升過快,歐洲央行計劃出台新的購債工具。由于歐美不同調,美元與歐元利差不斷加大,導緻更多國際資本從歐洲流向美國,加劇歐元下跌趨勢。美國貨币政策調整的這種負面溢出效應,又一次讓人想起美國前财政部長康納利的“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币,卻是你們的麻煩。”

其二,遷延不停的烏克蘭危機給歐洲帶來的傷害是全方位的,經濟上尤為明顯,且在不斷發酵,市場對歐洲經濟前景擔憂在加劇,信心不足。一些經濟分析人士認為,歐元走弱的主要原因是烏克蘭危機引發的歐洲能源危機。長期以來,歐洲能源依賴從俄羅斯進口,尤其是對俄天然氣的依賴。由于反俄制裁,大宗商品價格達到高位,已經導緻創紀錄的通脹率。這反過來又導緻消費者需求萎縮,成為經濟衰退的主要誘因之一。

此次歐元彙率擊穿平價的一個直接誘因是,俄羅斯方面宣布對北溪-1天然氣管道進行維護暫停輸氣。市場普遍擔憂,俄羅斯方面是否會以維修之名,無限期停止對歐輸送天然氣。北溪-1能否重新啟動一度成為歐洲輿論最為關注的經濟話題,這個問題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歐洲央行加息成為次要問題。7月21日,俄方如期恢複對歐供氣,市場緊張情緒放緩,歐元彙率立馬反彈。鑒于當前引發歐洲能源價格暴漲的地緣政治沖突仍在持續發酵,歐元很難從根本上挽回頹勢。

其三,高通脹、經濟衰退、政局不穩、債務危機、難民危機等諸多負面因素疊加,歐元彙率會進一步承壓。自3月初以來,歐元區的年化通脹率從5.8%增至8.6%,創曆史新高。波羅的海三國通脹率甚至高達20%左右。從在超市購買食品到給車加油,再到用燃氣燒飯,老百姓直接體會到價格飙升的苦楚,歐元區民衆幸福感下降。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正逐漸影響到經濟的其他領域,令通脹變得更加根深蒂固和普遍。

一般情況下,貨币貶值有利于出口,但這一規律眼下不适用于歐洲。德國中央合作銀行外彙研究和貨币政策負責人索尼娅·馬滕說:“初級産品的進口價格暴漲,抵消了貨币弱勢對出口的促進作用。”她認為,目前歐元弱勢隻能加快通貨膨脹,對絕大多數出口商都沒有好處。

德國作為歐元區的定海神針和曾經的世界出口冠軍,如今飽受歐元貶值的苦楚。5月,德國自1991年以來首次遭遇貿易逆差。早在4月,歐元區就已經遭遇了約37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而在一年之前,每個月的順差還是很可觀的2900億美元。德意志銀行認為,以年為單位,歐元區貿易結算甚至可能出現高于4000億美元的缺口,其後果是嚴重的:貿易結算為負值會增大貨币的貶值壓力,歐元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下行的風險提高。這将讓歐元區的經濟增長承受代價,也威脅到未來的繁榮。歐洲央行預計,在能源供應嚴重中斷、價格進一步飙升的情況下,2022年歐元區經濟将僅增長1.3%,2023年将萎縮1.7%。

“歐元正在自由落體式下跌,看不到底部。”德國貝倫貝格銀行的分析師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如是說。這雖有誇大成分,但歐洲确實需要警醒。 供圖/視覺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