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12:21:45

“哎呀媽呀,我早前被你家附近的蛇堵半道上了,半天沒敢挪窩!隻好又回來了!”

2010年,黑龍江八五四農場的一戶養蜂人,做了一桌好菜在家等客人,臨近中午時,他們才接通客人電話,而他已經被自家附近的蛇給吓回去了。

放下電話,兩人看着擺好的酒菜,氣呼呼地抱怨起同為養蜂人的鄰居劉玉平:“真不知她招這些蛇幹什麼?!這一片真成蛇窩了!”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

“蛇女”劉玉平

被他們抱怨的劉玉平此時正在家裡數蛇,數來數去發現小蛇少了一條,急得她滿屋亂翻。

房梁上、地縫裡,不時露出張着大嘴的大蛇,以及滿地亂爬的小蛇,劉玉平卻旁若無“蛇”地到處走,嘴裡不停地念叨:“怎麼會少一條呢?”

後來,她在屋檐下找到那條纖細的小蛇,一把捉住了,邊走邊“訓斥”道:“可不敢亂跑,被山雞叼走,我看你怎麼辦!”

小蛇任她捉住,被放在屋中土地上後,又輕快地“遊動”起來。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2

附近幾乎并沒有山雞,可劉玉平還是習慣将所有小蛇挪進屋,才能安心地去放蜂。

4年前,她第一次發現有蛇進入家中時,還不曾料到自己與蛇還能如此相處。

那是2006年,她獨自進山養蜂的第五年,忙了一天的她,剛進家門就看到一條大蛇橫卧屋中,登時吓得寒毛倒豎!

她一動不敢動,繼而和蛇“商量”:“我不想害你,你也别來害我!你走吧,我不打你!”

可蛇似乎并不同意她的決定,直着頭和她對視。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

這時,劉玉平發現它不過是個無毒的菜花蛇,有些膽大的人,還會拿它們炖了吃。而且,雖說它個頭大行動快,但不會主動攻擊人。

這樣僵着也不是辦法,劉玉平拿起一旁的粗棍将它挑了出去。邊關門邊對它說:“你走吧,我不吃你,也養不起你!”

她在門縫裡看了一會兒,發現那條蛇慢慢挪走,才轉回屋内。

環顧空無一人的土屋,想要說說這次“奇遇”都無人聆聽,劉玉平不免有些失落。

時年36歲的劉玉平仍是單身,父母在她十幾歲時先後離世,從此,性格内向的她形單影隻。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4

31歲那年,劉玉平為了生計學了養蜂,一個人在山上以放蜂割蜜為生,附近也有其他養蜂人,但不善交際的劉玉平與他人基本上沒什麼來往,家裡除了不請而來的老鼠,幾乎沒有任何響動。

當夜天下了雨,想着那條蛇離開時的背影,劉玉平突然有些難過,自語道:“蛇啊蛇,不是我不留你,實在是人蛇不同路!世間那麼大,你總會找到避風雨的地方。”

然而,劉玉平與蛇的緣分并沒有就此結束,這一次相識,隻是開端。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5

人蛇共居

僅僅過了兩日,那條被趕走的蛇又回來了。

劉玉平看見它時,它正和“女朋友”在劉玉平的土炕上纏綿。她好氣又好笑:“你還真把這兒當你家了?”

劉玉平當時想,它們完事後肯定就會離開這裡。沒想到到了晚上那兩條蛇還盤在土炕上。

這下,劉玉平着急了,蛇畢竟是蛇,萬一半夜它們爬到自己的被窩裡,咬自己一口怎麼辦?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6

外面的天黑漆漆一片,風帶着聲音時而拍在窗棂上,劉玉平突然膽小起來,既不敢關燈睡覺,也不敢出手再次将蛇挑出門去。

她披着被子與蛇遙遙相望,殊不知蛇的視角裡,她亦如一個龐大的“馬賽克”,隻要她不動手,蛇也是不敢輕易動牙的。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7

臨天亮時,劉玉平不知不覺地睡着了。醒來時,盤在土炕上的兩條蛇不見了!

她吓得一激靈,趕緊去抖被子,好在,被子裡也沒有。

那條蛇宿了一夜後,又這樣無聲無息地走了。

或許是經曆過最害怕的時刻,等那兩條蛇再次到訪時,劉玉平反而無所謂了。

她心想,反正它們不傷我,愛來來愛走走呗,我也不能天天在家堵着門。

同時,又或許是察覺到劉玉平沒有威脅性,那兩條蛇将她的小土屋看成了易居地,不但自己在此産卵育子,還招呼“七大姑八大姨”都來劉玉平家住。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8

起初,劉玉平對着這些不速之客還心情複雜,既不想去趕,又怕它們傷害自己。

日子久了,她和蛇都習慣了,彼此間還形成了心照不宣的相處模式。

比如,劉玉平從不會主動接近那些蛇,有時候見小蛇可愛,心裡稀罕也不會随意去摸。

又比如,劉玉平不允許蛇群去自己那半邊床:“它們睡那頭,我睡這頭,這是規矩。”

一次,有個小蛇調皮地在她的被子上撒歡,劉玉平不客氣地将它丢回它們的地盤,“警告”說:“再敢過來,别怪我不客氣!”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9

從科學角度講,蛇是聽不懂人話的,更沒有承載感情的大腦,所以,才會有《農夫與蛇》中恩将仇報的故事。

可奇怪的是,它們竟讀懂了劉玉平要求的“邊界感”。從此,再沒有蛇越雷池半步。

蛇們乖巧,劉玉平也漸漸放下防備,見它們“犯傻”,圍着電線轉時,還總想方設法地護着它們。

她也開始覺得,蛇雖吓人,可終究抵不過人,要“多照看”。

劉玉平和蛇和平相處,然而,親戚鄰居對她的抱怨卻多了起來。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0

因為蛇,她成了怪人

一次,一個親戚來訪,見她家裡好幾條蛇,操起棍子就要驅趕,劉玉平急忙阻攔:“不要傷它們,不要傷它們,它們不害人!”

親戚有些尴尬,不解地問:“你這天天一屋子蛇,人可怎麼住?”

劉玉平實誠地回答說:“它們不是每天都在這,每年7月後就去山上住了。”

見劉玉平答非所問,滿屋子又都是蛇無法下腳,親戚連坐都沒坐,就起身離開了。之後,他們更少來家了。

劉玉平試圖向親戚們解釋,吭哧了半天說:“老話說,蛇進家門不能打。”可他們依舊難以理解,老話也沒說蛇進了一屋子也不能趕啊!

親戚的“敬而遠之”還留着情面,鄰居們的不滿卻寫在臉上。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1

有人說她家的蛇引得周圍全是蛇。還有人說,因為劉玉平的“縱容”,這些蛇膽大包天,接連幾次吓走了他們的重要客人。

甚至還有人揚言說終有一天,要打死那些“鬧事”的蛇。

鄰居們的抱怨讓劉玉平很難堪,卻無法辯解。其實她也知道,當地沒有吃蛇的習慣,冷不防遇到一個直着頭的大蛇,誰見誰怕。

可她又不願意聽他們的建議除掉這些蛇,逼急了她也會回嘴說“它們不害人啊!”

還好,劉玉平居住的地方本就人煙稀少,平日裡與她來往的人也不多,旁人不理解,劉玉平就守着她的蛇,硬生生将這些蛇養成了家蛇,人蛇相處得更加和諧起來。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2

2021年,劉玉平因為他人的一次爆料上了新聞,記者的采訪鏡頭裡,她和她的蛇群引來了更多的非議!

當記者聞訊趕到劉玉平的小土屋裡“看稀奇”時,被屋内各處蠕動的蛇身吓得頭皮發麻,腳定在門口,久久不敢進門。

見有人來看她的蛇,劉玉平顯然有些興奮。她熱情地拉着記者的手說:“别怕,它們不咬人。”好似在介紹自家養得寵物狗。

見記者猶豫着進了屋,忙帶着他們到處指認自家的蛇,這個住3年那個住5年了,這個是公蛇那個剛産完卵了……劉玉平說起她的蛇如數家珍。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3

它們盤踞在房梁上,窩在牆縫裡,有的幹脆爬在劉玉平的土炕上,見有人靠近,張大了嘴,看上去很滲人,被劉玉平随手拎起時,又表現得很溫順。

劉玉平說,家裡的大蛇有20條,它們每年孵化出的小蛇數目不等,不過她總能清晰地知道它們的數目。

大蛇不在家時,劉玉平還會替它們照看小蛇,怕年幼的它們被其他動物傷害,劉玉平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小蛇數一數。離開家出去放蜂時,還會将小蛇一個個捉回家。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4

劉玉平與蛇的故事在新聞上播出後,很多人既驚又怕,評論說:“滑膩膩的,太惡心了,和這麼多蛇在一起,家裡該是什麼味啊?”

隻有少數人表示理解,他們表揚劉玉平是個善良的人,說因為劉玉平這些蛇得到了庇護,蛇群應該很感激她。

然而,劉玉平則說:“其實,該說感謝的是我。”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5

蛇群的好處

時至2022年,自從那些蛇在此安家之後,劉玉平的家附近就沒了老鼠。

“你們不知道,那些老鼠以前有多煩人!”

劉玉平居住的地方,四周一片荒蕪,可老鼠成群結隊,它們的腳印會出現在劉玉平未蓋好的饅頭上,床腿上至今還留着它們的齒痕。

最氣人的是這些老鼠還會偷吃蜂蜜,有時還會将屎拉在蜂蜜裡:“邊偷吃邊糟踐東西的玩意兒,看見它們才惡心。”

劉玉平想過養貓,隻是貓也不省心,又懶又饞,讓它守屋,它天天往外亂竄,後面幹脆跑得影也沒有了。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6

她還用過捕鼠器、耗子藥,可一到晚上,依舊是門外風聲鶴唳,屋内鼠聲悉索,煩得劉玉平睡不着覺。

然而,這難纏的老鼠,因為蛇群的到來,竟銷聲匿迹了。原本對這些蛇頗有微詞的鄰居,也漸漸覺察到了,見了她,也會遠遠打個招呼。

在這個荒郊野地上,劉玉平一人度過了十幾年,冬日的風雪夏夜的蟲鳴,都無數次令她草木皆兵。她盡量内向溫和,打起精神生活,但與蛇群共居後,劉玉平的膽子才真正大起來。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7

甚至可以說,這些蛇帶給了她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是的,普通人誰不怕蛇?就算來個為非作歹的,光看看這滿屋子蛇,吓也吓跑了。

人都說劉玉平養蛇,可事實上她很少特意拿食物喂它們。漫天遍野的老鼠夠這些蛇吃了,她隻會在它們前來産卵時,偶爾拿出點生肉喂雌蛇。

若是劉玉平不主動喂,這些蛇也不會像老鼠那般偷,這讓她感覺很省心。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8

所以,當有人說她養蛇時,劉玉平也會特意做出解釋:“我沒養過它們,我們充其量是互不打擾,共同生活。”

劉玉平自小就聽老人說,蛇是冷血動物。可十幾年的相處,似乎令這些冷血動物也生了情。

它們在劉玉平的小屋裡,行走坐卧都随心所欲,多年來依舊守着隻睡半張床的“規矩”,劉玉平去捉小蛇,旁邊的大蛇也往往無動于衷。

與其說這是蛇的“聰明”,不如說是劉玉平給它們營造的安全感。

世界上任何動物的攻擊都是為了生存,感知危險是它們的本能,而本能也讓它們明白,什麼是“愛”。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19

孤獨中的守望

在忙碌了一天後,劉玉平回到家中,平時最愛做的事就是和這些蛇說話。

她會邊清理房梁上的蛇蛻邊“質問”它們:“蛻皮時爬那麼高幹什麼?”

她也會盯着出生不久的小蛇出身,絮絮叨叨地說:“再長大些就要離開媽了。”

看着地上的縫越裂越大,她會厲聲“警告”它們:“再亂竄把房子折騰塌了,咱們誰也别住。”

蛇們誰也沒應答,但劉玉平卻總覺得它們聽得懂,有時候還會“應答”。

這在他人看來,簡直就是笑話!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20

劉玉平不怕旁人笑自己魔怔,她說自從有了蛇群作伴,心裡再不會空落落的。

曾有人擔心,因為劉玉平的呵護,這片土地上的蛇越聚越多,日子久了,會成隐患。

但有沒有這種可能:此處原本就是蛇群的家。隻是,因為養蜂人,因為開墾者,蛇群曾暫時離開了家,劉玉平難得的善意,才讓它們漸漸回歸?

無論如何,在人類主宰的土地上,這群看似兇猛的蛇,與獨居一隅的劉玉平惺惺相惜,在那方土屋裡,找到了彼此都想要的溫情。

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35歲東北農婦與蛇同居15年)21

肆虐了2年的疫情依舊在繼續。八五四農場周邊也經常接到核酸檢測的通知。

站在人群裡,劉玉平常聽到有人抱怨,說因為疫情人與人來往變得艱難,親人許久不能相見。這時候,她總會想到那些蛇。

7月之後,它們陸續上山了,外面的風雪來了,可有處擋寒?明年4月時,可還記得回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