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尋桂。現樂堂秋花。社日糕會。衆妙峰山木犀。霞川野菊。绮互亭千葉木犀。浙江觀潮。桂隐叢桂。杏花莊雞冠黃葵。
南宋張鎡《賞心樂事》中記載秋八月的“樂事”有拾月桂子、錢塘江觀潮和賞花,其中賞花以木犀為主,其次是野菊花、雞冠花、黃葵。
桂花的香氣有别于蘭花的幽香、梅花的淡香、水仙的清香、荷花的微香。桂花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它清芬襲人,濃香遠逸。故古人贊之曰“清可絕塵、濃能溢遠”。
宋人鄧肅把桂花的香氣與龍涎香作比,《木犀》詩曰:
“清風一日來天阙,世上龍涎不敢香”。
因桂花榨幹汁液後香氣仍不減弱,常被古人用來合香。在宋代,用木犀(桂花)制作的香珠是夜市上的熱賣産品。吳自牧《夢梁錄》“夜市”中記載:
“夏秋多撲青紗、黃草帳子、挑金紗、異巧香袋兒、木犀香數珠、梧桐數珠、藏香、細扇......”
元人陳栎曾做詩《木犀珠》,誇贊桂花做成的香珠形圓色潔,香氣比龍涎香更清雅:
岩樹初開金粟明,累累如貫耀人睛,
非生蚌殼圓還皎,若比龍涎馥更清。
分種元從天上落,粉身今撚掌中輕,
莫言合浦光常在,斂袖歸懷夙有情。
在《陳氏香譜》中有一方“孫廉訪木犀香珠”,就是把桂花搗爛成泥,搓成香珠。采花時要選擇未全開的木犀花蓓蕾,因為木樨花全開後香氣會減弱。
桂花花泥不僅可做香珠,也搭配各種香藥制作香牌、香墜。元代《墨娥小錄》“合木犀香珠器物”條記載,用木犀(桂花)搭配大黃、檀香、白墡土,可作任意造型的香佩。
古人以佩戴香珠、香牌的形式把桂花的香氣“穿在身上”,起着如同香囊的作用,一颦一動,都有香氣萦繞。
把“香”視為生活日常的古人,睡覺的床帳中也要有香氣萦繞。秋天,古人枕邊瓶花就是木犀,宋人黃庚《枕邊瓶桂》詩曰:
岩桂花開風露天,一枝折向枕屏邊。
清香重透詩人骨,半榻眠秋夢亦仙。
折一枝桂花插膽瓶裡,放置在枕邊,伴着桂花的香氣入眠。黃庚把這美妙的體驗比作神仙一般。
除了享受天然的桂花香氣,古人也用桂花調制夜晚床帳使用的“帳中香”。宋人朱敦儒《菩薩蠻·芭蕉葉上秋風碧》詞中有:
芭蕉葉上秋風碧。晚來小雨流蘇濕。新窨木樨沈。香遲鬥帳深。
詞中的“新窨木樨沈”就是沉香搭配木犀(桂花)調和的夜帳用香。
其制作方法,有可能是《陳氏香譜》中的“花熏香訣”之法,把沉香與桂花放在一起,密封在甑中,放入蒸鍋,上火蒸,讓沉香染上桂花的香氣。
張邦基在《墨莊漫錄》卷八木犀花中記載:“近人采花蕊以薰蒸諸香”,可知當時人們會用桂花熏蒸各種香料。桂花與沉香搭配在宋代比較流行,南宋周紫芝也有詩《劉文卿燒木犀沉為作長句》:
海南萬裡水沉樹,江南九月木犀花。不知誰作造化手,幻出此等無品差......
劉文卿燒的“木犀沉”是用海南沉香與木犀(桂花)制作,品聞此香的意境如“夢回依約在秋山,馬上清香撲霜霁”。
文人詩詞中提到的“木犀沉”,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把桂花搗爛去汁,與沉香、檀香等香料調配組方,類似“木犀香”中的一方與“吳彥莊木犀香”:
木犀香:沉香半兩、檀香半兩、茅香一兩,右為末,以半開桂花十二兩,擇去蒂,研成泥,溲作劑,入石臼杵千百下即出,當風陰幹,燒之。
但對于崇尚清雅自然用香方式的僧人來說,無需沉、檀、乳等名貴香材,用桂花與女貞樹子,就可調制日常之用的桂花香。
北宋張邦基《漫莊墨錄》卷八“木犀花”中記載:“山僧以花半開香正濃時,就枝頭采撷取之,以女貞樹子俗呼冬青者,搗裂其汁,微用拌其花,入有釉磁瓶中,以厚紙幂之”。
至無花時,在密室中熏然此香,便有桂花的芬郁袅袅徘徊于居室之中,如置身于桂花盛開的秋日。桂花與女貞樹子組方制香的方法也收錄在《陳氏香譜》中,香名為桂花香。
在古方木犀香中,還有僅用桂花一味與蜂蜜調和的香方:
采木犀未開者,以生蜜拌勻(不可蜜多),實捺入磁器中,地坎埋窨,日久愈佳。取出于乳缽内研,拍作餅子,油單紙裹收,逐旋取燒。
林洪《山家清供》記載的方法更為簡單,蜂蜜都不用,把桂花在甑中略蒸一下,然後曬幹即可當香用:“采花略蒸、曝幹作香者,吟邊酒裡,以古鼎燃之,尤有清意”。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裡,就比較鐘情于桂花清雅自然的香氣,他在《燒香》一詩中完整的記錄了自己用香之事。
琢瓷作鼎碧於水,削銀為葉輕如紙。
不文不武火力勻,閉閣下簾風不起。
詩人自炷古龍涎,但令有香不見煙。
素馨忽開抹利拆,低處龍麝和沉檀。
平生飽識山林味,不柰此香殊斌媚。
呼兒急取烝木犀,卻作書生真富贲。
開始楊萬裡焚燒的是帶有素馨氣味的龍涎香餅,但龍涎香的香氣過于富貴華麗,向來縱情山水的楊萬裡,受不了龍涎香富貴的芳華馨香,趕忙吩咐書童取來清雅的“蒸木犀”。
楊萬裡的朋友定水璘老知道他鐘愛木犀香,曾把自己制作的木犀香作為禮物贈與楊萬裡,楊萬裡曾作詩《雙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記錄此事:
萬杵黃金屑,九烝碧梧骨。
詩老坐雪窗,天香來月窟。
山童不解事,着火太酷烈。
要輸不盡香,急喚薄銀葉。
詩中描述定水璘老的木犀香制作非常精緻,以萬杵、九蒸等詞彙形容制作過程。
如此精制的香餅,焚燒時也格外講究。小書童對用香一事不是很懂,焚香時沒有放置隔火之物,酷烈的火勢對香氣的損害很大。所以楊萬裡又着急忙慌的招呼書童加上隔火的“薄銀葉”。
以上提到的木犀香,制作時都使用了木犀(桂花)。在衆多木犀香方中還有不使用桂花,完全以各種香料來模拟桂花香韻的合香。
明《香乘》“凝合花香”中的智月木犀香與木犀香四方中的一方,就是用降真香、檀香、木香等香料模拟桂花的香氣。
木犀香一:降真一兩、檀香一錢(另為末作纏)、 臘茶半胯(碎),右以紗囊盛降真香置磁器内,用新浄器盛鵝梨汁浸二宿,及茶,候軟透去茶不用,拌檀窨燒。
在古人的審美中,桂花與香總有着密切的關系,南唐韓熙載有“對花焚香五宜”之說“對花焚香,花不同,香亦有别”,韓熙載認為龍腦香搭配秋天盛開的木犀,會有妙不可言的效果。
對花焚香不隻是韓熙載一人的愛好,《山家清供》蒸木犀香中童用有詩曰:“膽瓶清氣撩詩興,古鼎餘葩暈酒香”。在飲酒作樂時花瓶中插有桂花,香爐中也要焚熏桂花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