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報道,36歲的羅女士剛剛生下二胎寶寶,還沉浸在喜悅之中的她偶然發現一直定期觀察的“甲狀腺結節”突然變大,出于對疾病的敏感性,她立即到醫院做檢查。果然不出所料,在進一步檢查中她被确診為甲狀腺未分化癌,這是甲狀腺癌中危險性極高、預後較差的一種。
羅女士家族中奶奶因為癌症早早過世,父親身患四種癌症,哥哥淋巴瘤,兩位姑姑患乳腺癌,一位叔叔有肝癌病史,堂兄是肺癌患者,堂弟因肺癌過世……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癌,其他人有多大的概率會遺傳?哪些癌症容易“傳代”?該如何提前發現并加以避免?
No.1
“家族癌症”是否存在
關于癌症有一種說法就是有人天生是“癌症體質”,有的家族會有癌症“傳染”。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病區主任田豔濤表示,從基因的角度來講,确實會有一些突變使一部分人群患癌症的概率比别人高,但這部分人群的比例很低,大約隻占癌症患者的5%-10%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家族遺傳性癌症與家族聚集性癌症其實并不一樣。
家族聚集性癌症
比如夫妻兩人共患癌症,一般是由共同生活方式導緻的。
家族遺傳性癌症
指先天從父母遺傳過來的一些易患性突變,這些突變在外界的誘因下比正常人群患病的機會高出很多倍。
如果家族中隻有一人患癌,不必過于擔心。如果直系親屬中(父母、親兄弟姐妹、子女)2-3人患同一種癌症,則家族遺傳性癌症的可能性較大。
No.2
哪些癌症容易“遺傳”
90%左右的癌症,是由免疫、内分泌等内源性因素以及生活習慣、環境污染等外源性因素所緻。需要注意的是,癌症的遺傳存在不确定性,家族成員不一定都會患癌,但以下幾種癌症家族遺傳概率較高。
乳腺癌
普通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風險為1%左右,而BRCA1、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的風險為23%-54%。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建議40歲前進行篩查,每年篩查一次。
卵巢癌
約20%-25%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相關。乳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等家族史,都可能導緻家族中女性成員的卵巢癌風險增加。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推薦從30-35歲起開始定期做篩查。
結直腸癌
如果父母患有因結腸息肉導緻的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高達50%。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建議從40歲甚至更早開始進行篩查。
胃癌
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占10%。胃癌患者親屬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險性高2-3倍。40歲以上,且是胃癌患者的直系親屬,應該盡早并定期做胃鏡篩查。
肺癌
調查顯示,35.8%的肺鱗狀細胞癌患者有家族史,58.3%的肺泡細胞癌的女性患者有家族史。預防肺癌,最重要的是戒煙、遠離油煙,其次是早期篩查。
子宮内膜癌
在所有子宮内膜癌患者中,約5%是由遺傳性因素導緻的。這些患者的發病年齡,要比散發性子宮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齡小10-20歲。更年期、絕經期是子宮内膜癌的高發時期,一旦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血性白帶等症狀,應及早去醫院就診。
胰腺癌
胰腺癌的發病,有家族史者是無家族史者的3-13倍。有家族史者的人要盡早、定期進行篩查,如影像學有異常,要密切随訪,必要時加做超聲内鏡。
前列腺癌
如果一個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會增加1倍。45歲以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要定期篩查。
No.3
如何判斷自身患癌風險
判斷是否有家族遺傳性癌症,這三個關鍵詞要了解。
是否多發
同一家族中多發,特别是二代血親内多個親屬成員出現癌症患者,其中有些癌症是重複的。比如,多個乳腺癌、多個結直腸癌、多個卵巢癌……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格外注意。
是否年輕
注意親屬患癌的年齡是否比較年輕。随着年齡增長,癌症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20-70歲,相差500-700倍的發病率,當20-30歲的年輕人罹患常見的腫瘤,要注意遺傳背景,查看是否有易患性突變。
是否少見
例如,乳腺癌中的男性患者非常少見。如果家族成員中有一人患有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近親應進行相關檢測篩查。
No.4
有家族癌症史
能否避免自身患癌
遺傳的基因突變會增加多種癌症風險,因此了解自己的癌症家族史很重要。如果發現自己攜帶了某種基因突變,也不用過于擔心,因為癌症是多種因素共同導緻的,攜帶了基因突變并不一定會患癌症,隻是風險較高,更應提高警惕,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
注重體檢及癌症早期篩查
癌症是一種慢性病,一般來講,癌症從發病到晚期大多要經曆5-20年的時間,因此預防和早期發現對于癌症防治非常重要。
早癌篩查的檢查包括但不限于:肺部低劑量螺旋CT、腫瘤标志物(AFP、CEA、PSA、糖類抗原、CYF、NSE、HCG、SF、SCC、β2-MG等)、TCT、HPV、HP、超聲、钼靶、CT、核磁等。
一般體檢者、危險因素較少的體檢者,早癌篩查的結果無明顯陽性發現後,醫生會根據其具體的年齡、危險因素、性别等因素建議間隔幾年再進行早癌篩查。
有危險因素者,比如有家族史、乙肝大小三陽、各種結節4類及以上、胃腸深潰瘍、多發息肉、HPV高危亞型陽性、TCT上皮細胞病變等,建議遵醫囑或行1-3-6-12個月定期複查及專科就診。
2
減少接觸緻癌因素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
綜上所述,如果家系中不同輩分的成員裡出現多個或者同種腫瘤的患者,需要引起注意,可做相關的腫瘤遺傳咨詢及基因檢測,但也不用特别恐慌,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才是科學的手段。
編輯:李志鳴
校對:耿靜
審核:葉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