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乳業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

乳業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1 04:41:00

乳業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2021年上半年,脫離疫情影響的乳制品行業快速增長,國内34家上市、挂牌乳企中九成以上營收增長,無一家虧損,且有15家企業淨利增幅在80%以上從營收增幅排名來看,“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領跑全行業就淨利潤排名而言,有4家奶牛養殖企業跻身前十名,剛剛上市僅3個月的優然牧業跻身營收第五、淨利第六,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乳業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乳業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上市乳企全盈利)1

乳業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

2021年上半年,脫離疫情影響的乳制品行業快速增長,國内34家上市、挂牌乳企中九成以上營收增長,無一家虧損,且有15家企業淨利增幅在80%以上。從營收增幅排名來看,“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領跑全行業。就淨利潤排名而言,有4家奶牛養殖企業跻身前十名,剛剛上市僅3個月的優然牧業跻身營收第五、淨利第六。

半年報成績也從側面反映出各乳業細分市場目前的發展态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5月全國液奶、幹乳制品産量均有所增長,僅奶粉産量下降。有乳企在半年報中總結稱,疫情期間的訴求推動消費偏好更傾向于“新鮮”“高品質”乳制品,液态奶産品低溫化、高端化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嬰幼兒奶粉市場競争更加激烈;奶酪市場持續快速發展,是乳業中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

34家上市乳企無一虧損

與去年同期13家乳企淨利下降、4家虧損的情況相比,今年上半年,34家上市、挂牌乳企中僅6家淨利下降,但無一家虧損。對于業績增長,乳企半年報普遍将原因歸結為,疫情防控常态化後,健康意識增強帶動乳制品需求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内牛奶産量為1540萬噸,同比增長7.6%。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今年1月-7月,全國規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業營收為2696億元,同比增長13.2%;利潤總額為221.6億元,同比增長39.1%。

從營收排名來看,34家乳企中,伊利股份(565.06億元)、蒙牛乳業(459.05億元)、光明乳業(142.64億元)、中國飛鶴(115.44億元)穩居前四,健合集團(54.24億元)原先的第五名位置被今年6月剛剛上市的優然牧業(72.92億元)取代。從營收增幅來看,妙可藍多以90.8%的營收增幅列首位,新乳業、熊貓乳品、李子園、西部牧業緊随其後。

就盈利水平而言,嬰幼兒奶粉企業實力仍不容小觑,牧業公司表現更為搶眼。在淨利潤排名前十的乳企中,除伊利(53.22億元)、蒙牛(29.47億元)、光明(2.61億元)傳統三巨頭外,中國飛鶴(37.4億元)、澳優(5.94億元)、健合集團(5.01億元)分列第二、五、六位,其他4個席位均由上遊奶企占據,分别是優然牧業、現代牧業、中國聖牧、賽科星。其中,優然牧業憑借9.35億元的淨利潤位列第四。

淨利下降的6家乳企原因各有不同。其中,均瑤健康主要歸因于線下消費恢複不及預期以及公司轉型發展因素影響,如拓展益生菌、礦泉水、奶酪棒等品類,研發、管理、人員等費用投入增加;光明乳業主要是受新西蘭子公司新萊特國際海運成本大幅上調及關鍵客戶新西蘭a2牛奶公司跨境奶粉銷售受到疫情影響;原生态牧業歸于國際彙率影響和飼料成本上升;健合集團上半年嬰幼兒奶粉與益生菌業務面臨國内市場競争加劇及整體需求下降壓力;貝因美奶粉類銷量、毛利率上升但營收下降;品渥食品非乳品系列收入下降,線下直營渠道銷售下降,針對新渠道新産品加大促銷導緻毛利下降、銷售費用增加。

此外,由于去年一季度遭遇疫情,不少乳企業績下滑明顯、财報基數較低,導緻今年上半年部分乳企淨利增幅較大。34家上市、挂牌乳企中,有15家淨利增幅超過80%。而莊園牧場、皇氏集團、三元股份、科迪乳業(*ST科迪)、一景乳業、一鳴食品等6家乳企2021年上半年淨利潤雖然增長,但均不及2019年水平。其中,科迪乳業淨利潤不及2019年同期的1/10。

嬰幼兒奶粉增長承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月-5月,全國液态奶産量同比增長20.96%,幹乳制品産量同比增長4.94%,僅奶粉産量下降9.06%。另據《中國奶業貿易月報》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各類乳制品217.55萬噸,同比增長34.8%;進口額為72.29億美元,同比增長17.6%。除嬰幼兒奶粉、酸奶大幅下降外,其餘品類都有不同幅度增長。

結合上市乳企财報來看,伊利、蒙牛、飛鶴、澳優、健合集團嬰幼兒奶粉業務均取得增長,反映出人口出生率下降、市場步入存量競争的情況下,嬰幼兒奶粉行業進一步向頭部品牌集中,但從細節表現來看,長期增長依舊承壓。

上半年,健合集團嬰幼兒營養及護理産品(BNC)收入減少6.5%,其中嬰幼兒奶粉收入增長8.7%,但益生菌補充品、其他嬰幼兒産品營收分别下降45.8%、11.7%。對此,健合集團主要歸于2020年同期免疫品需求激增帶來的高基數壓力以及低出生率帶來的競争加劇。

據健合集團CEO安玉婷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上半年嬰幼兒配方奶粉增長主要來自同店銷售額增長,并非主要來自渠道擴張。健合集團“主席報告”坦言,公司嬰幼兒奶粉和益生菌業務面臨中國内地競争加劇及整體需求下降的壓力,2020年下半年開展的整體分銷系統變革尚需時間,但方向正确。

2021年一季度,澳優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收入為8.72億元,同比下降約7%,主要原因為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響佳貝艾特需求暴增,導緻基數較高;此外,營銷活動受限也使羊奶粉業務增長放緩。2021年上半年,随着佳貝艾特渠道改革,市場定價回穩,存貨恢複正常,澳優羊奶粉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自有牛奶粉收入增長16.9%。

今年5月,佳貝艾特經銷商大會提出百億營收目标。澳優中國區副總裁、佳貝艾特總經理李轶旻表示,羊奶粉市場增長面臨人口紅利消失、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等挑戰,但在孕嬰童市場奶粉生意占比還在提升,中高端及高端奶粉市場增長最快,羊奶粉正以領先大盤3倍的增速在領跑。佳貝艾特将從渠道管理、新客開發、客流導入、産品結構等方面聚焦生意增長。

盡管行業競争激烈,但随着三孩政策放開、國産奶粉份額提升,奶粉行業也在對外釋放利好信号。雅士利認為,近兩年本土奶粉品牌獲得消費者廣泛認可,大量代購受境外疫情反複影響轉向國内購買,嬰幼兒奶粉從外資品牌主導轉向中國品牌的趨勢已初見端倪,國産奶粉在2021年迎來新品牌建設和收獲市場的大好機會。各大奶粉廠商将更加重視細分産品突破,推出羊奶粉、A2奶粉、有機奶粉等,同時延展成人奶粉、兒童奶粉、嬰幼兒輔食等。2021年上半年,雅士利成人奶粉淨收入增長94%,并将成人奶粉視為新的市場突破口。

與雅士利相比,健合集團上半年中國内地成人營養及護理用品業務(ANC)增長抵消了BNC業務的不利局面。同時,健合集團還開辟寵物營養及護理用品業務(PNC)作為新增長。澳優乳業中國區首席運營官鄧慎恢在今年7月舉行的“能立多”經銷商大會上表示,未來澳優嬰幼兒奶粉業務将堅持“牛羊并舉”,同時發力營養品業務。

奶酪成熱門賽道

布局高毛利、高增長品類的,還有液奶企業。今年上半年,伊利奶酪市場零售額同比大增2倍以上,低溫牛奶業務的市場份額提升5.7個百分點,其中“金典”“伊利”品牌低溫鮮奶增速超200%;蒙牛上半年特侖蘇、每日鮮語等高端産品增長強勁,常溫奶業務獲近5年最快增速,鮮奶收入翻倍增長,零售及餐飲奶酪業務均快速增長;光明乳業、新希望乳業則重點加碼鮮奶業務,且取得較大幅度增長。

三元股份在半年報中表示,疫情期間的訴求推動消費偏好更傾向于“新鮮”“高品質”乳制品,液态奶産品低溫化、高端化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嬰幼兒奶粉市場競争将更加激烈,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奶酪市場持續快速發展,是乳業中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市、挂牌乳企中,伊利、蒙牛、光明、妙可藍多、三元、均瑤健康、熊貓乳品、皇氏集團等企業均在奶酪品類上有所布局。其中,“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為今年上半年營收增幅最大的乳企,奶酪闆塊毛利率增長也帶動主營業務毛利率提升。而在超市渠道,則出現了奶酪博士、吉士丁、和潤、饞大師等多個新興品牌。

“我國奶酪産業進入黃金期。”在今年7月舉行的中國奶酪發展高峰論壇上,全國畜牧總站研究員張書義如此評價國産奶酪的發展現狀。“近兩年,幾乎所有奶酪企業都在提升再制奶酪産量,企業設備高負荷運轉。2020年,妙可藍多兒童奶酪達産率100%,三元專供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的切片奶酪增幅迅猛。按去年複合增長率算(CAGR 22.6),2021年全國兒童奶酪将達到100多億元規模。”

妙可藍多董事長柴琇今年7月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奶酪行業價格戰從2020年就已開始,且呈現常态化趨勢。今年5月起,百吉福加入新一輪價格戰中,采取緊貼妙可藍多的促銷戰術,兒童奶酪棒品類正在進入“決戰階段”。

柴琇認為,未來奶酪市場大部分份額最終會集中在頭部少數企業。奶酪市場競争的關鍵不是價格,企業需要提前洞察和順應消費者需求,進行長期的消費者培育,競争重點依然是搶占品牌認知和渠道滲透。

新京報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陳荻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