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個物件是一代人的記憶,你們童年應該見過吧,你家現在還有嗎?
2、墨水精,墨粉,有黑、藍、紅三種色,5分錢買一包,兌一小瓶墨水,家裡窮買墨水(一瓶0.32元)太貴就買墨粉兌來用。墨粉還可以用來染布,染棉紗錢,九十年代種大棚蔬菜,給西紅柿、茄子,黃瓜花人工授粉,用紅墨粉給授過粉的花打記号,我幹過這活。
3、碌碡,軋場軋地用的,早先碡架子都是木頭的,用牲口拉着,後來用小拖拉機拉,家鄉的石碾子,它是否也在你的記憶深處轉動着
4、老式扣子 這樣的一排扣子,當年是縫縫補補的年代,衣服扣子比較常見,各式各樣的。我記得兒時那些穿綠色的衣服的都會釘上這樣的黃銅色的扣子。
5、糧票 在六七八十年代是憑票購物的年代,所以買糧食就要用糧票,當時的糧票分全國糧票和地方糧票兩種。
6、木勺子 很少見到的,但是這個物件是粥勺子,以前物資相對緊缺,所以很多農村人就就地取材,制作各種生活中用的物件,既環保又經濟适用。
7、汽燈,已經退出了曾經的曆史舞台,當年農村開大會或者農村唱大戲的舞台上都能看到汽燈,當年的汽燈真的亮,不誇張的說當年一盞汽燈能頂上100瓦的燈泡子。
8、東方紅-28 堪稱一代經典的拖拉機的,它的出現也标志着農村真正地進入機械化的時代。當年東方紅是28馬力2缸拖拉機。八十年代我們村上就有一台東方紅28我記憶非常的深刻,它的啟動比較費事,我父親就是當年村上的拖拉機手。當年的拖拉機手是需要考試上崗的。
9、磨刀布,這個物件是剃頭師傅們用的,用來磨剃頭刀的工具。剃頭師傅的刀要鋒利才行,否則剃頭發時就會疼。剃頭師傅就會經常用到它來磨刀。
這個是鐵盒的,延安生産的為人民服務的香煙,
“金猴牌”香煙,是廣西卷煙廠生産的一款
北京牌香煙,北京卷煙廠出品
“大前門”牌卷煙,是上海卷煙廠生産的,當時非常的流行
“許昌”牌卷煙,是河南許昌卷煙廠生産的,當時比較中等一款煙
迎春煙,很多煙友一定還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講的:“窮官廳、富迎賓、不窮不富抽東風”!
10、七十年代農村人喜歡抽的6種卷煙,看看你有沒有見過?
11、比較常見的幾款老牌的老雪花膏,當年沒有什麼特殊的美容護膚産品,能用上雪花膏就已經很不錯的了。
12、小金龜,兒時的玩具,你一定會戀戀不舍的,
13、木杆秤,現在已經很少見了的,在八九十年代,農村用來稱量商品的都是用這樣的木杆秤。現在制作木杆秤的手藝人都已經快失傳了。
14、镂空暖瓶,當年這樣的镂空的鐵皮暖瓶,聽說是制作自行車鍊條,剩下的邊角料制作而成的。
15、篦子 我們這叫篦子,是童年難以忘懷的物件,一提到篦子就想起童年腦袋上生的虱子虮子的事了。
16、糖精 當年的糖精是工業糖,七八十年代物資相對稀缺,所以就制作工業糖滿足生活的需求。當年糖精兌涼水喝得挺美的。
豐年樂喜迎春,貼上迎春迎接新年的到來
雙喜 (囍),貼上這樣的年畫,過年多喜慶,過年才有年味。
雞多蛋大年畫,寓意豐收
17、看看這些八十年代的年畫 ,你家裡當年貼過麼?
18、用“耙”耙地,既可耙碎土塊,也可鈎出留在土壤中的根茬,便于來年耕種;這是用來磨地的。趟過的地既平整又踏實,起到很好的保墒作用。這些農具的制作和使用,充滿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六七十年代農村的生産工具“老物件”
19、這個物件你們還記得啊,在過去的年代北方比較常用,我們這叫“捂眼”音譯,不知道你們那叫什麼,大人們做好的棉鞋,需要系鞋帶,就會釘上這個物件,方便我們穿鞋帶。你還有記憶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