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暮雨絲絲吹濕,倦柳愁荷風急。瘦骨不禁秋,總成愁。
這首《昭君怨》情景交融,悲秋傷懷。講的是納蘭對伊人不在、夜深獨立的一片哀怨心緒。
《昭君怨》本琴曲名。相傳古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作怨詩入琴譜,樂府吟詠曲,便是本調調名之來由,故而詞牌《昭君怨》也是家國怨和閨中怨結合的經典。
細觀上片,自然是“瘦骨成愁”的刨心之痛了。作者一片之中連用兩個“愁”字,可見其寂苦心緒。王國維語“有我之境,以我觀物,則物皆著我之色彩”,于是,此處,暮雨之形,實為愁之形、柳之倦、荷之愁、風之急,更非實景,全自詞人心中出罷了。
都道納蘭對表妹情深之至,然表妹最終輾轉進宮,侯門尚且深似海,更何況紫禁宮闱。于是隻餘得兩人漫長相思卻不能相守的煎熬,是夜,納蘭獨看暮雨絲絲,秋雨凄苦,夜風涼薄淩厲,便是那柳樹、荷花也是倦極愁極,國學大師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言:“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是看來,卻是納蘭由着這凄風苦雨中生出對表妹的無盡相思愁緒。
卻有另一說言道:納蘭自幼飽受漢文化教育,封建倫理觀念耳濡目染,由此他們和漢人一樣,五服之内同姓男女絕對不婚,且從堂兄妹姐弟之間,更不可能有婚戀關系婚姻之約。而考證其表妹,入宮為妃享年近八旬,一生“秉志柔嘉”,自以皇帝是非為準,所以,納蘭之于其“表妹”一往深情,實難想象。又從一說,納蘭所思,為孝莊皇後視為掌上明珠的翠花公主。從納蘭借國喪之機,扮成喇嘛僧混入宮中得窺所愛之人一面,推斷宮中隻有翠花公主可與他引為知己:翠花公主自幼聰穎可愛,長大後更是賢良淑德,後康熙追封其為恭悫長公主(恭悫即具有寬和恭謙),這與納蘭妻子盧氏自然有幾分相像,舊情新歡,納蘭與翠花公主之約自然不無可能,因此,納蘭之情并非為其表妹了,但終為一家之說,實難考證。
在下片,納蘭承接上景而引發清愁,“别有心情怎說”一問出,萬古寂囿,道是家家争唱飲水詞,卻是納蘭心事幾人知。不論是青梅竹馬的表妹,抑或是賢良淑德的翠花公主,總是佳人一方,此岸卻隻身孤影暗銷魂。
“未是訴愁時節”則是本詞第三次提到“愁”,宋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若不是那離情别緒纏綿難去,又如何翻來覆去地拿捏這個字,若不是那伊人回目、嫣然一笑的音容恍在耳畔,又如何會在失去之後生出這無邊無盡的愁意來。
而自語“未是訴愁時節”則像是詞人恍然發現此情難訴,對應發問那句,于是更顯出無奈孤寂之情。是啊,未是訴愁時節,我何來這麼多的愁緒。而那愁,卻愁進了心底,愁成三更一片“谯鼓”之聲。
“谯鼓”之聲,則引此愁緒更見升華。谯樓,原為城門之上的了望樓,谯鼓則是瞭望樓上的更鼓了,三更未眠,于此淺道:夢須成。卻不點破何來糾結,家國之意若隐若現。于此,此詞,言有盡而意無窮,讓人無限回味。
納蘭這首詞,道盡了相思難眠的愁苦,寫盡了婉轉不能言語的心境,也隐隐透出作者家國之意,實為詞之佳作。
①暮雨:傍晚的雨。②谯鼓:谯樓更鼓。
納蘭詩詞
「最受歡迎納蘭詞容若公衆号 最具人氣的納蘭詞解讀」
詩詞 | 納蘭詞 | 古文 | 唯美 | 短篇 | 随筆
王國維:“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長按二維碼識别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