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聽過“衣冠禽獸”這個詞吧,這是一句不見髒字罵人的話,但是,講到它的來曆,我們卻不知其所以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聽懂這個詞,但是,當誰如果聽到别人這樣說他,那麼,他肯定是高興不起來的,因為這是個貶義詞,被人說成衣冠禽獸,那肯定就是品行不端的惡人了。
出自明·陳汝元的《金蓮記·構釁》中有說道:“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
當我們提到“衣冠禽獸”時,想的可能就是穿着衣服的禽獸,實際上,也确實是這個意思。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罵人是禽獸就是禽獸了,關衣冠何事?這裡的衣冠指衣服,尤指官服,所以,當時出現這個詞是時候,其主要指的就是官員。普遍而言,百姓們之所以把貪官污吏比作“衣冠禽獸”,不是因為官員的衣服上畫着各種“禽獸”,更是說,他們就是衣冠楚楚的禽獸。
在清朝的時候,出現了許多貪官污吏,他們不斷魚肉百姓隻為了自己享樂。官員們貪污成風,整個國家的政治都被搞的烏煙瘴氣,正如那俗話說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也怪不得最後亡了國。
說起貪污,盛行時期由明朝而起,朝堂之上,各路大臣們苛捐雜稅,魚肉百姓,不但,貪污受賄,還企圖謀權篡位。老百姓們飽受欺淩,雖然恨的咬牙切齒,但是,由于懼怕官員,不敢造反,隻能嘴裡罵罵。百姓們見衣服上有禽獸圖案的便知是官員,于是,就将他們比作禽獸,又為了不被發現,便以衣冠禽獸來作為惡人們的象征。所以,那個時候,一提到衣冠禽獸,大家就知道百姓們在诟罵何人。
現在,我們就來談談官員們穿的官服:
其實,龍袍也算是一種官服,能有資格穿上這種衣服的人隻能是皇上,這就是說,這種衣服必然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凡見了,必是卑躬屈膝。龍袍上繡的圖案是龍,除了皇帝沒有人敢在衣服上繡個龍出來,所以,這繡花無形之中就象征了身份。
最常說的官服也就是官員們穿的工作服,根據他們是文官還是武将,又分别設定了不同樣式的衣服。既然要區分文官和武将,那麼,就在這工作服上大做文章。同樣的,也是由這繡花引起,除了繡花以外,顔色、款式其實都有微妙的區别。官品越大,衣服料子越好,制作的就越是精細。當然,想要一眼看上去就能分别官大官小,最終還是要在繡花上做了文章。
古時官服表現出了明顯的等級制度,不同官品的官員要穿相應等級的衣服,古來官服都是朝廷發放,樣式也都大同小異,說實話并沒有什麼太大的辨識度。到了明朝就不行了,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中國曆史上最狠的皇帝之一,大事小事他都要一一過問,什麼不合适了就統統改掉,于是,便出現了他設立的“補子制度”。
根據“補子制度”做出來的補服是明朝最具特色的服飾,更是中國古代服飾中最具有特色的。補服為了區分官品,在服裝上繡上了不同的刺繡,不僅前胸,後背都要繡上,而且,官品不一的官服裝飾不同,文官和武将的服飾也在刺繡上進行了區分,甚至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
比如:
文官一品為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
武将一品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老虎……
甚至,官帽也改掉了宋朝的舊款式,改成了我們現在最熟悉的烏紗帽。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語是贊語,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文死谏,武死戰"的從政理念被貪官佞臣徹底颠覆。官場腐敗,文官愛錢,武将怕死。所以,這一個詞的意思就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成了絕對的貶義詞,其貶義之稱,最早見于明末陳汝元所著《金蓮記》一書。
早期的官服上面還繡了很多植物,改革後的服飾所繡的圖案大多是一些飛禽猛獸,那麼,這裡就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明朝官服繡的是動物而不要植物呢?
這個也跟朱元璋有關,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其文治武功誰人能比,所以,怎麼能用這些花花草草的來象征其霸氣的地位呢,于是乎,官服才由植物改成了一些動物,以此來彰顯明朝将士的有勇有謀。
這一點,在我們在近些年大熱的宮廷戲中可看出一二,别光在意戲中那些你死我活的勾心鬥角,演員們身上所穿的服飾也是一大看點,細心的人就會留意到。在看一些明朝時期的連續劇時,其服飾上的圖案大多是一些飛禽走獸。但是,到了清代時,官服主要品種就成了長袍馬褂。
雖然清朝的官服跟明朝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官服的差别就很大了,其規定:但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鬥笠而小的緯帽,不但如此,而且,冬天的時候有冬天戴的帽子,夏天的時候還有專門為夏天定制的帽子,當然,不是所有人的帽子都是一樣的,品階不同顔色也不一樣,帽子質料的“頂子”也不一樣,其帽後都拖一束孔雀翎。
一品——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仙鶴,武官補服麒麟。準乘八人擡綠呢大轎。
二品——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錦雞。武官補服獅。準乘八人擡綠呢大轎。
... ...
其原因也就是我們上述所提到的。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那就是在官服還沒有禽獸圖案的朝代,老百姓喜歡把貪官罵做“狗官”,當然,我們現代人一聽就是罵人的話,至于這句話如何而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雖然,不管是在那個朝代也有官員一樣的作惡,但是,遠遠沒有繡上“禽獸”圖案後的明清這兩個王朝來的兇猛,這個原因其實很奇怪。
當然,從“衣冠禽獸”這個詞我們也能感知到百姓們的憤怒和官員們的可惡。
然而,這些人即使被人叫做衣冠禽獸,但是,在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還是有很多人削尖了腦袋往裡鑽,即使是個九品芝麻官,依舊會有很多人掏錢去買,最終,他們又都變成人人诟罵的衣冠禽獸,這實在可悲。由罵貪官污吏的話延續到指穿着華美衣服的惡人,這便是它的由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