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蘇聯這個社會主義老大從此開始登上世界曆史舞台的核心,攪動世界風雲七十多年,向世界各地包括中國輸送了馬列主義。
聖彼得大教堂
五十年代的國人視這位大哥為馬首,六、七十年代的大哥逐漸演變成為蘇聯修正主義,與美帝齊名成為我們的頭号強敵。反修、反帝、反封建成為了我們當時的時代強音。
彼得大帝塑像
從西北的伊塔事件到東北的珍寶島沖突,直至八十年代中葉,大哥長期在我邊境陳兵百萬,虎視眈眈,給我們這代人留下了曆久彌新的記憶。
凱旋門
九十年代初蘇聯帝國轟然解體,從此告别大哥時代,聖彼得堡的凱旋門見證了大哥從誕生到強盛再到衰亡的全過程。在曆史的長河中,凱旋的高光時刻往往隻是刹那的瞬間
冬宮廣場
2015年6月,我們乘坐國際列車從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駛往俄羅斯的聖彼得堡,開始了探尋和感受這個曾經是大哥的旅程。
聖彼得堡,大哥時代稱列甯格勒,曾是沙皇時代的首都,始建于十八世紀初,是俄羅斯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位于俄羅斯西北方向的涅瓦河畔,有北方威尼斯之美稱,是俄羅斯最歐洲化的城市。
因烏克蘭危機(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聖彼得堡大街依然遊人如織,繁華似錦,大哥氣魄猶存。
繁華的涅瓦大街
滴血大教堂
位于市區運河邊上的滴血大教堂是亞曆山大三世為了紀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點仿莫斯科紅場上的聖瓦西裡大教堂而修建的教堂,外觀嬌豔秀麗,獨具俄羅斯風情。
冬宮正前門
冬宮原為聖彼得堡的政治核心,沙皇的皇宮,也是俄羅斯的藝術寶庫,号稱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館藏之豐據說每天觀看4小時,看完每件展品需八年時間。由此也可折射出大哥曾經強大的遺傳基因。
冬宮内大廳
外觀不太起眼的冬宮,内部卻高大氣魄富麗堂皇,從世界各地搜羅來的藝術珍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達芬奇真迹畫作
這兩幅畫是達芬奇的佳作真迹,也是冬宮鎮館之寶的畫作。
碩大的玉器飾品彰顯着大哥曆史基因中的豪橫。
就連精美的藝術品也凸顯着以大為美。
冬宮收藏的油畫
愛情與戰争始終是俄羅斯民族崇尚的主旋律,戰鬥民族不是随便說說的,大哥也不是什麼人都能修成的。當然歡愉之時也可能有人觊觎(見上圖),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冬宮收藏的油畫
距離不僅産生美,更重要的還能帶來安全感,所以俄羅斯一直在追求空間的擴張,戰争是擴張的利器,大哥時代達到巅峰。
葉卡捷琳娜二世作為女人,為俄羅斯的中興與擴張立下豐功,被稱為大帝,縱觀世界曆史恐怕也難有人與其匹敵。
有冬必有夏。冬宮外簡内奢,夏宮金頂輝煌。緯度很高的聖彼得堡冬長夏短。所以冬宮很莊重,夏宮很嗨皮。
夏宮是曆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位于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與芬蘭相隔波羅的海而望,距聖彼得堡市約40公裡,占地面積四百多公頃。
夏宮由瑞典設計師仿法國凡爾賽宮風格而修建,黃燦燦的鍍金雕塑遍布其中,花園以噴泉為主題,蔚為壯觀。尤其在沒有電力驅動的時代,泉水依然能夠噴湧,巧奪天工獨具魅力,彰顯了沙皇強盛時期的奢華。
花園中這條水道直通波羅的海,尋找優良的出海口一直是俄羅斯擴張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這條水道似乎過于狹窄了。
涅瓦河長度不足百公裡,但卻以水量大排進了歐洲第三大河。十月革命的第一聲炮響就是由停泊在冬宮前涅瓦河上的阿夫樂爾号巡洋艦發出的,于是才有了“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的經典語錄。
隔河眺望冬宮
遺憾的是這艘曾讓我們這代人膜拜的具有革命意義的巡洋艦現今已無蹤迹,留下的隻有滔滔流逝的涅瓦河水。
涅瓦河
每年6月22日是聖彼得堡的白晝節,因高緯度,這個時令晝長夜短,最短時黑夜隻有不到1小時,為進入夢境,俄羅斯人不得不借助酒棈的力量,也許由此造就了門捷列夫這樣的化學大師。
涅瓦河上的一片紅帆
然而,縱觀現在的聖彼得堡已幾乎很難尋覓到當年大哥留下的印迹,偶爾在涅瓦河上看到了一片紅帆,多少讓人感到了一絲紅色的慰籍,但列甯格勒卻已被塵封在曆史的記憶中了。
多一點潤滑,少一點摩擦;
多維世界,五彩缤紛
多維時空
2015年8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