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7:31:19

首先由元代江西景德鎮創燒,元代釉裡紅大多呈灰黑色,少量紅色器物以碗,罐,玉壺春瓶居多,裝飾簡單,有纏枝蓮,草葉紋等,明洪武朝釉裡紅較為盛行,呈色淺紅而帶灰色,裝飾以線描為主,紋飾有纏枝菊紋,纏枝蓮等。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元代釉裡紅瓷器有什麼特點)1

元代釉裡紅瓷器和元代青花瓷器相仿,都是在十四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釉裡紅工藝要求甚高,品質難以控制,發展緩慢,産量遠遠少于元代青花瓷器,故此珍貴異常。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極高,因而為之奔走尋覓的大有人在,既便是殘片标本,也會被收藏家奉為全物而秘藏于室。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元代釉裡紅瓷器有什麼特點)2

釉裡紅瓷是在瓷胎上用銅紅料着彩,然後罩以透明釉,用高溫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瓷器,所以人們稱它為"釉裡紅"。它的工藝過程和青花瓷完全一樣,從廣義上分析,不同的是青花用鈷料着彩,而釉裡紅則是用銅紅料。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元代釉裡紅瓷器有什麼特點)3

從傳世和出土的元代釉裡紅瓷器來看,雖然在器型、胎釉、和燒造工藝上,與同時期的青花瓷器一樣,但還是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不同:

紋飾佈局比較簡單,多層次繁密細緻的紋飾極為少見。

紋飾題材相應減少,不如青花瓷器那樣豐富多彩。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元代釉裡紅瓷器有什麼特點)4

銅彩料在高溫下容易揮發,因此元代釉裡紅紋飾細線條,多有"燒飛"現象。

銅彩料在燒成過程中十分敏感,窯室氣氛稍有變異,便不能達到予期效果,所以元代釉裡紅瓷器,呈現純正紅色的很少。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元代釉裡紅瓷器有什麼特點)5

元代時還不能極其熟練的掌握這種釉裡紅燒成技術,因此元代釉裡紅瓷器無淡彩,隻有一個比較濃的色階,并且紋飾線條以及塊狀塗抹的邊緣,常有不同程度的暈散。

元代釉裡紅的釉色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淡青白色,一種是灰白色,都屬于質量較好的影青釉。瑩潤光潔、釉面平整、白中泛青、賞心悅目。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元代釉裡紅瓷器有什麼特點)6

元代釉裡紅的裝飾方法也僅有三種,一是釉裡紅撥白,既為紅地白色紋飾。二是釉裡紅塗繪,既為白地上塗畫塊或片狀的紋飾。三是釉裡紅線繪,既是在瓷胎上用線條描繪各種不同的圖案花紋。從簡單到繁雜,由低級到高級推論,釉裡紅線繪瓷器要晚于其它兩種裝飾方法。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元代釉裡紅瓷器有什麼特點)7

至于釉裡紅的線繪紋飾,與同時期的青花器紋飾相類,尤其是焦葉紋、纏枝菊、蓮花瓣的繪畫特征,極其明顯。

元代釉裡紅瓷器胎體,質堅厚重、白色發灰,正如(飲流齋說瓷)所言:"元瓷真者,其體皆重,其性極堅"。小規格器物胎體精薄者例外。有文獻載"宋元諸器,底際率多露胎",觀察元代釉裡紅胎體,可見有的足邊或足底略為發黃,或是褐色,這是氧化作用出現的火石紅。也會看到一些或大或小的黑褐色砂粒,這是人們常說的"胡麻點"。有的器物修足不夠精細,挖足不很規整,足底中心部位往往有一個小乳狀釘紐。這些是時代局限出現的睱疵,卻為元代釉裡紅瓷器增加了幾分古韻。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元代釉裡紅瓷器有什麼特點)8

因為元代釉裡紅瓷器較為珍罕,近十數年仿品出現較多,但是破綻較比元青花仿品更易查驗

一是塗抹紅彩死闆數塊,無飛白無暈散。

二是撥白及塗抹紋飾均較呆闆,無靈氣少神韻。

元代瓷器釉裡紅的鑒别(元代釉裡紅瓷器有什麼特點)9

三是隻注重銅紅發色,怱略了釉面發色,沒有仿出影青釉乳油狀的光暈。

四是器型不準,或僵澀或臆造。

五是胎體或輕或沉,死沉而不是厚重。

六是時代工藝睱疵仿的過于雅嫩,缺乏拈手而來的灑脫氣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