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洲能否拯救漸落頹勢的微博?這個問題取決于綠洲未來的運營方向。
作為一名資深的微博用戶,發現最近許多大V紛紛分享了來自一款名為綠洲的軟件的動态。前一陣子也有博主抱怨綠洲未經同意便自動幫她們注冊了綠洲的賬号,還将博主微博的内容搬運到綠洲上。
也正是這起事件開始讓大衆注意到了新浪微博推出的這款新軟件——綠洲的存在。
關于綠洲的争論與非議接踵而至,加之其後來爆出的logo抄襲醜聞,更是加深了大衆對其的惡感。甚至不少網友放言,綠洲絕對會涼。
那麼,綠洲這款軟件究竟有何用處?新浪微博為什麼要推出這款軟件?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我親自下載了這款軟件進行體驗,希望能就這些問題加以解答。
一、綠洲是什麼?綠洲是什麼?
首先,從定位上一句話介紹綠洲,它是一款通過視頻和圖片分享生活動态的社交軟件。
①界面設計上看,它是ins 小紅書的結合體
綠洲的界面邏輯與ins基本相似,一級頻道都是首頁、搜索、發布動态、私信、我的。
發布圖片動态時的濾鏡添加功能、圖片編輯功能也相差無幾,無怪乎知乎網友怒批綠洲乃是低配版的ins。
②功能設計上看,綠洲的主要功能如下:
我們發現,綠洲與現有的微博在功能上有諸多重合,用戶沒有理由使用兩款相似的軟件,既然這樣,新浪微博為什麼還要推出綠洲呢?
二、為什麼新浪微博要推出綠洲?關于這個問題,原因有兩點:
1. 搶奪用戶時間,挽回流失用戶
當前的互聯網時代,許多産品都在力求做到以下兩點:
- 盡可能實現用戶增長,提升用戶量,即所謂的流量為王
- 盡可能搶占用戶時間,提升用戶粘性,即所謂的内容為王
而微博在用戶增長和用戶時間的搶占上均已露頹勢。
①微博優質原創内容的下降緻使用戶粘性降低
微博本身有着極強的媒體性基因,話語權被明星、大V、媒體所把控,80%的内容由20%的用戶生産,而普通用戶更多的是作為圍觀者。
同時也因為它的媒體屬性,很多社會熱點話題都是在微博上所引爆的,因而,如果說到追熱點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微博。
但是,也因為這個原因,微博的氛圍始終是充滿幹擾的,它不夠安靜,甚至有時候充滿腥風血雨,網絡噴子、明星、粉絲、營銷号、社會公知、其它大V,這幾群人彙聚在一起,也使得微博充滿了噪音。這也是為什麼普通用戶很難在微博上發表自己的生活化内容的原因。
試想一下,某一天,當你想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動态時,登上微博首頁,發現首頁轉發的是某某明星戀愛了,又或者是某某名人不幸離世的消息,你的情緒瞬間就被這些熱點事件占領了,哪裡還顧得上分享什麼動态,更何況,此時此刻,也沒有人會去看你分享的内容。
也因而,本質上,微博的UCG内容無論在質還是量都是有劣勢的。
UCG内容的欠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即便是剩下的20%的用戶,他們的原創内容質量也在不斷下降。
我們可以從微博發布的财報上了解到,微博的盈利創收超過50%都來自于廣告收入。而這一盈利模式也造成了微博的廣告信息泛濫,還充斥着大量抄襲侵權的營銷号。
為了賺錢,微博簡直無所不用其極,通過限流模式逼迫用戶購買閱讀量和上頭條的權力。這種限流模式也導緻了優質的内容無法被其它用戶所看到,進一步限制了原創内容的生産,原創博主的生存日益艱難。
另外,由于近年來輿論環境的惡化,不管是明星還是大V,其發布的原創内容也愈發無趣,缺少了真實性。
總結起來,微博優質原創内容的下降主要是下面幾個因素造成的:
- 平台的強媒體屬性導緻原創UCG内容,特别是生活化内容的欠缺。
- 盈利模式的不均衡導緻的廣告信息、營銷号泛濫,以及限流模式的産生,都進一步壓縮原創優質内容的生存空間。
②抖音、快手、趣頭條等其它軟件正在大量搶奪用戶時間
打敗微博的永遠不會是另一款微博。互聯網時代,誰能夠搶奪用戶時間,誰就是勝利者。
随着抖音、快手等新興短視頻軟件的新起,大部分用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而微博盡管也孵化了秒拍、小咖秀等産品,卻依舊難掩頹勢。
如何重新搶回用戶時間,挽回流失的用戶,這是微博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綠洲,或許會是微博的救星。這是微博推出綠洲的原因之一,利用這款新的軟件重新搶回流失的用戶。
2. 搶占私域朋友圈這一市場缺口
微博推出綠洲,除了挽回流失用戶,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便是提前搶占私域朋友圈這一市場缺口。
什麼是私域朋友圈?
私域朋友圈是與微信的公域朋友圈相對應的概念。
微信上,我們必須互加好友才可以看對方的朋友圈,社交關系是強聯系的,一旦其中一方删除好友,就無法再查看雙方的朋友圈,這是所謂的私域朋友圈。
而如果是公域朋友圈,則不需要添加對方為好友即可查看對方分享的動态,社交關系是弱聯系的。
這裡會産生一個問題:微博不就是公域朋友圈嗎?
這個問題在先前的論述中已經談到,微博媒體屬性過強,導緻原創生活化内容生産受限,所謂的朋友圈形式也就無處談起,至少其朋友圈屬性是相對較弱的。
很難說公域朋友圈的需求是否存在,但是至少綠洲的出現可以彌補微博在這一方面的欠缺。
從綠洲在Appstore上的産品介紹,不難看出它的野心:
綠洲是微博出品的生活時尚社交産品,在綠洲裡逃離複雜回歸初心,重拾分享生活的熱情,找到興趣相同的自己人,建立親密的朋友圈。
為此,綠洲在功能設計上也區别于微博,原先的轉發按鈕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按鈕。
換而言之,用戶無法通過轉發形成裂變式傳播,由原先的裂變傳播轉向單向(或者二元)傳播模式,這種傳播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綠洲整體氛圍的安甯,也凸顯了其宣傳的分享美好生活的産品願景。
三、綠洲的未來發展1. 大衆如何看綠洲?
既然如此,綠洲究竟能不能打通這個市場,大衆對綠洲的反應又是怎樣的?目前,網友對于綠洲的态度分為正面和負面兩邊。
負面的評價主要圍繞以下幾點:
- 抄襲ins 小紅書,抄襲無恥;
- 已經有微博了,綠洲沒有存在的必要。
而正面的評價主要圍繞以下幾點:
- 界面簡潔大方,操作比微博舒服;
- 氛圍甯靜,适合分享生活。
市場反應有好有壞,而對此我的看法如下:
①從用戶需求方面評判,綠洲是有其發展前景的
前面已經提到,微博媒體屬性太強,導緻大中小V在分享生活化内容上頗有限制,但是我作為一個普通用戶,并不希望看到我關注的博主漸漸的淪為廣告博主。我渴望有一片淨土,能夠讓我貼近自己喜歡的博主的生活。
這一點,國内網易旗下的lofter其實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但是lofter相對小衆,且用戶更多為攝影圈、畫圈、同人圈,缺少例如明星等大V所能帶來的名人效應,自然在流量上無法和有着龐大用戶量的微博相媲美。
因此,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上看,綠洲是有其發展潛力的。
②從用戶規模上判斷,綠洲同樣有着無可比拟的優勢
綠洲通過微博進行導流,内測階段使用邀請碼的形式讓部分用戶提前注冊體驗,這極大程度的保存了用戶在微博上的好友關系,為綠洲接下來做好用戶留存打下了基石。
因此,用戶規模上,隻要綠洲做好留存,冷啟動期是比較容易度過的。而綠洲的目标是做公域朋友圈,這也就意味着它的目标用戶覆蓋圈層将會是最大的。
2. 綠洲的發展限制
當然,綠洲也存在着一定的發展限制。首先,綠洲如何确保平台的内容沉澱,并通過優質的,有差異化的内容吸引用戶,搶占用戶時間?
綠洲在産品分類上明顯屬于多邊産品,勢必要有内容的生産者,内容的消費者,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第三方如廣告方。
綠洲如何激勵用戶生産足夠優質有趣的UCG内容,這将是其未來巨大的挑戰。
3. 綠洲的發展方向
因而,針對綠洲的發展限制問題,未來綠洲的發展方向可以是以下三個方面:
①做好内容調性的把控,同時做出與微博内容的差異化
既然綠洲的目标是打造公域朋友圈平台,勢必在平台内容上要加以引導。例如激勵用戶生産更多生活化内容,以此加強用戶與用戶之間的聯系。
②扶持中小V,提升内容質量
微博的内容話語權基本都在大V身上,中小V難有出頭之日。如果綠洲能夠與相應的MCN機構進行合作,扶持中小V,打造以中小V為中心的興趣圈層,進一步促進圈層内部内容的繁榮。
一旦内容質量提升了,用戶粘性自然就會上升。
③提前占領市場,避免其它競品成為後起之秀
互聯網時代講究機遇,誰跑的快,誰就占據了優勢。
目前綠洲在公域朋友圈的市場上搶占了先機,但是這不意味着它就能輕易放下戒心。
騰訊在今年11月份上線了對标綠洲的應用——有記。有記定位為記錄認真生活的你,産品形态也與綠洲相似。目前有記隻在蘋果AppStore上線,用戶登錄也需要使用邀請碼。這些手段與綠洲上線時如出一轍。
綠洲的競争對手正在虎視眈眈,而綠洲必須在對方發力之前打響市場。
四、綠洲會是微博的救星嗎?回到題目本身,綠洲能否拯救漸落頹勢的微博?
這個問題取決于綠洲未來的運營方向。
如果綠洲真的能夠深耕于平台優質内容的運營,同時平衡好廣告方、用戶之間的利益,避免最後再度走入如今微博的怪圈,或許就能夠走向成功。
未來是不确定的,但确是有迹可循的,未來将反映在綠洲之後的每一次運營動作,營銷活動之上。
本文由 @覺曉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