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真的一點不能吃嗎?來源:羊城晚報還記得小時候偷偷吃辣條,怕媽媽說自己吃“垃圾食品”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辣條真的一點不能吃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羊城晚報
還記得小時候偷偷吃辣條,怕媽媽說自己吃“垃圾食品”嗎?
現在,辣條國标來了!
12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調味面制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公告中明确對“辣條”類食品統一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生産許可類别進行管理,凡與此不一緻的,應當于2020年1月31日前調整到位。
新規明确,生産企業要按照相關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倡導辣條減鹽減油減糖。食品名稱要反映食品的真實屬性,不得使用低俗、誤導或違背營養科學常識的名稱。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依據上述标準,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加工的調味面制品,不應使用甜味劑(甜蜜素、安賽蜜、糖精鈉等)。因為甜蜜素攝入過量會對人體的肝髒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辣條南北标準之争
由于辣條在發展早期是創新性産品,在國家标準體系中的定位模糊,相關企業以“沒有國家标準”為由,出了一個辣條地方标準(DB41/T 515—2007),其中規定辣條的添加劑可以參照糕點、膨化食品。衛龍辣條就是依據這個地方标準來生産的。
而在2018年9月,也出現了一次南北标準之争。當時,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顯示,衛龍、謝博士、小鵬食品、香铛铛、鐘芹輝等多款“辣條”産品被檢出不合格。
湖北食藥監發布的公告顯示,多批次辣條食品不合格的原因是使用了規定不得添加的“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對此,衛龍則回應稱,按照生産地河南省的标準,其生産的産品完全合格。
據經濟日報2019年8月的報道,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與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地方标準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經研究,決定自2019年10月1日起廢止《河南省地方标準調味面制食品》。
而此次市場監管總局公告再次明确“辣條”統一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生産許可類别進行管理,可謂終結了辣條标準的“南北之争”。
網友:
以後吃辣條不用“媽見打”了
有網友回憶
小時候都是偷偷摸摸背着家長吃辣條
等味兒散完了才敢回家
不少網友表示
有了明确國家标準後
辣條減油減鹽
不至于吃了傷身體
有利于年輕人“佛系”養生
來源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中國青年報、中國經濟周刊、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