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型棚鋪發展前景

小型棚鋪發展前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0:18:31

來源:中國路橋新聞網

小型棚鋪發展前景(紙席鋪出轉型發展新路)1

□《台州日報》記者 張笑川雨

“機器一開就是24小時作業,一台機器一天能生産200多米。”在路橋區金清鎮下盟村,金敏紅家100平方米的紙席作坊裡,擺着4台紡織機器,倉庫裡堆滿了制作好的毛胚,“主要供給大企業制作成品。”金敏紅說,他們一年能掙30多萬元,“能滿足一家五口的日常開銷,也方便就近照顧家庭。”

像這樣的紙編、絲網散戶,金清共有300家左右。“紙編、絲網行業是金清的支柱産業,産業大,業态成熟,但卻沒有拿得出手的品牌,名氣一直被江蘇、山東壓制。接下來,我們要推動産業轉型升級,造血助民增收。”金清鎮黨委書記蔡旭民表示,目前,金清民生産業的振興已初顯成效。

代代相傳

帶動村民就業

家住黃海村的吳美萍今年46歲,每天早上7點至傍晚5點,她都在台州市興欣席業的5樓為紙席包邊,這是紙席出廠前的最後一道工序。“我已經幹了十幾年了。”吳美萍一踩縫紉機,雙手翻飛,一張涼席就基本成型,“一天能包個三四百張,一個月收入将近6000元。”

與她相比,54歲的梁東芽動作稍顯遲緩,因此負責包邊後剪線條這樣比較簡單的工作。“一天工作10個小時,一小時能拿14元,一個月也有三四千的工資。”梁東芽笑着說。

作為紙席龍頭企業,旺季時,興欣席業共有員工200多名。“一張紙席的生産需要經過七八道工序,用工量極大。”台州紙編制品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興欣席業董事長林邦球估算,金清鎮的紙席行業至少帶動了四五萬人就業。

“我們家從我爸爸開始就從事涼席生産了。”雙盟村的王偉兵說,百餘年前,金清的涼席還是以湖邊的蒲草為料,後經亞草、仿藤、冰絲的演變,最終被紙所替代,并由此衍生出窗簾、沙發坐墊、拖鞋、紙帽等副産品,“雙盟、下梁等十幾個村,幾乎每家每戶都從事紙編生産。”

成熟的産業鍊,使“資源共享”模式成為常态。“訂單要得緊,我們就會從下遊收購毛胚,先渡過難關。”林邦球說,當下遊産品滞銷時,他們也會出手收購。

此外,大企業還有自己的代加工點。“原材料都由興欣提供,我們每生産一米就有5毛的淨利潤,一年下來能掙個40多萬元。”今年是陳娅與興欣合作的第十八年,在她家工作的十幾名工人也都擁有了自己的小汽車……

抱團取暖

打造涼席之都

年産值超30億元,占全國同行業份額近80%,金清已成為“中國編織涼席之都”。

但在這份榮譽的背後,金清編織席業也逐漸暴露出不少問題。

科技含量低、消防安全隐患大、産生大量工業垃圾……2017年,金清鎮黨委、政府開始着手整頓,拆除村民門前屋後的違章建築廠房,建設小微園區,規範企業發展,助推産業優化升級。

“大部分企業都為甯波加工貿易半成品或成品。一張涼席的出廠價為100元,貼牌後就能賣到400元。”台州絲絲美席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信榮認為,為他人做“嫁衣裳”,隻能在數量上快速增長擴張,缺乏核心競争力。

為此,絲絲美開始自行研發新品,探索将乳膠、艾草、玻尿酸、睡眠指數等與紙席融合,走高端路線。“年初雖受疫情影響,但總産值仍呈上升趨勢。”王信榮說,今年絲絲美的産值已達1.2億元,預計全年可達1.6億元,同比增長5%~10%。

紙席頭部企業爆發的巨大潛力,讓金清鎮意識到,規範産業發展,凝聚産業力量是大勢所趨。“我們将以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名義注冊屬于金清的涼席品牌,打開知名度,并且以統一采購原材料等形式,降低成本,增加企業利潤空間。”金清鎮鎮長任超說。

同時,紙編制品行業協會自發籌資5000萬元,開發先鋒村的23畝集體留地,計劃打造一個以紙席行業為主的商業綜合體:“7月正式動工,9月底完成主體建設,計劃12月底建成,明年正月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建成後的綜合體将集研發、設計、展示、攝影、電商、餐飲、冷鍊等功能于一身。屆時,金清将引入全品類的涼席,豐富産品種類,打造真正的“全國涼席展銷中心”。舉辦2021年全國涼席展銷會将是金清邁出的第一步。

此外,金清還積極與市質監部門對接,計劃引入省級質量檢測中心,制定行業标準,提升話語權。9月,全國首個涼席行業的垂直網站——“中國席鄉”也在加緊研發中……

“我們還計劃引入雪地靴和汽車坐墊等冬季暢銷産品廠商入駐,在銷售上形成季節的互補,将綜合體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金清鎮工業副鎮長梁如斌說。

開發留地

造血集體經濟

行業發展,關鍵還在土地。近期,位于金清大道以北、十條河以西的19個村集體留地即将開發的消息讓許多小微企業有了盼頭。

這塊96畝的集體留地由于種種原因,一直處于閑置狀态。這對金清鎮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損失。金清鎮共有低收入農戶893戶,共1200餘人。盤活資産、壯大集體經濟,拓展工業企業發展空間,刻不容緩。

舉全鎮之力推動,留地開發進程迅速。目前,19個村已經簽署完協議,土地進入定價挂牌狀态。開發留地的收益将分兩期支付:留地收益總價的30%以現金形式一次性撥付,作為村集體經濟壯大的啟動資金;剩下的70%以回購廠房用于出租的形式,每年源源不斷地為各村帶去收益。

“村民們都十分支持,盼望着盡早開發。”聯盟村的黨總支書記沈心國算了一筆賬,聯盟村共有可開發留地13畝,假設留地收益為70萬元/畝,他們一共可以拿到起始資金273萬元,回購廠房面積1800平方米,“假設出租價格為15元/平方米,一年至少可以增加32.4萬元的收入。”

這對一個經濟薄弱村來說,是一筆十分可觀的收入。聯盟村共有村民4028人,其中有低保戶29戶,低保邊緣戶3戶,五保戶2戶,村民大多以種田為業。

“村集體資金充裕後,我們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橋梁、道路等建設,改善村居環境。”沈心國說,他們還将進一步提升文化禮堂功能設施,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目前,水、電以及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成,等12月魚塘承包時間到期後,就可以立馬動工。”梁如斌表示,該工業園區将引進多樣化企業項目,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