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管理者如何管理團隊

管理者如何管理團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17:23:14

管理者如何管理團隊?簡單說就是:言傳身教剛剛出生的嬰兒就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所以怎麼帶團隊呢?你希望員工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我總結了五大原則,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管理者如何管理團隊?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管理者如何管理團隊(管理者如何帶團隊)1

管理者如何管理團隊

簡單說就是:言傳身教。剛剛出生的嬰兒就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所以怎麼帶團隊呢?你希望員工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我總結了五大原則

一、站在員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你都不願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強加給員工去做。你自己願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員工。

你願意不願意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員工自己。所以學會和下屬達成共識,是管理人員的第一課。

我舉一個例子,讓大家感受站在員工角度應該如何考慮問題。某天晨會後,張三了解到項目延期了,公司要求張三安排團隊加班,保證項目回到預期的計劃裡。經常張三的了解,發生隻有李四的工作進度出現了較嚴重的延期,并且影響到了其他人的進度。所以張三跟李四進行了一次溝通。李四反饋說最近小孩發高燒住院了,她老婆一個人照顧不過來。所以工作效率不高,晚上也沒有時間加班。

假使你是張三,這裡有三個選項,你會覺得哪個更好?

a. 這種情況确實不好加班,我也理解。但工作也急,你盡量把工作做好吧。

b. 你的困難我了解,我曾經也遇到過類似情況,但為了工作,隻能辛苦一下你和弟妹了。

c. 你覺得現在這個情況,有沒有辦法兩全其美?

選項a、b都是基于自己的經驗給出的解決方案。隻有c選項是通過發問引導對方講出自己的解決方案。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肯定有,隻是會不符合公司規矩。比如靈活調整辦公時間,大部分時間遠程辦公,隻在需要團隊溝通的時候來公司。既能保證工作的進度,也能照顧好孩子。這就是共識的力量。也是相信的力量。

二、信任員工,激發善意

德魯克說,管理就是激發人的善意。我想,隻有你具有善意才能激發别人的善意吧。

比如員工來請假,其實不管啥原因,隻要提了請假,你都要批。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看請假理由是否合理。誰沒事請假呢,肯定是有事。至于說項目緊張、人手缺。這個問題你手下肯定也知道。但他來找你請假,說明他的事情更重要。本來請假不用在家辦公,畢竟公司不發工資。但事實上,很多請假的同事都會主動在家裡把工作做好。這就是信任引發的善意回饋。

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人天生就會模仿,别人怎麼帶我,我就怎麼帶人。從CTO帶總監、總監帶組長 、組長帶組員,這是企業的文化價值觀的傳承。

三、公平公正,獎勵機制要公開透明。

公司的很多問題都源于個人感覺的不公平。憑什麼他能力比我差,項目獎金拿的還比我多?不透明的獎勵機制,隻會引發誤解。有項目獎金,有多少,怎麼分?為什麼這麼分?都一切公開透明。

比如在還沒有項目獎金的時候,就說明要把50%的獎金分給貢獻最前的10%~20%,中間 70%剩下的 50%。最後 10%~20%什麼都得不到。規則要透明,過程要公開。上榜人選,先由組長和總監提名,把理由和事實都寫出來,并公布給所有同事。任何人都可以對事實提出異議,最後再由項目負責人确認。

四、學會授權,學會擔責。

不會授權的領導,隻會把自己累死,下屬還得不到成長。不會擔責的領導,不僅團隊沒有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因為不敢擔責,所以不敢創新。因為不敢擔責,所以層層上報,小事情也會變得很複雜。

項目做的好,是所有人努力獲得的成果。功能是大家的,你不用說自己的工作,上面領導也知道你在其中起了什麼作用。但他不一定知道下面誰表現的好,你要把優秀的同事,推薦給領導。就像你領導推薦你一樣。同樣,項目做的很差,責任一樣是你的,你光說下屬犯了什麼錯誤,沒有意義。上線時間是你審核的,上線的過程是你管理的。甭管啥原因,這個責任你得擔。

五、做好複盤。

複盤會不是讓大家做檢讨,更不是追責。而是明确問題,找到解決或規避問題的方法。在下一次的協作中改進。

我在團隊裡一直推薦高頻叠代,盡量一周或2周一個版本。你一個月複盤4次,跟一個月複盤一次的團隊比,誰的進步會更大?

員工遇到難題,管理者如何應對?

是給答案,還是引導員工自己去找到答案?幫助員工解決問題,是管理者的職責。但是直接給答案呢,還是引導員工自己去解決,這是個問題。

給答案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如果給方法,解決問題的時間就不确定了,可能是直接解決的好幾倍。而現實情況是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但直接給答案會存在兩個問題。

1、你能快速解決問題,那麼團隊成員遇到問題就會找你,你的時間就被占用了。

2、因為問題隻有你能解決,所以一旦你時間不夠用,就會成為項目瓶頸。你的時間夠不夠決定了項目是否能按期完成。

所以直接給答案長期下來,危害很大。但項目時間緊也是現實情況。還好,我們并不是在做選擇題。我們可以靈活運用。

一、如果是行業的基礎知識、配置問題、框架的使用方式這類問題,都可以直接告知答案,這類大多數由于粗心或者操作方式不對導緻的。對于業務邏輯或者編碼邏輯導緻的問題,我們隻能給出引導,而不能直接給答案。這類問題,對他們成長很有益處。

二、引導過程中注意,輕易不要自己動手。應該讓他自己手把手弄。這裡對管理者可能要求有點高,雖然不至于像教小孩寫作業那麼困難。但确實需要你一直陪着,大概率你是要跟着一起加班的。

三、整理一個問題清單庫。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1、員工解決問題,不一定真的理解是如何解決的。讓他寫解決方案也是梳理所得的一個過程。

2、在研發領域大家其實遇到的問題都差不多,下一次來個新人很可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有個問題庫就可以避免花費太多的時間重新去解決一遍。

從長期看,員工成長帶來的價值遠大于當前版本能準時上線。管理者要有這個意識,這不僅是工作,也是責任。

怎麼判斷員工是否适合團隊?

感覺員工不符合預期,我會借助“楊三角模型”來分析。

一、員工思維:員工不願意做事,沒有主動性。推動起來很難受。

二、員工能力:專業技能太差,教了很多遍還是不會。溝通能力太差,溝通起來很痛苦。

三、員工治理:沒有給員工分配合适的任務。沒有給予足夠多的培訓。

首先,從員工治理上來分析,是不是管理者自己的問題?對于新人來說,哪怕試用期過了也是需要多做培訓的,針對性的培訓有沒有到位?其次,看分配的任務是不是難度過大?如果是的話,那就屬于管理者的問題,而不是員工的問題。排除了管理者的問題後,再分析,是員工能力問題,還是态度問題?

如果你分析發現員工的問題是态度問題,那麼是否有做過類型的溝通?管理者在溝通問題時,要明确,不要模棱兩可。如果溝通過一次之後,還沒有改進的或者改進效果很小的。這種就不要再給第二次機會了。要麼是他自己不珍惜這個機會或者說不在意;要麼就是本性難移。

如果對方态度好,也有很努力的在學,隻是進步很小。那至少要給2次機會。但三次培訓還不行,這說明真不适合這個崗位。可以幫助他分析原因,也許換崗也是一個好的方案。

管理者在帶團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我們要理解,我們教的對象是人,不是機器。是人,就有情緒。

在對方有情緒的時候,要先解決情緒問題,才能解決工作問題。同理,對自己也是如此。比如員工按你方法做事出錯了,你帶着情緒罵人家蠢,這種教育不能影響人的行為,這是在發洩你的态度,不僅不能造成正向影響,反而會造成負面影響。

2、每個人的領悟能力是不一樣的,你不能用優秀員工的标準要求所有人。

比如有的員工隻需要你講下邏輯,有的員工就需要你多演示幾遍。更極端一點,你的方法好是好,但下面人都用不了,尤其在技術領域。這不是下屬問題,而是你的方法不适合他們。舉個例子,你按自己的方法處理可以得100分,但如果讓員工按你的方法處理可能隻能得40分,如果以員工自己的方法處理可以得60分。就像一把屠龍刀落到普通人手裡,也是發揮不出多大力量。

3、在教的過程中不要歸因于下屬的性格問題、态度問題或者能力問題。

并不是說沒有這方面影響,而是這種觀點之說,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除非你不用這個人,不然這種問題一直會存在。你必須制定具體的行動目标,來改變這個人。

4、找到下屬關鍵的行為進行指導,一次隻改變一件行為。

比如下屬不會反饋,那麼管理者針對性的制定反饋機制。如果是不會獲取上級的需求,那麼就教他如何通過追問理清标準和邊界。

5、把你想要他做的方法,變成他自己想要做的。化被動為主動。

這要求你能講清楚你推薦的方法有什麼好處?跟他原來的做法有什麼區别?

6、幫助下屬固定他的工作方法,鼓勵他在現有方法上進行叠代。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最适合自己一定是原創的。上級要幫助下屬叠代出屬于自己的工作方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