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感歎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

感歎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1 12:14:05

孩子一眨眼就會長大,父母一眨眼就老去,多少人真正做到了陪伴?

2016-05-15 廣州豆計劃

感歎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孩子一眨眼就會長大)1

家,永遠是每個人出發與歸宿的支點。

今天,5月15日,一個屬于家庭的日子——國際家庭日!每年的這天,聯合國大會在 1993年的(A/RES/47/237)決議中宣布紀念這一日子,它反映了國際社會對家庭重要性的認識。這個國際日提供了一個機會,來促進對有關家庭問 題的認識,增加有關社會,經濟和人口對家庭影響的知識。今年的主題是“家庭、健康生活與可持續未來”!小編今天分享兩篇文章,希望找到陪伴孩子的方法,找到陪伴父母的時間!

>>>孩子很快會長大

現在不陪伴,機會越來越少了

——我們努力與孩子相處

感歎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孩子一眨眼就會長大)2

俗話說,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的确如此。隻有陪伴,才可能讓孩子感受到濃濃的親情。

孩子年齡越小,就越離不開父母。一些家長,因生活所迫或者工作繁忙顧不上與孩子親近,或把孩子托付給保姆,或将年幼的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不否認有些保姆很有責任心,在養育方面也很有經驗,但最細心的保姆,其給孩子的親情也不可能與父母相比。我曾任職的瑞安市安陽實驗小學是寄宿小學,在習慣養成、知識學習等方面,學校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可最好的學校,都不可能彌補親情。

我瑞安老鄉蔡笑晚先生,在特殊的年代生活跌入低谷時,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笑晚”,下決心把孩子教育成才,結果培養了5位博士1位碩士,被稱為“人才魔術師”。蔡先生非常看重孩子的親情。他曾說,“那些隻在周末晚上親一下孩子額頭的父親是失職,更是失敗!”

我孩子出生時,蔡笑晚先生的育子事迹已在瑞安坊間流傳,激勵着我把家庭教育作為最重要的事業。孩子倆小時,我先後在瑞安市教育局和瑞安市安陽實驗小學任職,免不了會有應酬。我的原則,可去可不去的堅決不去,非去不可的盡量早回家。期間,曾多次有領導推薦我去瑞安市政府部門工作,我不願意離開教育工作。相比職務升遷,我更看重親情。

很多時候,我都以美麗的謊言而為自己赢得時間。我在家時,基本上不接家裡座機,凡有手機來電都接。常有友人打我手機邀我外出應酬,或說某某領導在場,碰到這些很難回絕的事,我常說“不好意思,正好到溫州市區去了”。溫州離瑞安有30多公裡,當時還沒有高速公路,坐車要一個多小時,人家也就不會勉強。回絕多了,社會上就傳開了,說我專門跑到溫州市區應酬,很少在瑞安,約我的人也就慢慢少了。現在回想,我很欣慰能有較多的時間陪伴兩個孩子。

正如魯迅所說,時間就如海綿裡的水,隻要去擠總會是有的。我把家庭教育作為最重要的事,也就為我赢得了太多太多的陪伴時間。

陪伴孩子到底陪什麼?

親子旅遊、親子閱讀、親子運動等

陪伴孩子,相對好做的有親子旅遊、親子閱讀、親子運動等。

《爸爸去哪兒》電視播放後,父親帶孩子外出旅遊的多了起來,這是好事。外出旅遊,不僅能增長知識,對孩子的能力、情商、習慣、性格諸方面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我孩子小時,我曾三次帶孩子去上海過年,每一次都收獲不菲。當然,旅遊畢竟花時間花财力。實際上,家長抽空陪孩子在家門口轉轉,對家庭教育的意義而言,與外出旅遊也是相當的。

抽空與孩子一起看看書,則是低成本的陪伴方法。閱讀,不隻是學知識。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既為孩子樹立好學的形象,也會與孩子多了些共同語言。

愛好運動,不隻是鍛煉身體,更會促進人的陽光性格形成。運動對孩子而言,基本上屬于天性。家長與孩子一起運動,幾乎沒有孩子不喜歡的。

如果有充裕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則可以在參與孩子的遊戲、引導孩子探究、與孩子平等對話等方面有更多的作為。

孩子倆幼兒期,我常參與孩子的遊戲。比如,做“狼與羊”的遊戲:父子各手持玩具狼與玩具羊賽跑,“羊”被“狼”抓住了,“狼”說“如果你們誰能解決我的難題,我就放了羊”,于是,背古詩、做數學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就成為一種情境性的學習。這種快樂的學習本身就是玩。“狼”還會說“誰能鍛煉身體20分鐘,我就放了羊”,或“誰能畫一張畫,我就放了羊”,或“誰能把客廳的地闆擦幹淨,我就放了羊”,兩個孩子同樣都搶着做。

小學低段的陪伴,與孩子一起探究是很合适的。孩子總是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上學後往往更喜歡探究。探究是個綜合的學習過程,孩子往往異想天開又期望過高,結果常常會力不從心而半途而廢。如果家長能做孩子探究的幫手,更能激發孩子研究的熱情。兩個孩子小時做研究碰到一些困難時,常常會叫我幫忙。我很樂意給他們“打打下手”,捉一些蟑螂、蒼蠅之類。

孩子倆9歲開始,我引導孩子看報紙。兩個孩子自由讀報紙,不時了解社會的陽光面與陰暗面,通過父子間對話進行價值觀引領。讀報紙後,父子間就有了更多的讨論話題。這種陪伴,已經變成心靈碰撞、溝通的過程。

孩子倆的青春期開始,我的陪伴主要就是平等對話。與孩子聊聊,隻要孩子喜歡的話題,我們都可以聊。孩子倆成人後,我曾問他們“爸爸的家庭教育對你們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孩子倆把“平等對話”作為最重要的三點經驗之一。

如何讓孩子喜歡家長陪伴?

盡可能多地尊重孩子

家長有時間陪伴孩子自然是好事,問題是,常有家長并不受孩子喜歡。也有些家長,時時事事控制着孩子,這樣的陪伴,還有可能産生消極的影響。

那麼,如何讓孩子更喜歡家長陪伴?這裡有個教育的學問,那就是遵循尊重與要求相結合的基本準則。

每個孩子都有人格的特質,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人的心理也會不一樣。教育的基本規律是,盡可能多地尊重孩子,又盡可能恰當地要求孩子。如果缺乏應有的尊重,孩子與家長在情感上會産生距離。

尊重孩子,就要多讓孩子做主。孩子的事應該讓他們學會自己做主,這既是基本權利,也是做人的責任。比如家長參與孩子的遊戲,聽從孩子的指揮是關鍵,如果希望主導遊戲進程,或者呵斥孩子的“不當”指揮,那麼孩子就不喜歡與大人玩了。

自主,可以從給予選擇權開始。如春天适宜帶孩子外出遊玩,如直接帶孩子外出也無妨,而如果家長能問:“天氣這麼好,許多小朋友都到外邊玩,你去不去?”孩子說“去”,就是選擇。如果說“不去”,也是選擇,家長不宜強制,可以先給孩子講道理,再讓孩子選擇:“今天不去,那麼是明天去還是後天去?”

尊重孩子,就要多賞識。孩子倆小時,我常給以賞識、期望。每當下班回家,孩子會向我彙報一天中發生的“大事”,有趣事,有感想,也有犯的錯誤。我的原則,不管孩子說什麼,我幾乎都說好。孩子說了自己的錯誤,我也表揚知錯想改就是好孩子。孩子上學後,隻要我有空,就會引導孩子講講學校裡的事,或同伴關系,或學科學習,或校内見聞。我的方法就是不住地點頭,并适時提出期望。當我選擇以賞識期望為主的溝通方式時,孩子就喜歡對我講。

多賞識,并不是說縱容孩子的缺點。當孩子犯了錯誤時,肯定得提出教育的要求。但提出要求,并不意味着都要狠狠批評。孩子倆小時,每當犯了錯誤,我覺得這個錯誤非改不可時,我的方法是,把孩子叫到房間,關起門來讨論、批評。批評前,我會聽聽孩子的意見。平等的表達,孩子更能口服心服。至于批評什麼,我會保密。當孩子接受批評并決定改正時,我的批評結束,打開門時我就表揚了,“這孩子真不錯,這麼上進,有點錯馬上就改”。

如此一來,孩子與我就很親近。孩子有什麼事,也都會與我讨論。有時我出差了,孩子倆有事都會等我回來再讨論。我也樂在其中。陪伴孩子,也就成為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回想,那段育兒的曆程,是非常幸福的美好時光。

上面内容來自杭師附校校長《陪伴孩子學問多 三種方式最佳》一文,希望能給大家有所啟發!經常會有家長和小編聊天,很多年輕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擾:都知道陪伴是對孩子成長最有利的,都知道陪伴的方式很多,可是總是每天被工作所累,隻有周末能有大塊的時間和孩子共度。怎麼辦呢?總不能辭職在家帶孩子吧!

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比起華麗的大餐或偶爾一次的旅行,爸媽下的一碗面、睡前講的一個小故事,更能觸動孩子的心,讓他們念念不忘。利用好幾個“重點”的碎片時間——早上起床時、吃早飯和晚飯時、接送路上、晚上睡覺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父母很快就老去

現在不陪伴,機會就更少了

——父母期盼與我們的相處

感歎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孩子一眨眼就會長大)3

當我們自己有了小家庭後,自己那個原生态家庭可能會慢慢惦念的少了那麼一點點,原因可能是:

感歎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孩子一眨眼就會長大)4

從“1 1=2”開始,我們一生都在做着無數的算術題。上學時,算術題是必須完成的作業和考試;工作後,開始算計收入,算計開銷;結婚生子後,算計存多少錢可以買一套房,或是養一個孩子。可你有沒有算過,自己還能陪父母多久?那麼,不妨來做做一道曾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親情計算題”——假設你和父母分隔兩地,每年你能回去幾次,一次幾天?除掉應酬朋友、睡覺,你有多少時間真正和爸媽在一起?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就算爸媽能活到85歲,這輩子你到底還能和爸媽相處多久?

感歎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孩子一眨眼就會長大)5

一算隻能再陪老媽25天

當時這篇引起全國網友共鳴的帖子,最早出自于山西晚報的網上聊吧裡。自從一位網友将這張“親情賬單”曬在網上後,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不少人恍然意識到,未來見父母的次數竟然少得隻能以“次”來計。

網友“陌路花開”的回複讓人心生酸楚:“這輩子,我也許隻能和媽媽相處25天了。畢業之後留在重慶上班,一年也就春節回家一次,真正在家的時間不超過5天。5天裡,大概還有3天出門應酬、聚會。剩下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和上街購物,真正能陪媽媽的時間大概隻有20小時。我媽媽今年55歲了,如果上天眷顧她能活到85歲,在她最孤獨的那30年裡,我能在她身邊的時間不超過600小時,也就是25天,還不到一個月!”她說:“算出結果後,我哭了,覺得很愧疚,對不起媽媽,我好想馬上見媽媽一面。”

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範沈明也做了這道題。“畢業後我一直住在家,父母白天要上班,所以真正相處的就隻有晚飯那1小時的時間。我每周大約有3天在家吃晚飯,也就是說,我每周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隻有3小時,一年就是156小時。媽媽50歲,假如她能活到85歲,我能陪他的時間是5460小時,相當于227.5天,也就是7個多月。這還不包括我以後結婚和他們分開住的情況。”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湯永隆也做了這道題:“我媽媽今年70歲,住在台灣,我每年會休假1個月。假設她活到85歲,我回家每天都能陪她8小時,那麼我還能陪她3600小時,也就是150天。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态,沒有疾病、意外,沒有額外的應酬,實際時間肯定還會縮水。”

兒女是父母的全部,而父母在兒女心目中又占幾分?很多算過這道親情計算題的人,都忍不住掉了眼淚,忏悔于自己對父母的這份情感疏忽。現代生活讓他們忙壞了,占走了大量盡孝的時間,父母反倒成了被忽視的一角;有人甚至在父母去世時都不在身邊,隻能一生追悔沒有見成最後一面。

其實,父母是最容易“滿足”的。幫着父母收拾屋子、洗刷碗筷、細心講解電器功能和使用方法,聊天時不做“低頭族”魂不守舍……這些細節就足以讓父母寬慰良多。而年輕人陪父母唠唠嗑、與爸媽多吃幾頓飯,聽聽長輩的甜蜜與憂傷、聊聊自己的歡喜與惆怅,愁腸百結也能就此化開。家,永遠是每個人出發與歸宿的支點。

最後,再一次把這組暖心漫畫送給大家!當我們長大後,有了孩子後,千萬别忽視了自己的父母!

感歎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孩子一眨眼就會長大)6

感歎孩子一眨眼就長大了(孩子一眨眼就會長大)7

如果喜歡此文可加個人2797129442,與您一起交流育兒經驗!

關注育兒、教育、升學、成長的gzdoujihua,孩子的成長不可逆,父母多懂一點,孩子成長路上少一點磕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