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三十六計》人們腦海裡都會蹦出這麼一句俗語:“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走”并不代表畏懼和懦弱,當我們處于劣勢時,暫時退卻是一種明智之舉。而《三十六計》中也不乏有記載“走”的各種計謀,“金蟬脫殼”就是其中的一種。而作為逃跑手段的“金蟬脫殼”同時也是一個比喻,用來指危急關頭設法從困境中脫身,同時留下種種假象以營造并未脫身的迹象,也可以稱之為“分身計”。而古往今來,“金蟬脫殼”這一計也被很多古人先哲所運用,畢再遇、祖茂以及孫堅等人都曾用過這一計逃脫了敵軍的追擊。
畢再遇
故事還要從南宋甯開禧年間說起,當時金國屢次侵犯宋國,而對宋國忠心耿耿的将領畢再遇主動請纓前往抵禦金兵。在畢再遇與金兵交戰數次并且都勝利之後,引得金兵惱羞成怒,當即調集了數萬的精銳兵隊進攻畢再遇,此時畢再遇的兵馬隻有幾千人。面對氣勢強盛的金兵,畢再遇沒有選擇與其正面交鋒,準備撤退暫避鋒芒。可是金兵就近在咫尺,如果貿然撤兵必定會被金兵察覺,也會遭到金兵的追殺,聰明的畢再遇就想到了一個對策。将羊的後腿綁在樹上,然後在每隻羊的前腿墊一面鼓,而由于後腿被綁住這些羊都會不斷地踢動前腿,鼓就會發出不停的聲響。而這些鼓聲一開始傳到金兵營内,金兵下意識的以為要開戰,于是迅速集結兵隊,但畢再遇那邊卻沒别的動靜。如此三番兩次金兵早已對鼓聲置之不理,而等金兵發現不對勁後,畢再遇一行人早已脫身。
戰場
而畢再遇通過巧妙運用“金蟬脫殼”這一計謀,蒙蔽了數萬金兵的眼睛,既帶領手下的将士士兵們全部在金兵的手下全身而退,又保存了實力。用羊和羊腿制造擊鼓的假象,用虛假的鼓聲迷惑住了金兵,從而達到了掩護自己一行人撤退的目的。
畢再遇
“金蟬脫殼”一詞的名字最早出現于仲長統《見志詩》的“飛鳥遺迹,蟬蛻殼亡。騰蛇棄鱗,神龍喪角”中,而其中的“蟬蛻殼亡”也就是“金蟬脫殼”名字的來曆。而在《三十六計》中講到這一計,是用“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來描寫的,其中“存其形,完其勢”就是保存陣地已有的戰鬥狀态,進一步完備繼續戰鬥的各種态勢。“巽而止蠱”則是出自《易經·蠱卦》卦,即高山沉靜,風行于山下,事可順當。整句翻譯過來就是保存陣地原形以便對地方在造成我方還在防守的假象,打消敵方的疑心,實際上我方已經偷偷離開了陣地。
戰場
通常來說“金蟬脫殼”這一計在戰場上适用于敵強我弱,不僅力量對比懸殊我方還處于劣勢的情況下使用。利用這一計制造假象,用虛假的外衣來迷惑敵人,我方便可以憑借這層假象撤退。“金蟬脫殼”中的“金蟬”也是知了的别名,衆所周知蟬變成蟲的時候,就需要褪去身上幼蟲的殼。
畢再遇
而“金蟬脫殼”一計的核心就在于“脫”,簡單來說就是“存其形,去其實”。運用此計一定要選好時機,先要穩住敵人後再脫離險境,也就是先用制造的假象迷惑住敵人,才能為我方的撤退打好掩護。“殼”也就是指的假象,而制造的假象也一定要自然和巧妙,太過于于誇張的“殼”反而最容易引起敵方的警惕和疑心,因此在制造“殼”之前一定要仔細分析局勢和敵方的性格特點。除此之外“脫殼”的時機也很重要,不宜過早也不宜太遲,而且整個過程講究的就是隐秘,不能給敵方漏出一點破綻。
戰場
同時這一計,往往都要求使用者對當前局勢分析準确,能夠正确做出判斷等等。因為一旦對局勢的分析出了差錯,出現判斷失誤和謀劃不全,以及行動的方式太過于誇張都有可能會被敵方所識破,偷雞不成蝕把米。而談到這一計的使用情況,大緻有兩種。第一是為了脫身而使用。在遇到強敵時為了避免正面交鋒所帶來的巨大傷亡,就可以用這一計從困境中脫身,選擇把“殼”留給敵人,保存自身實力。第二是腹背皆受敵時。在遇到多股敵對勢力時,以一己之力對抗是傻子才會做的事。而先對其中一股勢力虛張聲勢,使得其暫時不敢輕易開戰,而我方卻暗中調動主要兵力去消滅後方的敵人,再回來抵抗原來的敵人才是智者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