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齡化時代的來臨,養老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特别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社會保障範圍小、水平低,當老人把房産贈與兒女後,兒女對老人不再關心,老年人的權益如何保障?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法院丁蜀人民法庭就審理了這樣一起合同糾紛案,判決撤銷父母與子女簽訂的附義務贈與協議。
老房拆遷 簽訂贈房養老協議
紀大爺在宜興市丁蜀鎮某村有一套老房子。2010年,老房子周邊道路擴建,統一拆遷,紀大爺因此置換到某安置小區兩套房屋及車庫。考慮到未來的養老問題,同年7月22日,紀大爺、陳大媽夫婦共同和兒子小紀簽訂住房、養老協議,協議約定拆遷所得的兩套房屋及車庫産權歸小紀所有,小紀将其中一套房屋及車庫簡單裝修後給紀大爺、陳大媽居住至終老。此外,小紀幫紀大爺償還債務1萬元,每年支付老兩口養老金1.2萬元。協議簽訂後,紀大爺、陳大媽如期住進新房,小紀也按照約定償還債務、支付贍養費。
矛盾緣起于另外一樁拆遷糾紛。紀大爺在當初退伍之後,承包了村委會4間房屋開辦實業公司,後村委會搬遷,要将房屋拍賣。小紀拍下4間房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擴建,開辦超市對外營業,紀大爺、陳大媽則一起在超市内幫忙。2013年10月,小紀經營的超市遇到征地拆遷,拆遷面積達1406平方米,小紀領取了拆遷安置補償。紀大爺認為,超市拆遷款中應有自己的一份,但小紀卻不這麼認為。自此後,小紀和父母之間因超市拆遷産生矛盾,繼而發展到對簿公堂。
紀大爺、陳大媽于2015年1月12日、2016年5月25日兩次訴至法院,要求小紀按照協議約定支付贍養費、醫療費。經法院判決後,兩案均進入執行程序。在執行過程中,小紀因拒不履行法律文書被法院采取拘留強制措施,後在執行法官的主持下,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約定将分期給付贍養費和醫療費。
但是,紀大爺、陳大媽的贍養問題并沒有因此解決。其後,紀大爺與小紀因2018年醫療費及2019年上半年醫療費的給付問題再次産生糾紛,紀大爺、陳大媽分别于2019年3月25日、2019年7月12日提起第三次、第四次訴訟。
萬般無奈 父母訴兒子撤銷贈房
目前,紀大爺身患癌症,陳大媽也因年事已高需終身就醫。原本應享天倫之樂的兩位老人,卻奔波在家庭和法庭之間。無奈之下,紀大爺、陳大媽第五次起訴小紀,要求撤銷雙方簽訂的住房、養老協議中兩套房屋及車庫的産權歸小紀所有的條款。待小紀返還房屋及車庫後,老夫妻打算以房養老。
宜興法院丁蜀法庭受理此案後,承辦法官實地走訪了解案情,考慮到這個案件緣起贍養,但又與常規的贍養糾紛有所不同,丁蜀法庭決定前往紀大爺所在村進行巡回審理,周邊百餘名群衆在家門口旁聽了庭審。
2019年10月16日,在丁蜀鎮潛洛村文化廣場上,來自周邊的百餘名群衆在家門口參加了這起案件的庭審。庭審中,小紀提出三點異議,一是原老房子并非紀大爺、陳大媽的共同财産,而是家庭共有财産,造房子時他已13歲左右,也出人出力了,應享有一定份額。1992年,他與父母進行了分家,他和妻子居住在東面,父母住在西面。後房屋拆遷,拆遷所得的新房也由其進行修繕、裝修,基于該事實,他也是房屋所有權人之一。二是他一直在履行贍養義務,為紀大爺支付醫療費、贍養費且數目巨大。三是涉案住房、養老協議的性質并非贈與,而是對家庭财産的分配。而且,紀大爺、陳大媽主張撤銷條款的撤銷權也因經過1年的期限而消滅。
紀大爺、陳大媽則提出不同看法。他們表示,拆遷老房由紀大爺一手建造,小紀并未實際參與,且産權證登記在紀大爺名下,應為紀大爺、陳大媽共同所有。2010年雙方簽訂的涉案合同是紀大爺、陳大媽為解決養老問題而簽訂的,系附義務的贈與合同。2015年紀大爺身患癌症,小紀拒不支付醫療費,也未前往探望,甚至還在醫院鬧事,其心灰意冷之下才想要撤銷贈與。現合同中約定的房産尚未辦理房産證,也未過戶到小紀名下,事實上該贈與行為尚未完成。依據合同法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财産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一錘定音 法院支持撤銷贈與
審理過程中,主審法官多次組織雙方到庭調解。紀大爺、陳大媽也曾表示隻要小紀按照贈與協議按時履行贍養義務,其同意撤訴,但小紀堅持了降低贍養費的要求。其間,小紀主動提出願意按約履行贍養義務,但紀大爺、陳大媽已不再信任兒子的承諾,堅決要求撤銷贈與、以房養老,調解陷入僵局。
法院審理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相關規定,認為紀大爺、陳大媽以贈與房産的形式換取兒子的養老送終的目的,作為子女的小紀,不論是出于法律上的贍養義務,或是基于協議中的養老條款,還是出于基本道德義務,都應對老人履行贍養義務。紀大爺、陳大媽均身患疾病,不僅需要子女物質上的支持,也需要一個平和、溫暖的家庭環境,而小紀不履行相應的義務,給兩位老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精神負擔。因此,小紀的行為既違反了法定的贍養義務,也違反了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财産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以及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之規定,紀大爺、陳大媽有權撤銷贈與。
據此,法院一審判決支持紀大爺、陳大媽的訴訟請求,撤銷紀大爺、陳大媽與小紀于2010年7月22日簽訂的“住房、養老協議”第一條中“小紀得拆遷補償所有住宅,産權均歸小紀所有”的條款;小紀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紀大爺、陳大媽返還坐落于該安置小區的另一套房屋及汽車車庫。
小紀不服判決,提起上訴。2020年3月24日,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後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判決生效後,小紀始終未履行義務。目前,本案已進入執行程序。
法官說法
本案三個争議焦點的認定
圍繞雙方争議焦點,法院首先認定了關于被拆遷房屋的性質。農村宅基地房屋的權屬認定,應當結合權屬證明及建造情況予以認定。本案中,紀大爺的老房子是紀大爺、陳大媽于1983年婚後建造,且房屋産權登記在紀大爺名下,小紀此時年紀尚幼,無法參與建造;雖然父子均陳述曾于1992年分家,但僅限于分開吃住,未另立房産證及另申請宅基地,不能改變房屋所有權的性質。小紀稱其對房屋進行了修繕、裝修,但沒有提供相應證據證明。且小紀在婚後不久也搬離了老房子并将戶口遷出該村。綜上,可确認紀大爺、陳大媽系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當該房屋被拆遷,紀大爺、陳大媽同時也是拆遷利益的享有者,即拆遷新得的兩套房屋、兩個車庫的實際權利人。
第二,關于“住房、養老協議”的性質。雖然“住房、養老協議”中未出現“贈與”“轉讓”字樣,但紀大爺、陳大媽同意将原本由其夫婦共有的房屋劃歸小紀所有,符合贈與的本意。從雙方簽訂的條款看,雙方約定紀大爺、陳大媽贈與房産權利的同時也為小紀設定了義務,其中有些義務系法定義務,比如支付贍養費、醫療費;有些義務系約定義務,比如還債、裝修房屋等。故該協議的性質為附義務的贈與合同。
第三,關于紀大爺、陳大媽是否有權撤銷的問題。紀大爺、陳大媽将涉案房屋贈與小紀,其目的是為了獲得子女更多照顧,安享晚年。但小紀自2015年起就拒不履行贍養、支付醫療費的義務,導緻多次訴訟,并進入執行程序,甚至在執行程序中仍拒絕支付,導緻被采取強制措施。可見,小紀主觀上沒有照料、慰藉老人的意識,客觀上也未主動承擔起贍養的責任,該行為既違反了法定的贍養義務,也違反了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小紀稱該撤銷行為已經超過了1年的撤銷權行使期間,但因贈與的房産尚未辦理房産證,也未過戶到小紀名下,事實上該贈與行為尚未完成。故紀大爺、陳大媽在贈與财産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專家點評
準确适用贈與合同撤銷權的規定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彭誠信
本案涉及贍養義務不履行與贈與合同撤銷之間的關系問題,在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具有重大的學理價值和社會意義。
紀大爺、陳大媽與自己的子女小紀簽訂“住房養老協議”,約定拆遷所得的兩套房屋及車庫産權歸小紀所有,小紀需要将其中一套房屋及車庫簡單裝修後給紀大爺、陳大媽居住至終老。協議同時約定,小紀需要幫助父母償還1萬元的外債,并需每年支付給兩老養老金1.2萬元。協議簽訂後雙方并未辦理房屋産權的變更登記。由于小紀多次拒絕履行贍養義務,紀大爺、陳大媽由此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該協議。
從學理角度而言,本案主要涉及兩個争議問題:一是系争“住房養老協議”的性質認定;二是協議的撤銷問題。
首先,關于本案“住房養老協議”的法律性質認定,法院并未拘泥于當事人協議的名稱及用語,而是從協議約定的具體内容出發,認為紀大爺夫妻有意将系争房産的所有權轉移給小紀所有,因此将其認定為贈與協議。同時,由于協議中有關于小紀贍養義務(法定義務)和償債義務(約定義務)的約定,法院進一步将其認定為附義務的贈與,值得肯定。
其次是關于“住房養老協議”的撤銷問題。對于贈與合同,我國民法規定兩項撤銷權。第一項撤銷權規定于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旨在賦予贈與人在權利移轉之前的任意撤銷權,避免其由于倉促草率行事緻使自身利益受損。此項撤銷權原則上适用于一切贈與合同,隻有辦理公證的贈與,或者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的贈與合同除外。
第二項撤銷權旨在懲罰受贈人不履行義務的行為。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條列舉了三類情形: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但因上述情形導緻贈與合同撤銷的,撤銷權人受1年除斥期間的限制,該期間自贈與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時開始計算。小紀正是基于此點,抗辯稱紀大爺請求撤銷贈與合同時已過1年的法定除斥期間。但在本案中,涉案房屋雖已交付小紀居住使用,但未辦理産權過戶登記,即紀大爺夫妻依然保有房屋的所有權。基于此,依據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的規定,應允許紀大爺撤銷贈與協議。該撤銷權在贈與财産權利移轉之前皆可行使,自無除斥期間适用的餘地。
本案法官正确适用法理,合理界定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準确适用有關贈與合同撤銷權的規定,并最終實現了個案中的實質正義,值得肯定。
編 後
烏鴉尚知反哺,羔羊亦知跪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複我,出入腹我。”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提倡孝老愛親。然而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如意的事。贍養案件雖然是普通家事糾紛,但也會成為社會風向标。如果個案處理不佳,在一定區域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依法公正處理好個案用公正的司法判決回應社會的道德提問,及時制止贍養領域的道德滑坡,一定程度上能夠進一步引導社會盡孝行善風氣興盛。(盛熹 尹昳何逸)
來源:人民法院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江蘇高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