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訓诂:說蒜
文 | 王 甯
本喵吃火鍋的時候最愛放蒜泥了,可是隔壁兔子總是說蒜味難吃……那麼對于這種頗具争議的食材,從文字訓诂角度,又該如何理解呢?讓我們看看王甯老師的這篇文章吧!
蒜是最典型的葷辛之菜,不論是道家還是佛家,都把它作為“五葷”之一。中國土生的蒜稱為小蒜,張骞出使西域得來一種蒜,叫作葫,是謂大蒜。還有一種野生的小蒜,稱為山蒜,又名澤蒜或石蒜。
蒜味濁臭。據說宋代的著名詩人範成大來到蜀地,苦被蒜熏,作詩文譏諷之。而元代的王祯卻說:“(蒜)味久不變,可以資生,可以緻遠,化臭腐為神奇,調鼎俎,代醯醬。攜之旅途,則炎風瘴雨不能加,食餲臘毒不能害。夏月食之解暑氣,北方食肉面尤不可無,乃食經之上品,日用之多助者。”——範成大是吳縣(今屬江蘇省)人,王祯卻是東平(今屬山東省)人,兩個人的絕然不同的反映,正說明東南沿海地方之惡蒜與北方人之嗜蒜。
其實,惡蒜與嗜蒜都有片面性。蒜味雖濁臭,但放在魚肉中反而能掩腥臭;雖性熱,但它的辛辣味卻有助于散熱。南宋葉夢得所著《避暑錄話》說:有人暑月騎馬趕路,中暑倒在地上,王相讓人用大蒜合道上的熱土研爛,再加一盞水取出汁液,撬開牙齒灌下去,沒過多久就醒過來了。所以,唐宋時代的官差信使出遠門都随身帶一包蒜。蒜還可以止鼻血。有人鼻衄不止,李時珍曾取一枚獨頭蒜搗碎貼在腳心中,血很快就止住了。所以,說蒜是“食經之上品”,亦不為過:燒魚炒肉不可缺,北方人夏天吃涼面,蒜是不可缺的,這不但是調味需要,而且是食療使然。不過,蒜也不是有益而全然無害的,它性熱能助火,吃多了傷肺損目,昏神伐性,對人體是不相宜的。
“蒜”字從“祘”,又有寫成“茆”的。有人認為“祘”與“卯”象蒜的根須,這說法不準确。無論從食用或是藥用出發,造“蒜”字都不會突出它的根須。“祘”是聲符,它與“筭”、“算”同源。《說文解字》:“祘,明視以筭之……讀若筭。”“筭,長六寸,所以計曆數者。”“算,數也…讀若筭。”——這組同源字的核心意義是“計算”、“算數”,而蒜是多瓣的,形同聚在一起的算籌,因此從“祘”得聲,由此可見古人對蒜的特點的觀察。
小篆 蒜
《傳抄古文字編》 蒜
說起蒜,還有一種頗具詩意的菜,值得一提。唐代在元旦立春時要吃一種五辛菜,是把蔥、蒜、韭、蓼、蒿、芥等辛辣菜之嫩者雜和而食,可以消食下氣,這種菜的名稱以“辛”諧“新”音,取除舊迎新的意思。杜甫《立春》詩說:“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詩中所說的“春盤”就是這種五辛(新)盤,盤中蒜白韭綠相映,煞是好看呢!
王甯,1936年生,浙江海甯人,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資深教授。著有《說文解字與漢字學》《訓诂學原理》《訓诂與訓诂學》《漢字構形學導論》等,主編《漢字漢語基礎》《漢字學概要》《古代漢語》等。
作
者
簡
介
特别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衆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衆号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朱彩蓮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