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01 11:58:09

因病緻貧、因病返貧,是脫貧路上的“攔路虎”。反複強調,必須解決好這一問題。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1

△2017年6月21日,來到忻州市岢岚縣趙家窪村看望貧困村民王三女。

在呂梁山區深處的山西省岢岚縣,親切看望患多種疾病的貧困戶王三女,要求對因病緻貧群衆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

在重慶市石柱縣華溪村,十分關心因病返貧的譚登周老兩口生活,叮囑當地幹部重點做好那些尚未脫貧或因病因傷返貧群衆的工作。

在甯夏閩甯鎮原隆移民村,考察社區衛生計生服務站,對村民的身體健康關懷備至。

強調,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的一個方面,要将因病緻貧、因病返貧作為扶貧硬骨頭的主攻方向,實行“靶向治療”。

落實指示精神,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大力推進健康扶貧工程,補齊貧困地區醫療服務短闆,推動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準到病,保障鄉親們不因病緻貧、因病返貧。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2

地處武陵山區的石柱縣中益鄉,山高溝深、土地貧瘠,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

華溪村的譚登周老兩口原本2016年脫貧,62歲的譚登周2018年意外摔成重傷,經過緊急救治才逐漸恢複,但喪失勞動能力,一家人返貧。

2019年4月15日,在重慶考察的來到譚登周家。詳細詢問了他一家的吃穿、看病和收入情況。聽說老譚去年受傷住院費用報銷90%,村裡又幫助兜了底,很高興,叮囑村幹部,脫貧攻堅就要收官,要把工作往深裡做、往實裡做,重點做好那些尚未脫貧或因病因傷返貧群衆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醫保、醫療救助等相關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體系保障貧困群衆真脫貧、穩脫貧。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3

△2019年4月15日,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看望譚登周一家。

“他們是典型的因病返貧。對這樣的家庭,政策得兜底。”幫扶責任人、華溪村駐村工作隊第一副書記羅風華說,村裡給老譚安排了生态護林員的崗位,又為老兩口辦了低保,再加上土地入股分紅、養老保險等,老兩口年收入能到2萬元。

“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兩苦有醫保”,橫批 “共産黨好”。2019年春節,老譚家土黃色的牆上,貼着這樣一副對聯。這是譚登周自己想的詞,專門找人寫的。

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勞動能力還有待恢複的老譚夫婦沒閑着:養5箱蜂,喂15隻雞,2分地的菜園子從沒荒廢過。“政策兜了底,緻富還得靠自己。”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4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5

如今的甯夏閩甯鎮,村裡硬化水泥路四通八達,村部民生服務大廳寬敞明亮,一排排民居整齊劃一。

20多年前,這裡還是荒無人煙的戈壁。

1997年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到甯夏調研,被西海固的貧困所震撼,提議将西海固不宜生存地方的貧困群衆“吊莊”搬遷到銀川河套平原待開發荒漠地,建設新家園,并親自命名為“閩甯村”。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6

△2016年7月19日,在銀川市永甯縣閩甯鎮原隆移民村村民家中看望。

春去秋來,這份牽挂不變。

2016年7月19日,在閩甯鎮原隆移民村考察時,走進社區衛生計生服務站,詢問看病村民的身體情況,囑咐他們保重身體。

回族老人田成林回憶說:“我正在衛生室量血壓,就進來了,他很親切地問我‘老人家你身體怎麼樣,要保護好身體’。”“我特别激動,連聲回應:共産黨的政策好,讓我從西吉縣搬到這,走300米就能看病,不像以前看病要走5公裡。”

田成林說:“在老家得個病能扛就扛,實在扛不住了就上山過溝到十幾裡遠的衛生院去看病。娃娃上學天天都要跑七八裡路。搬到這裡大不一樣了,小病在村衛生室就能看,鎮衛生院也不遠。小學、中學都在家門口,太方便了。”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7

△2016年7月20日,甯夏銀川市永甯縣閩甯鎮原隆村村衛生室醫生為村民進行中醫治療。

移民搬遷群衆的生産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不僅有的住、就了業,養老服務中心、醫務室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也讓鄉親們有了保障,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8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9

2014年12月,在考察江蘇鎮江市世業鎮衛生院時指出,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系人民身體健康。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衆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10

△2014年12月13日,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

如今,通過醫療幫扶共建,全國很多城鄉實現了醫療共享,為減少因病緻貧、因病返貧提供了堅實保障。

延壽縣是黑龍江哈爾濱市唯一的國家級貧困縣。多年來,疾病是廣大村民緻貧返貧的重要因素,村衛生室條件落後、設備老化,村民看病很不方便。

哈爾濱開展了“千醫萬戶,健康扶貧”連心工程,市第一醫院向延壽縣村衛生室捐贈醫療設施,派駐扶貧醫療隊為貧困老人免費體檢、義診、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還幫助建設遠程會診室,村醫與專家們建立微信群開通疑難病例視頻會診及健康熱線。

29歲的貧困戶劉鐵柱患多年癫痫,4年前又意外腦部受傷。在村醫侯桂霞的幫助下,劉鐵柱到縣人民醫院作磁共振檢查。通過遠程文件傳輸,哈爾濱市第一醫院的磁共振室很快收到劉鐵柱的影像資料,作出了準确的診療。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11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貧困地區群衆身體健康,念茲在茲。決戰脫貧攻堅,我們要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努力防止因病緻貧、因病返貧。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一個人一輩子怎麼做才不得癌症(一枝一葉總關情)12

監制丨王姗姗 張鷗

制片人丨興來 吳璇

主編丨甯黎黎

編輯丨栾熙彥

視覺丨 江雨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