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注音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論語注音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3 12:01:32

《論語·裡仁·第七》原文:

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人之過也,各于其黨。】

論語注音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字解論語裡仁第七)1

【過(過)】:過錯,過失,過度。

簡體為“過”,辶寸為過,從辶從寸。“辶”為止于彳(行);“寸”為分寸。二者合一,“辶”行越了分“寸”為“過”度。指行為越分寸而過度,因過度而有失有錯。

本義:過度,過錯,過失。

繁體為“過”,辶(辵)咼為過,從辵咼。冎口為咼,“冎(guǎ)” 象頭隆骨之形,同“剮”,指冎其骨肉而棄,有“将剔除肉之骨扔棄而偏置一邊”之義。“咼”有“口偏不正”“口戾不正”“口偏歪而斜不正”之義。

二者合一,“過”指“辶”行“咼”偏不正而過度,指辶行不正而有過(過)。

本義:過度,過錯,過失。

【人之過】:每個人之行為過失。

【各】:各自,各走各路,各自各路。

論語注音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字解論語裡仁第七)2

【黨(黨)】:結黨,同類結黨;

簡體為“黨”;尚兒(人)為黨,從兒,尚聲。“尚”,八(丷)向為尚,指八分向上,有“積累高向上”之義。“兒(人)”有共同崇“尚”在一起為“黨”;人“兒”所“尚”為“黨”;

繁體為“黨”;尚黑為黨(黨),從黑,尚聲。“黑”聚在一起有共同崇“尚”為“黨”。“黑”有所“尚”為“黨”。

綜合繁簡體:“黨(黨)”,指“兒(人)”有所“尚”而聚結在一起,指同類人有所尚,故“黨”有“結,同、類”之義。

本義:結黨,同黨,黨類。

【各于其黨】:各自有其同黨利益追求。

其意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錯過失,各自源于其各自有黨同類似崇尚追求所緻。

(這句話的意思:人各不同,什麼人犯什麼錯。)

【觀過,斯知仁矣。】

論語注音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字解論語裡仁第七)3

【觀(觀)】:觀見,觀察,仔細看。

繁體為“觀”,雚(guàn)見為“觀”,“雚”為鹳雀鳥,屬于涉禽,其最主要特征就是“三長”——嘴長,頸長,腳長。

“雚”立足水邊且可從高處而下細察覓食。“觀”指如“雚”一般細察而見,

本義:細察,觀見。

【觀過】:仔細觀察其過失過錯。

論語注音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字解論語裡仁第七)4

【斯】:其,此。這裡的“斯”是“其”義,代指“觀過”其行為。

其斤為斯。

“其”象簸箕之形置于丌上,丌為幾,表示“丌(幾)”定于此。

“斤”象斧斤形;表示斧斤可“斷物撕開”之義。

二者合一,“斯”,既有“其”之本義,也有以“斤”撕開“其”之本義。

論語注音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字解論語裡仁第七)5

【仁】:親仁,仁人,親仁德心。二人關系親仁,既指親仁之人,也指二人親近。

二人為仁,一為大,一分為二,“二”表示切分相對而很近,二人之間相對親近關系為仁。

二者合一,“仁”,既表示二人相對親近之人,也表示二人相對之親近仁心。

【斯知仁】:親仁什麼人,與什麼人親近。

其意思:仔細觀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是什麼樣式的仁人關系了。

(不同的人有什麼仁心所想,就會在其行為過失上有所反映。)

觀其所犯的錯誤,可知其親近仁愛什麼人。

參考白話——

孔子說:

(人是各種各樣的,人的錯誤也是各種各樣的。)

人有什麼樣的過錯,是由什麼樣的人犯的。

仔細考察某人所犯的過錯,就可知他是什麼樣的人了(指可知其與什麼樣的人親近仁愛)。


我是 @漢字谷主,歡迎關注!

【人字學習法、說文解字、漢字思維、快速識字、國際中文,漢字博物】

想提升自己的漢字教學能力!請關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