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兒童讀書默讀還是朗讀

兒童讀書默讀還是朗讀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05 00:45:06

朗讀,是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之一。經常朗讀,能提升理解能力,增強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課程标準》明确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學段關于朗讀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

如何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現結合我的教學實際抛磚引玉。

兒童讀書默讀還是朗讀(演讀回環讀開火車輪讀)1

系統訓練,循序漸進。 

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應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才能水到渠成地掌握朗讀技巧。

七年級學生入校之初,我便出示了朗讀的基本要求:正确清楚。即态度自然大方,用普通話朗讀,咬字清楚,讀準字音,不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不破句。

經過觀察發現,學生讀錯字源于不認識的生字詞不查字典;添字、漏字說明學生朗讀時不專注;破句說明學生理解力有待提升。學生天天朗讀,用心朗讀,習慣成自然,就能解決以上問題,做到正确朗讀。

兒童讀書默讀還是朗讀(演讀回環讀開火車輪讀)2

訓練二個月後,提出更高要求:自然流暢。即正确地把握重音(強、弱、快、慢)、停連(效果如同音樂中的休止符)、語氣(抑、揚、頓、挫)、節奏(輕、重、緩、急),連貫地讀下來。熟能生巧,堅持不斷地訓練,自然琅琅上口。

再訓練二個月後,提出最高要求:生動傳神、感情貼切:即熟練地運用語氣語調、表情、動作、手勢等,把文章的感情如摯愛或憎恨、悲哀或喜悅、急切或冷漠、憤怒或疑惑等表達出來。這需要透徹地理解課文、熟練運用朗讀技巧,才能做到真情流露,自然流暢。有感情地朗讀,這也是朗讀的最高層次。

兒童讀書默讀還是朗讀(演讀回環讀開火車輪讀)3

微課範例,技巧指導

為了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我制作一個指導學生寫朗讀腳本的微課。該微課涵蓋:

①朗讀中常用的符号:如“|”表示邏輯的停頓,“v”表示感情的停頓,均打在該停頓的字行之間;“●”表示語法、感情的重音,“○”表示重音輕讀,均打在相關字詞下面;“﹏”表示悠揚重讀;“⌒”表示拖音;“↗”表示揚調(升調),即句尾的音先低後高。一般用于疑問句,或表示感情激動、亢奮、驚異和呼喚等句子,劃在句尾(也可在句中出現).....

兒童讀書默讀還是朗讀(演讀回環讀開火車輪讀)4

②朗誦腳本示範:朗讀腳本,就是用以上一些符号和相關文字對朗讀時的内心狀态和聲音處理方式做出提示。

老師可以選取課文某一段拟一個朗誦腳本作為範例。學生在同一篇課文中,自選任意感興趣的段落,依葫蘆畫瓢拟寫朗誦腳本。學生朗讀時,就如同演戲有劇本。朗讀就會随心所欲,朗讀的效果遠遠好于随性而讀。

兒童讀書默讀還是朗讀(演讀回環讀開火車輪讀)5

方式多樣,強化練習

人教版課文題材豐富,文體多樣,涵蓋詩歌、散文、小說、童話、寓言、說明文、議論文、科學小品等……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學生更易興味盎然,達到樂讀的功效。

當學生朗讀效果不佳時,我和學生共同商讨出多種朗讀形式,如領讀、齊讀、男女生賽讀、戲劇化讀(也叫演讀或分角色讀)、回環讀、個人讀、集體讀、同桌互相檢查讀、四人小組評議讀、開火車輪讀...... 并提問:“多種朗讀方式,為什麼要選擇這樣讀?”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通過不同朗讀方式的比較,辨析細微差異,進行情感和語調對比,朗讀技巧逐步提高。

兒童讀書默讀還是朗讀(演讀回環讀開火車輪讀)6

如某些課文所描繪的人、動物非常細膩,某些動态場景非常逼真,某些情節非常動人,可采用“戲劇化朗讀”方式。

執教《醜小鴨》這一課時,學生分角色扮演鴨媽媽、醜小鴨、貓、狗、婦人等角色。朗讀時聲音的大小、語氣語調、面部表情、甚至手、腳的某些動作,都随文章的描寫而變化,學生個個興趣盎然,很快就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如詩歌《天上的街市》采用回環讀的方式,朗讀時對每句詩最後幾個字可以連綿反複地讀,類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回聲,營造了一種餘音繞梁的效果。這種朗讀方式很新奇,學生樂于嘗試,讀起來有滋有味。

我校每年舉行“X中好聲音”,我班都是一等獎。這和長期進行朗讀教學,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是分不開的。朗讀帶來的附加效益是,學生愛學語文,成績一路上升。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朗讀發揮最佳效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提升正确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輕輕松松學語文,如果你喜歡此文,請轉發、分享、收藏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