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浙江鲥魚

浙江鲥魚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16:57:28

丨一座江邊的城市,味道是它最大的财富

- 風物君語 -

吃不完的江鮮味

長江帶給靖江人的禮物

物資匮乏的年代

江裡的魚蝦蟹帶給了這裡财富和生活方式

如今

它早就融進了當地人的生活

更多的是以“吃”的方式

靖江諺語裡說,“春風吹來暖洋洋,要捉刀魚下南洋。初夏時候下長江,捕捉鲥魚日夜忙。秋天一到捉江鳗,夫妻二人駕漁船。冬季螃蟹最值錢,條條線網下江洋。”

“長江三鮮”常與“靖江”綁在一起出現。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1

江水帶來的泥沙在這裡堆積,為河床鋪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來自海洋的浮遊生物極大地充實了魚類的餌料;恰當的水溫,又保證了“餌料們”的持續繁衍,為魚、蟹、蝦等江鮮營造了絕佳的栖身環境。因而靖江所産各種江鮮異常鮮美,在明清時便很有名氣,成為當時的宮廷貢品。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2

當時靖江産的刀魚、鲥魚,出水後先運到金陵。金陵城外江岸上有個冰窖,專門負責保管靖江等地送來的江鮮。将新鮮的江鮮用銀色鉛匣裝好,中間盛冰,再用濃油密封,裝入筐中,快馬加鞭,一路運到北京。

這些進貢江鮮在那時尤為珍貴,除了宮廷食用外,也會被賞賜給朝中重要大臣,稱為“賜鮮”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3

江鮮不僅飽了這兒的口福,它也是這兒的财富和生活方式

靖江江岸線蜿蜒漫長,有諸多漁港。漁港一帶散布了衆多的漁業生産隊。二十餘年前,在船上勞作能賺較多的錢,很多人家的孩子,初中一畢業,便跟着父母上了漁船讨生活。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4

每到捕撈時節,靖江的漁民們駕漁船出江,張網捕魚,然後入市販賣。漁民打漁抛網,既是體力活,也是技術活兒。拉網時,漁民們要一起喊号子,号子由一人領頭,其他人附和:“往上扯呀。哼裡個喲哇。你看那魚呀。嘿裡古吼啊。頭靠頭啊。嘿裡古吼啊。尾靠尾啊呀。喲裡個喂呀。尖尖嘴呀。喲裡個佐哇。”

在長年勞動中,靖江漁民根據魚的習性總結出了諸多捕撈經驗,“鲥魚當縮不縮,刀魚當進不進,河魚漲氣,火眼魚氣的眼睛紅”。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5

鲥魚頭小身子大,碰到網後如果身子一縮,就可以走脫。但鲥魚珍惜魚鱗,怕被網拌掉,觸網後頭往網上一靠,一動不動,這就是“當縮不縮”。刀魚腮邊上有兩個刺,遇到魚網,忙着後退,同時将兩刺橫出,刺到魚網上,進退不得,這就是所謂的“當進不進”。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6

▲剛捕上來的刀魚 攝影 / 賈亦真

河豚一遇到外敵,就将腹部鼓漲起來,滿身的刺豎起來,以吓唬外敵。漁民們用鋒利的滾鈎——一種鋼絲制成的鈎子,去鈎河豚。河豚漲氣的絕招遇到了滾鈎,卻沒了任何效果。火眼魚碰到魚網就着急,眼睛就發紅,便什麼也看不清了,越是掙紮,網纏得越緊。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7

生活在江邊,哪怕不是漁業生産隊的職業漁民,很多人都有一手撈魚抓蟹的絕活兒。作為土生土長的靖江人,我老同學的父親,也有手獨門捕魚絕活:用比牙簽還小的毛竹卡子,在閘潭裡卡鯉魚——就是在靠近水閘的小片水潭裡捉魚。

将毛竹削成兩頭尖、中間薄的形狀,然後彎成弓形,在毛竹卡子的尖頭處套上曬過的大概三毫米長的蘆葦筒,卡子的中間再塞上一片蠶豆瓣作為餌料。魚吞食時,将蘆葦筒咬破,竹卡便會彈開,卡住它的口腮,這樣獵物就捉住了。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8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拉平闆車,一年也就能賺個二三百元錢;但卡鯉魚,一個夏天就可以賺五六百元。當時的鯉魚二毛錢一斤,他就是靠着毛竹卡子養活了一家人。

2

江鮮的靖江烹調

到了21世紀,由于沒有節制的捕撈與上遊工業的污染,長江中的魚越發稀少,每年都嚴格規定了捕撈期與禁捕期,單靠捕魚過日子,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滋潤。很多漁業隊的下一代,開始轉移到陸上謀生。

而江鮮的花式吃法,成了本地人繼續與江鮮保持聯系的方式。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9

在靖江,每道江鮮都帶着特定時節的味道:刀魚帶着桃花的味道鲥魚帶着薔薇的味道河豚帶着柳絮的味道……靖江人深谙每種江鮮的特性,用最恰當的方法捕捉、烹饪,放大其本身的美味——清蒸刀魚的細膩,紅燒河豚的肥美,長江雜魚的野性,籽蝦的飽滿,每一道都刺激着人們的味蕾。

靖江江鮮菜濃郁的鄉土氣息,從日常生活而來,保持着江鮮的原味,又有諸多獨創。一般以長江江鮮為主,采用看似簡單,實則十分講究火候的煮、蒸、燒、煎等手法,輔以蔥、姜、醬油、料酒等調料,烹制出食材的原汁原味,如清蒸刀魚、清蒸鲥魚、春筍燒鮰魚、河豚燒青菜等。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10

▲ 如果你不想被河豚皮外面的“刺”紮到,得把皮卷起來吃。攝影/龍馬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11

▲ 蟹腿肉做成的丸子 攝影/龍馬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12

▲ 清蒸白絲魚 攝影/龍馬

靖江人做刀魚時,幾乎不添加任何其他湯汁,認為這樣才能體味到刀魚本身的鮮美。

因為刀魚是一種洄遊魚類,每年立春時節,生活在海中的刀魚都會溯長江而上,進入湖泊、支流或長江幹流中産卵、繁殖,然後再返回海中為下一次洄遊育肥。

靖江離海不遠,洄遊到這裡時,刀魚為産卵、繁殖積蓄的能量消耗不多,身體中的鹽分基本被江水淡化,脂肪與鹽分的比例恰到好處,故而體态豐腴,肉質細膩,味道最美。

人們根據洄遊地點的不同對“江刀”——長江刀魚進行了細分,如靖江“本地刀”“江陰刀”“崇明刀”“南通刀”等。由于長江污染加劇以及濫捕濫撈,真正的野生長江刀魚連年減少,價格不菲。如今市面上較為常見的刀魚有近海中還未洄遊的“海刀”,溯江進入湖泊産卵後就地安家的“湖刀”,洄遊錢塘江的“塘刀”等等。

靖江本地常見的刀魚做法有清湯煮、清蒸、紅燒、油炸等,農家之中最流行的是清湯煮。先在鍋中放些許菜油,等湯煮好後将刀魚入鍋,再配以小蔥、料酒,這樣做出來的刀魚混着小蔥的清香以及料酒的醇甜,味道最是純正

等到桃花将落,薔薇開得正盛時,鲥魚便成群結隊地溯江而上,遊到淡水江河裡産卵繁殖。如清代曹寅在《鲥魚》詩注中曾介紹的:“鲥初至者名頭膘,次名櫻桃紅”,靖江所産鲥魚便是頭膘。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13

▲70年代的鲥魚加工廠 攝影 / 風物君

在洄遊過程中,鲥魚很少進食,因而越往上遊,肥厚鮮美越不如前。遊至長江靖江段時,因為剛剛入江,體内脂肪仍極為肥厚,肉味鮮美。烹饪鲥魚,本地人首選的做法還是清蒸。

清蒸時,最忌加水,因水一多,魚味便淡,鲥魚獨有的肥質也因此而改變,風味便相差甚遠了。蒸鲥魚時,多會加入南腿、豬油一同清炖,這樣會使魚的口感更加肥美。

在做鲥魚的過程中,靖江人還有一道特殊的工序。正所謂“鲥魚吃鱗,甲魚吃裙”,不同于烹煮其他的魚時去鱗,鲥魚的鱗,靖江人是不會扔掉的,因魚鱗正是鲥魚的精華所在。

長江鲥魚口感出衆,富含蛋白質、核黃素、鈣、磷、鐵等多種成分,營養價值極高。再加上鲥魚極為嬌嫩,對水溫要求較高,往往一離水面很快就死亡,從古至今都極為難得。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14

▲刀魚,其實蠻貴的 攝影/賈亦真

早在明代時,鲥魚就與黃河鯉魚、松江鲈魚、太湖銀魚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魚”,備受世人追捧。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由于過度的捕撈與污染的加劇,長江中的鲥魚已難覓蹤迹,1988年時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後又被收錄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現在靖江售賣的鲥魚大多是人工養殖或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進口的,雖然都是鲥魚,但在本地人看來還是過去長江中的鲥魚味道最好。

至于“靖江三鮮”的最後一鮮——河豚,其鮮美的名聲早已傳遍各地,但因為其本身強大的毒性,坊間一直流傳着“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在靖江,人們常将“拼死吃河豚”,說成“拼洗吃河豚”。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15

▲河豚 攝影 / 醬子

靖江的河豚大多是人工淡水養殖,接觸不到有毒的餌料,加上由于長期生活在淡水中,食用到毒素的情況也極少。隻要處理好河豚自身毒素主要集中的三個地方——“籽、血、睛”便可放心大膽地吃。

靖江人煮河豚時一定會放菜油,因菜油性涼,可祛除熱性。煮時,定要焖煮至極熟極爛,以免帶生仍留有毒素。

我的祖母特别擅長烹制河豚。小的時候河豚多,祖母常用大鍋烹制青菜燒河豚。燒出來的河豚如紅燒肉一般色調,既油膩順口,又鮮嫩甜美。而更絕的是,作為配料的青菜,将河豚的鮮美吸收。這常讓我舍去河豚,而抱着裝滿青菜的一大海碗飯,大口吞食。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16

▲河豚鼓起來像個球其實是它自衛的方式。河豚正常的形态是這樣的↑ 攝影 / 醬子

今日在靖江,各種名貴江鮮衆多,但不論什麼人家擺酒席,一般壓軸的大菜都是河豚。就像靖江俗語說的:“吃過河豚無美味,販過私鹽無厚利。”

除了刀魚、鲥魚、河豚等名貴江鮮之外,靖江還有很多不起眼但美味異常的江鮮。比如小雜魚。

小雜魚品類繁多,多是不值錢的小魚。将長江小雜魚處理洗淨後,一鍋炖起來,鮮美的滋味,不輸給刀魚、鲥魚這些名貴江鮮。有的人嫌棄小雜魚味道太野,品種太雜,但這卻是地道的長江野味。

如今靖江的各個漁港,每年春天,漁船雲集,岸上擠滿了前來采購江鮮的各地老饕。

浙江鲥魚(刀魚鲥魚河豚)17

鎮裡開小飯店的本地老阿姨們端上的大盆乳白色的昂赤魚、鲫魚燒豆腐湯,濃郁鮮美得讓人眼前一亮。這些曾經本地人用以裹腹、賣錢補貼家用的江鮮,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靖江人,小到佐餐小菜,大到筵席宴請,各式江鮮已融入了本地人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

因而在這片備受長江青睐的土地上,無論是名聲在外的“長江三鮮”,還是不起眼的小魚小蝦,在靖江人手中總是可以被烹制成精緻的美食。

它們成為整個靖江最為大衆所知的标簽,也讓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江鮮之鄉”。

文丨袁燦興

本文取自《風物中國志·靖江》

本文略有删減

未标注圖片攝影為黃彬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