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麼評價飛花令

怎麼評價飛花令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3:16

中央電視台《中國詩詞大會》中,有一個刺激的環節就是“飛花令”,為比賽設置一個“花”字,可以使“花、酒、月”等古詩詞中的高頻文字。在場上選手完成答題後,由選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團答題成績的第一名,來到舞台中間,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直到有一方背不出,則另一方獲勝。獲勝者直戰擂主。這就是現代版的飛花令了。

怎麼評價飛花令(飛花令到底飛的是啥)1

這種“飛花令”是真正詩詞高手之間的對抗,挑戰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内完整說出一聯含有約定關鍵字的詩句。這不僅考察選手的詩詞儲備,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因而“飛花令”的競賽感很強,電視觀賞性很高。但是比起古人的規則,《中國詩詞大會》中現場的“飛花令”要求相對簡單得多,對詩句要求沒有古代那樣嚴格,選手隻要背誦含有約定關鍵字且詩句不要與雙方說過的重複即可,而對關鍵字的位置則沒有要求。但是在古代就要嚴格的多。

怎麼評價飛花令(飛花令到底飛的是啥)2

飛花令屬于酒令的一種,酒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萌生于儒家的“禮”,最早誕生于周。飲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傳統的表現,又是他們飲酒藝術與聰明才智的結晶。而酒令分雅令和通令。

怎麼評價飛花令(飛花令到底飛的是啥)3

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為令官,或出詩句,或出對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續令,所續必在内容與形式上相符,不然則被罰飲酒。行雅令時,必須引經據典,分韻聯吟,當席構思,即席應對,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華,又要敏捷和機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飲者才思的項目。

怎麼評價飛花令(飛花令到底飛的是啥)4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擲骰、抽簽、劃拳、猜數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但通令擄拳奮臂,叫号喧争,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嘈雜,一般都是草莽人士所喜歡的。

怎麼評價飛花令(飛花令到底飛的是啥)5

飛花令,輸者罰酒。以“飛花令”為代表的飲酒行令,飛花令屬雅令,比較高雅,沒有詩詞基礎的人根本玩不轉它,所以這種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們喜愛的文字遊戲,就連名字也來源于詩詞之中。因唐代詩人韓翃的名詩《寒食》中有“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句,故名“飛花令”。其實在唐代,帶有“飛花”二字的詩句不少,如李白的“往往飛花落洞庭”,高骈的“六出飛花入戶時”,顧況的“飛花檐蔔旃檀香”,薛曜的“飛花藉藉迷行路”等。而隻有“春城無處不飛花”被公認為“飛花令”的緣起,大概是因為韓翃是第一個提出飛花令這個觀點的人,加上他本身的才能與影響力吧。

怎麼評價飛花令(飛花令到底飛的是啥)6

古代的飛花令要求,對令人所對出的詩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詩句格律一緻,而且規定好的字出現的位置同樣有着嚴格的要求。而且,古人在進行飛花令時,一般都是現場作詩的,其難度可想而知。舉個簡單地例子,令官說一句帶有“花”的詩詞,如“花徑不曾緣客掃”。第二個人要接續第二字帶“花”的詩句,如“桃花依舊笑春風”。第三人可接“春江花朝秋月夜”,第四個人就要接“我花開後百花殺”以此類推,到底七個字之後再從第一個字循環下去,直到有人接不下去,便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

怎麼評價飛花令(飛花令到底飛的是啥)7

在酒宴上,行令方式還可以有一些變化,如直接說一句帶“花”字的詩,“花”字在詩中的位置對應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對應到自身,則罰酒。如行令人說“閑敲棋子落燈花”,“花”在第七字位置上,從行令人開始數到第七人接令,如果第七人剛好是行令人自己,則行令人喝酒。此外還有另外一種行令方法:行“飛花令”時,詩句中第幾個字為“花”,即按一定順序由第幾個人喝酒。如巴金的小說《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淑英說一句‘落花時節又逢君’,又該下邊的淑華吃酒。”

怎麼評價飛花令(飛花令到底飛的是啥)8

還有一種玩法,女性玩得比較多,那就是擊鼓傳花,這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的罰酒方式。在酒宴上賓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擊鼓,擊鼓的地方與傳花的地方是分開的,以示公正。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哄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接花者隻好飲酒。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紅樓夢》中就有這樣的玩法描述。

怎麼評價飛花令(飛花令到底飛的是啥)9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