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死亡哲學的理論

死亡哲學的理論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8-31 22:19:51
死亡學的事實起點與理想終點

死亡哲學的理論(死亡學和性學不分家)1

死亡學:向死而生的智慧

Thanatology,詞源來自于古希臘神話中死神 Thanatos 塔納托斯之名,是睡神修普諾斯 Hypnos 的孿生兄弟。

1903年,俄國微生物學家與免疫學家梅切尼科夫Metchnikoff(1845-1916),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在其著作《人類的本質》中首次提出。“以科學的精神及方法研究‘死亡學’及‘老人學’可減少人類承受痛苦的過程,并可改善人類生活的品質。”

1912年,美國醫學教授羅威·帕克 Rosewell Park(1852-1914),在醫學協會期刊中首次引入“死亡學”這一學科概念,是較公認的死亡學創始人。

1955年,著名詩人艾利歐特首次提出死亡教育與性教育同樣重要,孿生兄弟不能分家。

1993年,旅美華裔學者傅偉勳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将死亡學引入國内。并發展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死亡學,即“生死學”。生死學專注于探尋如何更好“向死而生”的生活。

事實起點與理想終點

事實起點:人是“向死的存在”(海德格爾)。具有政治社會理想意義的“人人生而平等”在死亡面前得以全然地實現。

理想終點:“人人必能超克死亡”,獲得生命與死亡共同的意義與尊嚴。

參考書籍: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傅偉勳 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