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節
元 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02—
元宵節
生查子·元夕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03—
龍擡頭
二月二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二月二,龍擡頭,春回大地、萬物複蘇。
—04—
寒食節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時間為每年公曆清明節前一或二日。
—05—
清明節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公曆4月5日前後,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
—06—
端午節
和端午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讵能還。
國亡身殒今何有,隻留離騷在世間。
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07—
七夕節
秋夕唐 ·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也稱“乞巧節”或“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
—08—
中元節
中元日午宋· 楊萬裡
雨餘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陰不肯移。
蜂過無花絕糧道,蟻行有水遏歸師。
今朝道是中元節,天氣過於初伏時。
小圃追涼還得熱,焚香清坐讀唐詩。
中元節,俗稱七月半,也稱鬼節,為每年農曆七月十四 / 十五日,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09—
中秋節
《水調歌頭》宋·蘇轼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團圓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
—10—
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九為陽數之極,故名。此日有登高、賞菊、飲酒、佩帶茱萸的習慣。現定為老人節。
—11—
冬至節
邯鄲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鄲驿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節日,至今仍有過冬至節的習俗。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12—
臘八節
臘日魏晉·陶淵明
風雪送馀運,無妨時已和。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佛教傳說釋迦牟尼于十二月初八成道,故佛寺于此日煮粥敬佛,受此影響,民間将臘日定在此日(即臘八)。
—13—
小年
小年夜明·吳與弼
虛堂明燭小年時,子弄瑤琴父詠詩。
會得心中無事旨,樂夫天命複奚疑。
由于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竈等。
—14—
除夕
除夜雪宋·陸遊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晚,舊歲至此夕而除,次日即新歲,故稱。習俗有避邪(燃爆竹)、守歲、吃團圓飯。
以上。
歡迎點贊評論➕關注,感謝支持!
往期回顧
趣讀 |“自然教材”《詩經》最後一課:蟲聲唧唧,魚影悠悠
趣讀 |《詩經》裡的動物世界——獸,“有熊有罴,有貓有虎”
趣讀 |《詩經》裡的“動物世界”:鳥類,不隻是“關關雎鸠”
趣讀 |《詩經》“花卉”知多少
趣讀 |《詩經》“喬木”知多少
趣讀 |《詩經》“果蔬”知多少(上)
趣讀 |《詩經》“果蔬”知多少(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