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臘八粥的來曆及曆史故事

臘八粥的來曆及曆史故事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4 03:45:33

早先有戶農家,老兩口兒守着一個兒子。老頭兒是個勤快人,早出晚歸,幾畝農田精耕細作,年年五谷豐登。

臘八粥的來曆及曆史故事(你知道臘八粥的由來嗎)1

老婆婆是個勤儉人院子裡修整得瓜棚遮天、園菜鋪地,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兩口兒不但勤勞節儉,還心地善良,碰上誰家揭不開鍋,常常送些米糧接濟人家,助其渡過難關。

轉眼間,他們的兒子已經十七八歲了,雖長得五大三粗、身強力壯,但懶得出奇,從小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被嬌慣壞了。一天,老頭兒摸摸花白胡子對兒子說:“爹娘隻能養你小,不能養你老啊。要吃飯,得流汗!你往後學學種莊稼吧。"兒子哼哼兩聲,這邊耳朵進、那邊耳朵出,照舊溜溜達達混日子。

臘八粥的來曆及曆史故事(你知道臘八粥的由來嗎)2

不久,老兩口兒給兒子娶了媳婦。哪知這個兒媳婦跟兒子一樣,好吃懶做,百事不管;日頭不落就睡,日出三竿才起:不會針線,不進竈房。

一天,老婆婆梳着滿頭白發,把滿心的話說給兒媳婦聽:“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要想日子過得好,勤儉是個寶。"兒媳婦把這話當成耳邊風,一句也不往心裡放。

臘八粥的來曆及曆史故事(你知道臘八粥的由來嗎)3

過了幾年,老兩口兒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兩口兒叫到床前,囑咐再三“要想日子過得富,雞叫三遍離床鋪。男當勤耕作,女應多織布。話沒說完,老兩口兒就一起去世。

小兩口兒看看屯裡糧缸中米,望望櫃裡棉花箱中衣,早把兩位老人的囑咐忘到腦後了。

臘八粥的來曆及曆史故事(你知道臘八粥的由來嗎)4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幾畝田地成了荒草園。家裡柴、米、油、鹽,衣被鞋襪,一天比一天少。又是花開花落,秋去冬來,地裡顆粒無收,家裡吃穿已盡。

到了臘月初八這天,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小兩口兒屋裡沒火,身上衣單,肚裡沒食蜷縮在涼炕上。四隻眼睛還在滿屋搜尋着突然發現炕縫裡有幾粒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掏出來,又發現地縫裡還有米粒,也都挖出來。

臘八粥的來曆及曆史故事(你知道臘八粥的由來嗎)5

他倆東撿西湊,把凡能充饑的東西都放進了鍋裡,煮熟後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來。這時兩個人想起了兩位老人的教誨,但後悔已經晚了。

正當小兩口兒感歎的時候,一陣大風刮來。“呼啦”一聲房屋倒塌,小兩口兒被壓在廢墟底下。鄰居趕來挖出他們時,他們都已經死了,每個人的身邊還放着半碗雜豆粥。

從此以後,鄉親們每到臘月初八這天,家家都熬一鍋雜米粥讓孩子們吃,并給孩子們講這雜米粥的故事,教育他們要勤勞節儉,不能懶惰偷生。

臘八粥的來曆及曆史故事(你知道臘八粥的由來嗎)6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父傳子,子傳孫,傳到現代形成了臘月初八吃粥的習俗。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節日臘八節,民間習慣上稱作臘八,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臘八節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曆史。這一天,做臘八粥、喝臘八粥是我國各地百姓的傳統習俗。你們當地喝臘八粥的氛圍強烈嗎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