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4 03:31:12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着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着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用精美的剪紙來傳承民族文化)1

馮元平,男,山西省石樓縣人,大專學曆,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遼甯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遼甯省剪紙學會副會長,沈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沈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馮元平剪紙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在窗戶上貼上各式各樣的窗花,來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他用一把普通的剪刀,通過雙手靈活的舞動,裁剪出了一幅“紅色記憶”的剪紙作品,惟妙惟肖,讓人目不轉睛。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用精美的剪紙來傳承民族文化)2

剪紙作為中國一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曆史悠久,被稱為刀尖兒上的藝術。它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手工技藝。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曆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内外人士所喜愛。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用精美的剪紙來傳承民族文化)3

在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的詩句,而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五幅團花剪紙。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用精美的剪紙來傳承民族文化)4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剪紙藝術在無數手工藝人的發展推動下,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場面,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中國剪紙非遺文化傳承的事業中來,馮元平也在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着這一切。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用精美的剪紙來傳承民族文化)5

馮元平出生于山西省呂梁山區一個剪紙藝術世家,祖輩上就開始剪紙,外祖母和母親在山西呂梁都很有影響力,人稱"剪紙巧手"。他自幼喜愛畫畫臨摹,從小受外祖母和母親的影響,對剪、刻紙藝術非常感興趣,小學、中學期間就在縣裡的各類剪紙展覽中屢屢獲獎。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用精美的剪紙來傳承民族文化)6

他1976年參軍,在部隊也是一直在研究剪紙,部隊轉業分配到皇姑區遼河街道辦事處工作。憑着對剪紙藝術的熱愛,對東北風情的耳濡目染,日積月累,一幅一幅地沒有停歇地裁剪着,剪紙早已是他生命中最重要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的剪紙自成一體,擁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每完成一件作品,都會讓人贊歎不止,驚歎他出色的裁剪技藝與高超的創作能力。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用精美的剪紙來傳承民族文化)7

“剪紙現在已經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閑暇的時候,經常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來進行構思、裁剪創作,那種全身心投入到藝術中的感覺讓我的思想得到了不斷地升華,而我也把中國傳統文化都融入進了我的作品之中,隻有文化的浸染,每一件作品才能真正地被賦予靈魂,完成後給人以不同的藝術感受。”馮元平說道。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用精美的剪紙來傳承民族文化)8

從藝數十年,馮元平獲獎無數,在2002年6月,作品《歸來兮)》獲第四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山花獎”并在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巡回展;2008年遼甯省剪紙藝術大賽十大技能獎,遼甯省十大明星。沈陽市優秀文學藝術家。

剪紙藝術近期的手工剪紙作品整理(用精美的剪紙來傳承民族文化)9

剪紙是民間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它的傳承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馮元平也将盡他所能,為中國非遺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屬于他的一份力量!

注:圖文來源于搜狐号“時代記憶app”,版權屬于原創作者。

歡迎喜歡剪紙的朋友們點贊 關注,一起做趣手工,傳承非遺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